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專案管理規定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專案管理方法僅僅適用於軟體專案,但是不適用於其它行業的專案管理,那麼軟體專案用心管理規定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軟體專案管理辦法

  1. 為什麼需要軟體專案管理方法和工具

  軟體開發和專案管理是軟體企業最主要的工作,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專案管理應當覆蓋整個軟體開發過程。

  軟體專案管理的主要工作有:立項與結項、專案規劃與監控、風險管理和變更管理、需求管理、質量管理、軟體配置管理等。

  軟體開發的主要過程域有:需求開發、軟體設計、軟體實現、軟體測試、軟體釋出、客戶驗收、軟體維護等。

  由於軟體開發和專案管理都是智力型工作,人們很難靠常識和直覺形成和諧的團隊工作。如果企業沒有統一的專案管理方法和工具,每個人都採用自己的做事方法的話,那麼人越多就越亂,形成了“土匪、游擊隊”的工作方式。阻礙國內IT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通常不是技術問題,而是雜亂無章的管理。

  專案管理方法和工具對企業的主要貢獻是:讓所有專案成員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在預定的時間和成本之內,開發完成質量合格的產品,從而使企業和個人獲得預定的利益。

  2. 常見軟體專案管理方法介紹

  2.1 CMM/CMMI

  1986年11月,美國聯邦政府委託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Mellon***軟體工程研究所***SEI***開發一套用於評估軟體承包商能力的方法。SEI於1987年9月釋出了一套軟體過程成熟度框架和一套成熟度問卷。1991年,SEI將軟體過程成熟度框架發展成為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city Maturity Model,CMM***,誕生了CMM 1.0。

  十幾年來,CMM的改進工作一直不斷地進行。美國國防部希望把現在所有的、以及將被開發出來的各種能力成熟度模型,整合到一個框架中去。到2000年,CMM演化成為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整合***。CMMI不僅適合軟體,而且適合於軟體硬體結合的系統,這是對CMM最大的改進。

  CMM將能力成熟度分為5個級別,這5個成熟度等級為評價機構軟體過程能力提供了一個有序的級別。同時也為機構的軟體過程改進工作指明瞭方向,讓人們分清輕重緩急,指導人們一步一步地改進過程能力而不是企圖跳躍式地前進。

  CMM有一個重要的概念是關鍵過程域***Key Process Area***。關鍵過程域指出為了達到某個成熟度等級必須要解決的一族問題。除了初始級***即CMM 1級***以外,每個成熟度等級都有若干個關鍵過程域。

  CMM 2級有6個關鍵過程域:需求管理,軟體專案規劃,軟體專案跟蹤與監督,軟體子合同管理,軟體質量保證,軟體配置管理。

  CMM 3級有7個關鍵過程域:機構過程焦點,機構過程定義,培訓大綱,整合化軟體管理,組間協調,軟體產品工程,同行評審。

  CMM 4級有2個關鍵過程域:定量過程管理,軟體質量管理。

  CMM 5級有3個關鍵過程域:預防缺陷,技術革新管理,過程變更控制。

  CMM共有18個過程域,基本上覆蓋了專案管理和軟體開發的工作。目前CMM/CMMI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用於衡量軟體開發和管理能力的事實上的標準。

  CMM/CMMI的主要應用問題:

  用CMM/CMMI指導企業的軟體過程改進工作是相當不錯的,但是企業要做的重要事情顯然不僅是軟體過程改進。企業最關注的是生存和發展問題,一切離不開賺錢。CMM/CMMI本身不談如何賺錢的問題。它假設了美好的前提條件,即企業有充足的人員、資金、時間從事軟體過程改進,當軟體過程能力提高了,那麼產品的質量、生產率自然上去了***同時成本也下降了***,企業自然能夠獲取更多的利潤。軟體過程改進對企業經濟效益的貢獻是間接的,從投入到產出,時間相對比較長。

