關於紅色長征故事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紅軍戰士用打不敗、戰不垮、苦不倒、累不死、誓奪勝利的革命精神,和以自己血肉之軀所鑄造的長征歷史,不僅使我們心靈震撼,而且給我們以無窮的力量。那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關於紅色長征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紅色長征故事:魂駐小紅橋

  935年春 地點:甘南。出征的隊伍綿亙十幾裡,風蕭馬嘶秋冷,紅軍將士們行色悲壯。每次突破敵人的封鎖線,都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戰鬥隊減員嚴重,而擔架隊卻越來越長,任務也隨之越來越艱鉅。一個清瘦幹練的姑娘穿梭在隊伍裡,像踩著風火輪似的,跑前跑後,安排抬擔架的、照顧負傷的。這是她的職責,她是擔架隊隊長。據說她是自己從家裡跑出來參加紅軍的,英子這個名字也是當兵後她自己取的。

  20歲的她,已參加紅軍4年、入黨3年 麻利、果斷、機智、勇敢的作風常讓人忘了她是個姑娘。因此在長征前她受領了隊長一職。臨危受命,意味的不再是權力,而是用性命兌現所有的責任。困難、問題、危險,接踵而來。擔架不夠用,傷員有增無減!有的擔架員受傷了,僱來的民工逃跑了。十幾個擔架被扔在路上,重傷員血汙模糊地躺著,較輕一點的傷員發出陣陣痛苦的呻吟。觸目的情景讓她心如刀絞,血直往頭上衝。年輕的隊長杏眼瞪圓,咬著嘴脣,狠狠地說:“背也要揹著走!”她對擔架員的任務進行了分配,盡力找回逃走的民工,儘量安頓好每個傷員。可安排到最後,再也勻不出擔架和人來抬一個傷勢嚴重、生命垂危的小戰士了。看著前方的路,看著奄奄一息的小戰士,英子決定揹著他走。隊員們反對,勸她留下這個傷員。因為矮小、單薄的她看上去實在不堪重負,而且這個傷員傷勢太重。可英子看著四周的荒山野嶺,說:“丟下他,不就等於讓他死嘛。決不能!”於是,再沒有多說什麼,她揹著他在崎嶇泥濘的路上,邁開了沉重的步子……傷員的手無力地搭在她的肩上,微弱地聲音說:“放——下——我,放——下——我吧……”英子充耳不聞,薄薄的嘴脣堅強地抿起。是奇蹟嗎?弱小的她,揹著比她高、比她重的戰士,翻山越嶺,竟然走過了許多路程。而受傷的戰士,也頑強地抗爭著,在缺醫少藥的情況下居然開始好轉!一路辛苦,一路歷險,一路化險為夷。擔架隊艱難而曲折地前進著。而英子卻越來越瘦,她總是將少得可憐的食物分給擔架員和傷員;她也越來越弱,她總是將金貴的鹽和水送進戰友的嘴裡……隊伍來到山裡的一座小橋時,彷彿春天正好等在這裡,嬌嫩的小花與新綠撲面而來

  。勞頓不堪的戰士們愣了一下,然後,都恍然大悟似地停下腳步,深呼吸……那個重傷的戰士已經可以拄著棍子走了,也許是受了這美景的鼓勵,他走到英子隊長面前,說:“隊長,我要編個花環給你!”英子笑了,那開心而生動的笑臉讓人想起她也只是個孩子,她點點頭回答:“嗯,好。”可接著又故意板起臉說:“但是,你現在還需要休息。”這是她一生中所說的最後一句話。為了給傷員舀水喝,她墜到了橋下的河水裡。她墜落的聲音那麼小,她甚至沒有掙扎,就順水飄去……一去七十年!白雲蒼狗,世事變遷。很多事情改變了,但有些故事永遠不會褪色。就像此刻——一個垂暮老人,站在小橋邊,凝視遠方。山青水碧、草青花豔,和平的陽光照耀大地。他的眼睛溼潤了,半晌才說:“不一樣了,但又一點都沒有變。”過了許久、許久,老人又開口說:“如果英子隊長多吃一點東西,可能就能堅持下去,可能就……”老人緩緩地在草地上採來繽紛的野花,用顫抖的手認真地編起一個花環,輕輕掛在橋頭……

  關於紅色長征故事:瀘定橋二十二勇士

  瀘定橋二十二勇士,是紅軍長征途中奮勇奪取大渡河瀘定橋的第1軍團第2師第4團第2連連長廖大珠、政治指導員王海雲、支部書記李友林、副班長劉梓華,3連支部書記李金山等22名突擊隊員。

  1935年5月,中央紅軍為擺脫10餘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強渡天險大渡河。25日,紅軍第1軍團第1師第1團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成功,但因河水湍急無法架橋。當時尾追的國民黨已迫近,而渡船隻有4條,大部隊在短時間內難以完成渡河任務,情況十分危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紅軍迅速北上奪取瀘定橋。

