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美德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並隨著歷史前進而不斷傳承與發展。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朱暉許堪

  【朱暉許堪】

  朱暉信心。以待知己。張堪既亡。贍其妻子。

  【原文】

  漢朱暉、字文季。蚤孤。有氣節。張堪於太學中見之。甚喜。把臂語曰。欲以妻子託。暉不敢對。及堪亡。妻子貧困。暉自往候視。厚周之。暉子擷問曰。大人不與堪為友。何忽如此。暉曰。堪嘗有知己之言。吾已信於心也。

  許止淨謂古人於一面之交。一言之託。終身不忘如此。無他、重自心之信義。輕身外之貨財耳。按暉又嘗與陳楫交善。楫蚤卒。有遺腹子友。及南陽太守召暉子駢為吏。暉辭駢而薦友焉。附錄以志之。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有一個姓朱名叫暉的。表字叫做文季。老早的就沒有父親了。可是他的做人。卻很有氣節。有一個名叫張堪的人。在太學裡見到了他。非常的歡喜。就把著朱暉的手臂對他說。我想把妻子拜託著你照管。朱暉聽了這句話。因為責任很重大。所以不敢對答。等到張堪死了。家裡妻子們窮苦得很。朱暉就親自去看望。並且很豐厚地賙濟他們。朱暉的兒子名叫朱擷的問道。父親往日不曾和張堪做著朋友。為什麼忽然這樣的賙濟他們呢。朱暉說。張堪曾經說過知己的話。我的心裡。已經相信他是我的朋友了。

  :劉平期賊

  【劉平期賊】

  劉平避亂。賊欲烹之。乞歸食母。詣賊不欺。

  【原文】

  漢劉平、扶母避亂。出求食。逢餓賊。將烹之。平叩頭曰。今為母求菜。願得歸食母。還就死。賊哀而遣之。平還。食母訖。稟曰。與賊期。義不可欺。遂詣賊。眾大驚。相謂曰。嘗聞烈士。今乃見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遂得全。

  平之將烹也。哀求餓賊。願歸食母。還就死。賊哀而遣之。是其孝之化賊也。既食母竟。稟明而詣賊。賊義而還之。乃其信之化賊也。孰謂盜賊盡喪其天良哉。孰謂盜賊終不可化哉。亦自問德行何如耳。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有一個人姓劉、名字叫做平的。扶了他的母親逃難。有一天、出外去尋求食物。遇見了一班飢餓的強盜。就要把他煮熟著吃了。劉平叩著頭說道。現在我為了母親去尋些野菜。讓我把那野菜給母親吃了。再回過來就死。強盜們聽了。也很可憐他。就把他放了。劉平回到家裡。把野菜給他的母親吃了。稟告他的母親道。兒子和強盜們約下了。是不可以欺騙他們的。就到了強盜那裡。強盜們看見了。大大的吃了一驚。大家互相說道。從前聽見人家說烈士。現在才眼見到了。你去吧。我們是不忍來吃你的呵。於是才得保全了性命。

  :季布一諾

  【季布一諾】

  季布平生。不負人託。黃金百斤。不及一諾

  【原文】

  漢季布、無二諾。為河東太守時。詆曹邱生於竇長君。曹邱生請見曰。楚人諺雲。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樑楚間哉。且僕楚人。足下亦楚人。何拒僕之深也。布大悅。厚贈之。由是名益著。

  子路無宿諾。恐其偶忘失信。故不敢宿諾也。季布無二諾。蓋其言必有信。故不至二諾也。無宿諾難。無二諾則更難。黃金百斤之重。尚不及其一諾。其一諾之重可知矣。子路之後。當首屈一指。

  【白話解釋】

  漢朝初年間的時候。有一個姓季名叫布的。生平對人家請求他的事情。只有一次應許、就給人家辦好。從來沒有等到第二次應許才做的。在河東地方做太守官的時候。在竇長君那兒、說著曹邱生的壞話。曹邱生就去求見季布。說道。楚地方的俗語說、得到了一百斤的黃金。不如得了季布的一聲應諾。你怎麼能夠在樑楚地方。得到這種名聲呢。況且我是一個楚人。你也是一個楚人。為什麼要這樣地拒絕我得很呵。季布聽了非常歡喜。就把很豐厚的物品。送給曹邱生。從此以後。季布的名望。愈加大了。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文明禮儀
中國古代傳統美德故事有哪些
相關知識
中國傳統美德故事讀後感
中國傳統美德故事
中國傳統美德故事典範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文章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徵文
很短中華傳統美德故事
關於古代中華傳統美德故事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孝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文明禮儀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