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應該怎樣學才有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物理是學生進入初二之後必學的一門功課,同學們在沒有接觸物理這門學科之前,應該已經對物理有所耳聞,生活中有很多現象都是跟物理學相關的。可見物理很重要。為此,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學習初二物理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學習初二物理的方法

  一、物理是一個整體,剛剛接觸,可能對某些概念、規律掌握不好,對知識無整體感,這是正常的。

  隨著學習後面相關的知識,對原來不甚清楚的問題會逐漸理解透徹,初學時千萬不要遇到困難就喪失學習物理的信心和興趣。

  二、物理是很有趣的,但有些時候,老師為了講清某一物理規律或物理情景,考慮到知識的整體性和邏輯性,經常會進行大段描述。

  這是理解較高層次的知識所必需的,也是物理的“理”性所在,因此課堂氣氛可能不象小學時那樣“熱烈”,對這一應該有思想準備。最重要的是思路要清晰,同時自己要儘快養成這種嚴謹的思維習慣和分析問題的方法。

  三、中學階段解決的問題多為“理論意義”上的實際問題,要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注重問題本質,不要因細枝末節影響對問題的解決。

  四、積極主動地學習。

  課堂上大腦要高速運轉,對老師提出的一些問題,要自己去考慮,不要等老師去“灌輸”。課後,不要僅滿足於完成老師佈置的預習、複習、作業、小實驗等任務,要主動針對自己的實際,合理安排學習內容和時間。

  五、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

  在學習中要善於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學會對知識進行梳理和重新整合,把雜亂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將它變成自己的東西。比如每學完一章,都要試著用二三百字去概括其主要內容。

  六、從某種角度看,課本中的習題可以把正文不好講解清楚的知識通過習題的形式體現出來,是課本正文的延續和補充,因此,要把它放在與正文同等重要的地位。

  實際上,許多物理試題包括中考試題就是對課後習題稍加改造而成的。對課本中的選學內容、閱讀材料、研究性學習等,要認真對待千萬馬虎不得,因為在考試中經常出現借用其物理背景或某一知識點命題的情況。

  七、學習新課時,應把注意力放在對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對物理思想的把握上,而不應急於做大量的習題,絕不能把老師講例題、學生做習題作為學習物理的核心。

  習題要做,但每做完一道習題,都要要總結一下,看看通過做這道習題,自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有哪些新的體會;檢查自己是否能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題中所給的物理狀態、物理過程和物理情景及產生的原因、有關條件等是否能獨立地弄明白,能否獨立地進行邏輯推理。每做一道習題,都要力求在能力上有所提高。做習題,貴在精而不在多,不要一味追求做題數量,鑽難題,陷入題海。

  八、在觀察課堂演示實驗和進行學生實驗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自己識別器材和儀器的能力,在實驗誤差太大的情況下,能自覺地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改進實驗以減小誤差。

  要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基本實驗操作技能,遇到問題,要善於用實驗來探討和驗證。從某一層面上講,這也體現了一個人的創新思維能力。

  九、初二物理學習不要求一步到位,剛剛進入初二就“瞄準”中考,做大量類似於中考試題的題目,不但能力得不到提高,反而會影響自己對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理解。

  十、科學、技術、社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在物理學習中,對物理理論-—相關的技術——這些技術所處的社會背景,要整體掌握。這就要求我們要提高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學會獨立地收集資訊和拓寬知識面,多動腦,多看科普書刊,多瞭解新的科技動態,如“神舟五號”、禽流感等。這也是教育發展和中考命題的方向。

  學習初二物理的技巧

  1、思維型別的轉變

  對於初中生來說,物理作為新增學科,從入門到衝擊優秀,需要經過三座大山。第一座大山是聲光熱。第二座大山是力學。第三座大山是電學。要想成功翻過三座大山,思維型別的轉變可謂至關重要。

  第一座大山是入門,是初二上學期的物理入門。也可以理解為是聲光熱的入門。在聲光熱等學習過程中,同學們的學習主要是以感性思維為主。很多時候只要做好感性思維的認識,略加上一些理性思維的分析,就可以明白這部分知識的大體精髓。

  第二座大山是力學。力學對於同學們來說,區別於聲光熱的根本特點就是思維方式的轉變。同學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思維狀態,轉向以理性思維為主的學習。如果說在第一座大山的時候,同學們的成績普遍都很高,並且差距比較小。很難體現每個同學的真實實力,那麼到了第二座大山的時候差距將明顯拉大,也將會是同學們快速提升自己脫穎而出的關鍵時期。

  第三座大山是電學。電學是一門看不見摸不著的學科。對於孩子的理解能力要求更高。尤其是在入門的電路分析,對很多同學來說,入門較為困難。電學後期的綜合計算也將會是同學們衝刺優秀的攔路虎之一。

