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的創業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大家都知道丁磊是網易的創始人,網易從一個十幾個人的私企發展到今天擁有近3000員工在美國公開上市的知名網際網路技術企業。關於丁磊,這位網際網路的IT精英,有很多故事可以講,有時候說成傳奇了,丁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丁磊的學生時代

  丁磊出生在一個高階知識分子家庭,他四五歲的時候,也很淘氣,但不是像別的孩子一樣整天在外面調皮搗蛋,而是喜歡呆在家裡擺弄他的小玩意:一些電子管件、半導體之類的東西——丁磊的父親是寧波一個科研機構的工程師,後來丁磊迷上無線電,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父親的影響。初一的時候,他組裝了自己的第一臺六管收音機,在當時,那是一種最複雜的收音機,能接受中波、短波和調頻廣播,這項發明,在當地一時傳為佳話,都說丁家出了個“神童”,長大以後一定是當科學家的料子。

  

  大學畢業後,丁磊回到家鄉,在寧波市電信局工作。電信局旱澇保收,待遇很不錯,但丁磊覺得那兩年工作非常地辛苦,同時也感到一種難盡其才的苦惱。1995年,他從電信局辭職,遭到家人的強烈反對,但他去意已定,一心想出去闖一闖。

  他這樣描述自己的行為:“這是我第一次開除自己。人的一生總會面臨很多機遇,但機遇是有代價的。有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嶺。”

  他選擇了廣州。後來,有朋友問他為什麼去廣州,不去北京和上海?他講了一個笑話:廣州人和上海人,其實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比較,如果廣州人和上海人的口袋裡各有一百塊錢,然後去做生意,那上海人會用50塊錢作家用,另外50塊錢去開公司;而廣東人會再向同學借100塊錢去開公司。

  初到廣州,走在陌生的城市,面對如織的行人和車流,丁磊越發感到財富的重要性。最現實的是一日三餐總得花錢吧?也不可能睡在大街上成為盲流吧?那時,丁磊身上帶的錢不多,他得省著花,因為他當初執意要打破“鐵飯碗”,現在根本不容許自己混到走投無路的時候還要靠父母接濟。那時,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哪怕錢少一點,但總比漂泊著強。

  不知道去多少公司面試過,不知道費過多少口舌,憑著自己的耐心和實力,丁磊終於在廣州***下來。1995年5月,他進入外企Sebyse工作。

  最初的日子是艱難的,後來,一位熟知丁磊的女性朋友說,他後來精湛的“廚藝”和“古箏”彈奏,從某種程度說,就是那段日子 “苦中作樂”的明證,也可以說是這種樂觀和勤勞的性格,成就了今天的這位“首富”。

  丁磊喜歡吃上海菜,但那時收入不高,不可能每天都能到館子裡去瀟灑,而且很多廣州做的上海菜都不是原汁原味,於是他親自到市場去買菜,親自下廚。平時工作很忙,他就利用週末時間,給自己做個“醉雞”或者清蒸鯽魚,算是犒勞自己。

  在Sebyse廣州分公司工作一年後,丁磊又一次萌發離開那裡和別人一起創立一家與Internet相關的公司的念頭。在當時他可以熟練地使用Internet,而且成為國內最早的一批上網使用者。

  離開Sybase也是丁磊的一個重要選擇,因為當時他要去的是一家原先並不存在、小得可憐的公司。支撐他的唯一信心就是,他相信它將來對國內的Internet會產生影響,他滿懷著熱情。當時,除了投資方外,公司的技術都是他在做。也許是在1996年他還只有技術背景,缺乏足夠的商業經驗,最後發現這家公司與他當初的許多想法發生了背離,他只能再次選擇離開。

  1997年5月,丁磊決定創辦網易公司。此後,在中國IT業,丁磊成了足以濃墨重彩的一筆。出名後的丁磊對於金錢的要求,還保持著當初到廣州時的艱苦作風。他說年輕人少花點錢,也許就少了一樣誘惑,但老人不同,他現在琢磨的是怎麼找個放心的人,教會父母花錢——因為他每次匯給家裡的錢,父母都給他存著,他們認為孩子在外面掙錢不容易,攥著的話,還能在他需要的時候排上用場。到現在,老家的電話還是個無繩的,煲水的壺用了七八年還沒換成熱水器。

