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尾蕨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鳳尾蕨原產中國和日本,廣泛分佈於除雲南外的長江以南,向北到河南南部。那麼你知道鳳尾蕨怎麼養殖嗎?接下來,小編跟你分享鳳尾蕨的養殖方法。

  鳳尾蕨的養殖方法

  培育

  分株全年都可進行,只要注意遮蔭保溼。建築物的背陰處和屋後井邊較多野生品種,也可將其挖取上盆。用孢子繁殖則應在孢子成熟後,用信封收集起來,然後撒在由腐葉土和碎磚混合的基質上,放陰溼處,不久即可萌發,待苗長至一程度時分栽上盆。栽培時宜用排水、保水性好的基質,可用園土、泥炭和碎磚各1份配製。上盆前,盆底最好墊上碎磚作排水層。

  生長期要保持盆土溼潤,並經常噴水使其周圍環境有較高的溼度,這一點對其健壯生長,增加其青翠外觀很有關係。新換盆的,半年內可以不必施肥,以後每月施二次有機液肥。養植環境以不見陽光的背陰溼潤處為好,多受直射光照容易乾燥枯癟,葉尖易出現枯黃。

  盆栽注意

  喜半陰,遮住的陽光或透過窗簾的充足光照。

  植物能接受的最高和最低溫度。10--22度。

  澆水要多 植物生長期每2-3天澆水1次,溫度超過24度時每天澆水要多 植物生長期每2-3天澆水1次,溫度超過24度時每天建議:如果植物乾枯,請齊莖剪掉所有葉片,並浸溼盆土,新葉將會長出。

  盆栽風尾蕨

  所用盆器以塑料花盆為好,因為它清潔衛生,保水力強。風尾蔗喜歡含鈣質較多的栽培基質,盆土可以使用摻有1%舊牆灰的砂質壤土。夏秋兩季,應該每天給植株澆水一次。在環境溫度較低的冬春兩季裡,必須保持盆土處於微潮狀態澆水不要太多。如果有條件,最好經常給植株噴灑些清水,但是所用之水應該是軟水,要是收集不到雨水,可以使用涼開水,這樣能夠使風尾蕨的葉片顯得更加青翠可愛。在鳳尾蕨生長旺盛階段,間隔兩週左右追施一次稀薄的液體肥料就行。結合換盆,也可以往盆土裡摻入少許毛髮作為基肥。鳳尾蕨受到強烈的日光直射,就會出現葉片失綠,葉尖枯萎的現象。因此,除了冬季能夠使棺抹接受少量直射夜光之外,其餘時間應該將其放在陰暗之處或沒有日光直射的明亮地方。在l5℃至25℃的溫度環境裡,風尾蕨生長良好。

  嚴寒季節,只要最低氣溫不低於0℃也能保證其順利存活下來。但是此時植株會出現較多的黃葉,發生這種情況不用擔心,隨著春季的到來,氣溫的逐漸升高,用不了多久植株就能長出大量新葉。注意不要急於把正在變黃的葉片剪去,因為它們在死亡前還能將體內所貯的可轉運營養物質輸送到正在生長的嫩葉中去。鳳尾蕨的繁殖容易,如果採用分株繁殖,則可將繁茂的老株於夏季從花盆中磕出,用利刀分割成數叢另行栽種即可。如果選用孢子繁殖則可在高溫季節裡把成熟葉片背面的孢子小心分離下來,直接撤播於剛剛澆過一次水的盆土表面,不用覆土,只要使用—塊玻璃蓋在播種容器上保持溼度就行。然後將盛有孢子的栽培容器移入至無口光直射的明亮之處,在25℃左右的溫度條件下,用不了多久孢子就能萌發。待小苗高約3釐米時,就可以把這些新繁殖的鳳尾蕨分栽到小花盆中進行正常管理了。

  鳳尾蕨的栽培技術

  種植技術

  生產標準

  12cm盆,高度約為7cm,冠幅約20cm,生長週期5個月

  基質準備

  以疏鬆、排水和通氣性好的5-40mm規格的進口泥炭,將泥炭打碎加水拌勻,***加水的標準:加水拌勻後,手緊握一把泥炭,水從指縫中滲出***待上杯種植。12cm盆每盆的泥炭用量約 350毫升,一包300升進口泥炭可以裝800杯左右