  2、思維方法的總結

  初中物理的學習中,第一次接觸了利用控制變數法。在“研究聲音的音調跟哪些因素有關”、“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等實驗中,領會了控制變數法的真諦,而這個方法是貫穿於初中物理學習的始終,可以這樣說,你掌握了這種方法,你的初中物理學習就成功了一半。

  學習光的傳播規律,老師教你畫光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可真的有“光線”嗎?當然沒有,只有“光”,沒有“線”,物理學中為了研究的方便而假想的。你明白了這一點,就知道“磁感線”、高中的“質點”、“電場線”也是“建立物理模型”了。

  曹衝稱象的故事流傳至今,曹衝很聰明的運用了“等效替代”這個物理思想,船上所放石頭的重力就等於大象的重力,“化整為零”,解決了沒有大稱的難題。“合力”、“總電阻”等概念也都運用了這個方法。

  初中物理中“路程-時間”影象是學習高中運動力學影象和其他影象的基礎。初中物理是為高中物理、大學物理打基礎的,所以還要了解並掌握許多研究方法。

  3、牢記公式及各物理量的物理意義

  物理學習中的公式浩如煙海,而要牢記公式就已經是一項繁重的任務了,知道每個物理量的物理意義又是記憶公式的重中之重。

  其中,物理意義是用來說明物理量在物理學中的意義的,比如說速度就是用來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如果物理意義沒有理解好,那麼很可能就在考試中張冠李戴,用錯公式。而在電學中,又對學生的公式使用技巧提出了新的挑戰,電學需要學生掌握各個公式的適用範圍。

  而要想牢記公式,就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將每一個公式的推導方法掌握好,比如並聯電路的總電阻與各支路電阻之間的關係,這就是一個推導公式,只要掌握好推導過程,那就一定能將公式掌握好並充分理解各物理量的物理意義。

  4、口訣法記憶基本概念

  在初中物理中,有些知識,學生哪怕知道原理也很難以牢牢掌握,例如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學生對此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是靠機械記憶,還有一些規律,儘管學生可以推匯出它們,但推導這些規律常常比較煩瑣,容易出錯,實踐表明,把一些物理知識中枯燥、複雜的難點考點編成生動活潑的口訣,並在解題時靈活地運用它們,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比如下面這句口訣:筷子和樹同長高;空中角度總是大。這句口訣的意義是這樣:研究光在介面的折射規律時,無論是從空氣中看水中的物體***筷子***,還是從水中看空氣中的物體***樹***,折射所成的虛像都在物體的上方;無論光是從空氣斜射入其他介質還是光從其他介質中斜射人空氣中,光在空氣中的角度***無論是人射角還是折射角***都比在其他介質中的角度***無論是入射角還是折射角***大。

  學習初中物理的建議

  1、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

  這個需要上課認真聽講,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其中一定要堅持課前預習,遇到自己難以理解的要做好標記;上課時一定要帶著問題聽老師講,邊聽邊思考;課後對於沒有理解的問題一定要及時問老師,同時把所學的東西在腦子裡像過電影一樣過一遍。

  2、多做實驗。

  這是探究精神的前提,在你去用實驗驗證問題前,首先要知道這些實驗儀器有什麼用,如何用,那麼就要多做實驗,建議買一套實驗器材,沒事多搗鼓搗鼓,受益頗多。

  3、注意探究。

  探究的方法很多

  其一,多思考,例如看到路邊的石頭,就要想想能如何測其體積,用過所學知識可知,拿量筒用排水法做是最好的,那萬一沒有量筒呢?那就可以用彈簧測力計通過測量浮力來計算出體積。

  其二,如果覺得看著路邊的物品很難去想到什麼物理探究題,那就隨便找一本物理競賽書,找到實驗探究題專項訓練,就會找到很多有趣的題目,例如:“在河邊有一根竹竿、一些細繩、砝碼、刻度尺,如何測量石頭的密度?”

  通過思考可知用槓桿和浮力的知識可以測出。那麼這個就需要完整的理論體系以及出色實驗探究精神。

1.初中學生如何快速學習物理

2.學好物理的四大方法總結

3.怎麼才能輕鬆的學好初中物理

4.物理怎麼學才能有效的學好

5.初二物理如何學習

初二物理應該怎樣學最有效果
初二應該怎樣學習才能變成學霸
相關知識
初二物理應該怎樣學才有效
初二物理應該怎樣學最有效果
高一地理應該怎樣學才有效
高二的物理應該怎麼學才好
初二地理應該怎麼學
高中物理應該怎樣學方法有哪些
高三物理應該怎麼學才能學好
高中地理到底應該怎麼學才有效
高三一年應該怎樣學最有效
數學必修二應該怎麼學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