  網易移居北京後,在公司隊伍建設方面有了很大改進。沒有很多股東在背後指手畫腳,也不存在歷史積澱或創業者本身帶來的消極因素,公司發展很快。在公司經理層會議上,CEO丁磊經常受到批評,說他這做得不好,那做得不對,他總是能謙虛的接受,“有人批評,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丁磊的目標

  一個人想要實現自己的目標,除勤奮外,就是要積極進取和創新。從創業到現在,丁磊每天都在關心新的技術,密切跟蹤Internet新的發展,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其中有10個小時是在網上,他的郵箱有數十個,每天都要收到上百封***。

  他認為,雖然每個人的天賦有差別,但作為一個年輕人首先要有理想和目標。尤其是年輕人,無論工作單位怎麼變動,重要的是要懷抱理想,而且決不放棄努力。

  丁磊出生在一個高階知識分子家庭,他四五歲的時候,也很淘氣,但不是像別的孩子一樣整天在外面調皮搗蛋,而是喜歡呆在家裡擺弄他的小玩意:一些電子管件、半導體之類的東西——丁磊的父親是寧波一個科研機構的工程師,後來丁磊迷上無線電,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父親的影響。初一的時候,他組裝了自己的第一臺六管收音機,在當時,那是一種最複雜的收音機,能接受中波、短波和調頻廣播,這項發明,在當地一時傳為佳話,都說丁家出了個“神童”,長大以後一定是當科學家的料子。

  丁磊現在沒有成為科學家,他成了富有的企業家。但他本人還是在技術方面動腦筋,他所在這方面有一點聰明之處,但如果沒有積極進取,沒有在技術方面不停地摸索,也不會有熟能生巧的本領和一些創新。

  丁磊的大學時期,用傳統眼光看,他並不是一個好學生。除了第一個學期他每天按時作息之外,其他三年多時間,第一節課他是從來不去上的,因為他很困惑,難道書本上的知識一定要老師教才會嗎?同時,他覺得眼睛還沒睜開就去聽課效率一定不好。

  丁磊說,大學四年,他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思考。而思考這種意識形態的東西,是任何人都無法強灌輸進去的。

  因為沒有聽第一堂課,又不得不做作業,所以他會很努力的去看老師上一堂講的東西,會很努力的去想老師想傳達什麼樣的訊息。在這個過程中,他很快掌握了一種重要的技巧,那就是思考的技巧。

  後來在接觸到Internet的時候,他才知道這種技巧對他是多麼的重要,因為Internet在剛進入中國的時候,沒有人知道它是什麼樣子的,也沒有一本書很系統的告訴你Internet的整個結構,裡面的軟體以及其他一些東西。

  走這樣一條路,丁磊經歷了比別人更多的困難。丁磊最苦的日子是2001年9月4日。這一天,網易終因誤報2000年收入,違反美國證券法而涉嫌財務欺詐,被納斯達克股市宣佈從即時起暫停交易。隨後又出現人事震盪。丁磊經歷了無數個不眠之夜,他也曾心灰意冷過,但家人的鼓勵起了很大的作用。父親說:人生哪能不遇到挫折,挺一挺也就過去了,大不了從頭再來,你還年輕,有點失敗的經驗未必是壞事。苦難終於沒有把他壓倒,直到2003年6月6日,網易再創歷史新高:每股34.90美元。

  從垃圾股到今日的中國概念“明星”,網易的轉變讓人覺得像個神話。對此,丁磊說:“我已經32歲了,從意氣風發的時期到了成熟思考的階段。因此我的心情不會隨股價的漲跌而變化,特別是我個人不會因為財富的多少影響到我的未來生活、工作及思考問題的方式。”而對於有網站評選“金牌王老五”把他名列第三,他則一笑了之。

丁仕源的創業故事
白手起家的電商創業故事
相關知識
丁磊的創業故事
點心張磊的創業故事
丁仕源的創業故事
成功商人的創業故事分享
名人丁磊的成功故事
大學生必看的創業故事
青蛙王子劉春軍的創業故事
美髮師的創業故事
窮學生的創業故事
奧格威的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