  沿西岸前進的先頭部隊紅軍第1軍團第2師第4團晝夜兼程,沿途多次擊潰川軍攔阻,於29日晨奪佔瀘定橋西橋頭。瀘定橋是通往川西北部的交通咽喉,橋長100餘米,由13條錨固於兩岸的鐵鏈組成,底部9條鐵鏈並列,上鋪木板,另4條鐵鏈為兩旁扶欄。東橋頭與瀘定縣城相連,由國民黨第24軍第4旅38團主力防守。紅軍到達前,守軍已將橋板拆除。29日傍晚,以紅4團第2連連長廖大珠為突擊隊長的22名紅軍戰士,在該團火力掩護下,攀著鐵欄,踏著鐵索,迎著守軍槍林彈雨,向瀘定橋東橋頭髮起攻擊。接近橋頭時,國民黨軍點燃堆集的橋板,以火障攔阻。突擊隊員奮不顧身,衝過火障,佔領橋頭,攻入瀘定城西門。經過激戰,殲滅大部守軍,佔領瀘定縣城。隨後,中央紅軍迅速通過瀘定橋,越過天險大渡河,擺脫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至此,蔣介石圍殲中央紅軍的企圖徹底破滅。

  關於紅色長征故事:雪山小太陽

  1935年6月 地點:夾金山。夾金山山巒起伏,白雪皚皚。狂風夾雜著大片的雪花翻卷咆哮,凜冽的空氣中,雪山似乎也在顫慄。前進的隊伍有些遲緩了。寒冷、飢餓、稀薄的空氣侵襲著這支堅強的隊伍,已經有很多同志在這片讓神靈都敬畏的土地上永遠閉上了眼睛。突然,風雪中傳來一陣充滿活力的歌聲:夾金山高又高,堅持一下勝利了!翻過雪山是晴天,嘿!太陽暖和和,戰士笑呵呵……歌聲穿透風雪,驅散了寒冷與疲憊,給前進中的隊伍帶來陣陣暖意。大家抬頭望去,山坡上一個小小的紅色的身影跳著、唱著,揮舞著手裡的快板,快樂的身影像一團跳動的火焰。“我們的小太陽又升起來了!”戰士們笑了。這名唱歌的女戰士是紅軍隊伍裡的小衛生員,誰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一路上,小姑娘把行進中的故事編成歌謠鼓舞著大家前進,成了大家的“開心果”。翻雪山時,小姑娘身體單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凍壞,把身上穿的一件紅毛衣送給了她。她高興極了,穿著這件長及膝蓋的大毛衣在隊伍裡跑前跑後,在山坡上唱著跳著,紅豔豔的顏色在雪地裡分外耀眼,大家就開玩笑地叫她“小太陽”。隊伍接近山頂了,空氣越來越稀薄,連呼吸都困難。很多同志因為疲憊和飢餓坐在了雪地上,這一坐,便成了冰雪的雕像。紅毛衣也抵擋不住寒冷的侵襲,“小太陽”的腳步也越來越遲緩。突然,她停了下來,路邊坐著一個受傷的戰士,把頭埋進臂彎裡像在打瞌睡。在這裡,停頓就意味著死亡。“小太陽”拼命地搖著他,戰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說:“冷,冷……”隊伍依然緩緩地前進著。有人突然發現,隊伍裡不見了那個快樂的紅色身影。幹部休養連的戰士們到處尋找,在半山坡的雪地裡,看到這個年少的衛生員靜靜地躺在山坡上,已經沒有了生命的氣息。她只穿著一件單薄的軍衣,小小的臉上沒有一絲血色。在擔架上,戰士們找到了那件紅豔豔的大毛衣,它穿在一個受傷的戰士身上。傷兵流著淚回憶說,睏乏時坐在雪地裡,只覺得有人在拼命地拉著他,對了,還聽見了歌聲,他說,很熟的歌:翻過雪山是晴天,嘿!太陽暖和和,戰士笑呵呵……所有人都沉默了。傷兵脫下紅毛衣,鄭重地鋪在雪地上。它像女戰士快樂的微笑,舒展在茫茫雪地中。仰首望去,峰頂已經微現陽光,太陽紅彤彤,照在皚皚白雪之上,映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

  穿過歲月的悠遠,70年前,那許許多多美麗的壯烈的故事依然生動、依然鮮活。曾經有一個愛唱歌的小女孩,快樂地行走在這支波瀾壯闊的隊伍裡,她唱過最響亮的歌謠,讓疲憊的戰士仰望天空,看到太陽;她跳過最動人的舞蹈,讓受傷的老兵忘記傷痛,欣然而笑;她曾為一件普通的紅毛衣欣喜不已、視若珍寶,在最危險的時候她又把自己最珍愛的東西,連同生的希望和力量,讓給了自己的戰友。她還只是個孩子。那一年,她15歲。
 

長征故事讀書筆記
關於楊成武的長征故事
相關知識
關於紅色長征故事有哪些
關於紅軍長征故事的演講稿模板
關於高三勵志故事有哪些
關於梅蘭芳的故事有哪些
長征故事有哪些故事
關於羊的神話故事有哪些
關於兒童的小故事有哪些
關於巨蟹座的故事有哪些
關於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關於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