  上盆要求

  選擇專業生產的優質種苗,苗高6-7cm,冠幅5-7cm,無病蟲害、無枯葉、黃葉

  上盆

  對重新使用的舊盆,必須要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浸泡半個小時以上,然後用清水沖洗,晾乾待用。小盆栽一般用口徑為12cm規格盆子種植,種植時先在杯底墊2cm左右基質,再將篩苗移入杯中,小苗種植不宜過深,以平植株基部為宜;基質鬆緊適中,裝至杯子9分滿,1團/盆。

  養護管理

  水肥管理

  鳳尾蕨宜保持盆土溼潤,生長季節水分應供應充足,一般可以2-3天澆水一次即可。雖然要保持土壤溼潤,但對鳳尾蕨來說,澆水間隔期間輕度的乾燥也是無妨的。鳳尾蕨也不能澆水過多,水分過多會可導致葉片脫落。

  溫度管理

  鳳尾蕨適宜的溫度為16℃~28℃,高於30℃或低於15℃皆生長不良,過冬時不能低於5℃,冬季養護需要加溫裝置,如果沒用加溫設施,可採用雙層保溫設施,冬季下午在溫度下降到22-24度時要及時封棚。夏季養護需要有降溫裝置***抽風機和水簾***。如果沒有加溫和降溫裝置,夏天中午要加強遮蔭和通風,補充葉面水和地面水達到降溫的目的,同時不宜採用遠距離的連棟大棚,而應採用獨立單頂棚。

  溼度管理

  喜高溼環境,不耐乾燥,養護期間應勤向植株及生長環境噴水增溼,適宜的溼度為75%-80%左右,過於乾燥會造成葉片邊緣枯黃,甚至全葉枯黃。

  光照管理

  鳳尾蕨為長綠草本附生蕨類,喜溫暖半陰環境,適合散射光照,不能讓陽光直射,否則易萎蔫捲曲,種植後15天,光照控制在2000-3000Lux較為適合小苗的生長,種植後第一個月,總體光照控制在3000 -4000Lux較為適合。種植後第二.個月總體光照控制在6000-7000Lux較為合適。第三、四、五個月總體光照控制在7000-8000Lux左右較為適合。冬季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控制在10000Lux以上,光線過強導致植株葉緣發焦、脫落,葉片捲縮,生長受阻。

  鳳尾蕨的品種分類

  西南鳳尾蕨:分佈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西藏;日本、菲律賓、中南半島、印度、不丹、錫金、尼泊爾、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傅氏鳳尾蕨:分佈臺灣、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南部、廣東、廣西、雲南東南部;越南北部、日本

  平羽鳳尾蕨:分佈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日本

  斜羽鳳尾蕨:分佈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越南北部、日本

  隆林鳳尾蕨:分佈廣西西北部、貴州

  紫軸鳳尾蕨:分佈四川、雲南、西藏;印度北部、尼泊爾、錫金、不丹

  多羽鳳尾蕨:分佈廣東、廣西、貴州、雲南;越南、柬埔寨

  林下鳳尾蕨:分佈臺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日本、越南、泰國、印度北部、尼泊爾、不丹、錫金、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

  條紋鳳尾蕨:分佈臺灣、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東北部、雲南東南部;日本、越南北部

  溪邊鳳尾蕨:分佈臺灣、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雲南、西藏;日本、菲律賓、夏威夷群島、斐濟群島、馬來西亞、寮國、越南、印度北部、錫金、尼泊爾

  劍葉鳳尾蕨:分佈浙江南部、江西南部、福建、臺灣、廣東、廣西、貴州西南部、四川、雲南南部;日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印度北部、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波利尼西亞、斐濟群島、澳大利亞

  闊葉鳳尾蕨:分佈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越南北部

  歐洲鳳尾蕨:分佈河南西南部、陝西南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西部、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雲南、西藏;日本、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斐濟群島、夏威夷群島


鵝掌柴的養殖方法和栽培技術是什麼
九里香的養殖方法和養殖要點是什麼
相關知識
鳳尾蕨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鳳尾葵的養殖方法是什麼_鳳尾竹養殖的方法介紹
虎尾蘭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金毛狗蕨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散尾葵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鳳仙花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金邊虎尾蘭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扇形鐵線蕨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扇形鐵線蕨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鳳尾蕨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