  遺憾的是,國內大部分企業沒有能力提供那麼好的前提條件,企業最缺乏的資源往往就是人員、資金和時間,企業領導當然想把資源用在“刀刃”上,即賺錢最多最快的地方。當軟體過程改進和其它直接賺錢的事情“發生資源衝突”時,只好“拆東牆,補西牆”,往往減少軟體過程改進的資源。

  作者對應用CMM/CMMI的建議:

  CMM/CMMI是衡量企業軟體過程能力的國際標準,它對軟體過程改進有很多有益的指導。CMM/CMMI僅僅對等級評估做了強制要求,但是對企業“如何進行軟體過程改進”沒有強制要求,CMM/CMMI的數百頁文字並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企業可以採納也可以不採納。

  對於軟體過程改進而言,CMM/CMMI是用來參考的,而不是用來迷信的。企業在參考業界推薦的標準或規範時,要捨棄那些聽起來很先進但是對本企業無益處的東西,只選取對企業有實用價值的東西。

  2.2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PMBOK***

  專案管理協會***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ion,PMI***於1966年在美國賓州成立,是目前全球影響最大的專案管理專業機構,該機構的專案管理專家認證***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PMP***被廣泛認同。PMI的突出貢獻是總結了一套專案管理知識體系***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PMBOK***。

  PMBOK總結了專案管理實踐中成熟的理論、方法、工具和技術,也包括一些富有創造性的新知識。PMBOK把專案管理知識劃分為9個知識領域:綜合管理、範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和採購管理。每個知識領域包括數量不等的專案管理過程。

  PMBOK和CMM/CMMI對比簡評:

  CMM/CMMI論述的專案管理方法僅僅適用於軟體專案,但是不適用於其它行業的專案管理。PMBOK論述的方法適用於任何行業的專案管理,但是對軟體專案管理而言,PMBOK的針對性不夠強。

  CMM/CMMI不僅論述軟體專案管理,而且論述整個機構的軟體研發管理。PMBOK的方法侷限於專案管理,對於企業研發管理則不夠用。

  CMM/CMMI基本上不談“成本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它先假設機構有充足的資金和人力資源,通常不切合企業實際情況。因此PMBOK的“成本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可以彌補CMM/CMMI的不足。

  作者建議:軟體機構採用CMM/CMMI作為主導的方法論,同時要學習PMBOK的知識,取長補短。

  3. 常見軟體專案管理工具介紹

  如果你在網際網路上搜索“專案管理工具、專案管理軟體”,可以找到上百個專案管理工具。由於企業的情況各色各樣,沒有辦法評選出最好的專案管理工具,因為一個功能很強的管理軟體如果不適合客戶,那麼對於這個客戶而言該軟體就不是很好。本文只能介紹幾個比較有名氣的軟體,簡要說明它們的特徵,企業在採購軟體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身需求去分析、選擇。

  最有名、使用者量最大的專案管理工具當推Microsoft Project***個人使用***,及其延伸版本Project Server***團隊使用***。它的主要優點是:

  ◆幫助使用者編制任務進度計劃、管理各種資源***人力、裝置等***、管理費用;可以繪製Gantt圖、各種統計圖形、生成圖文並茂的報表。

  ◆該軟體非常容易使用,不需要專門的培訓使用者自己就能學會。易用性是Microsoft軟體產品的共性優點。

  ◆在國內,廣大計算機使用者很容易得到該軟體***絕大多數是盜版***,這也是使用者量最大的根本原因。

  Microsoft Project幾乎可以管理任何行業的專案,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適用面太廣了,就缺乏針對性。例如,僅僅使用Microsoft Project來管理軟體專案是不夠的,因為Microsoft Project不支援軟體專案中的立項與結項、變更管理、需求管理、質量管理、軟體配置管理等重要管理工作。

  在IT行業比較有名的專案管理工具有:

  ◆CA公司的專案管理套件:Clarity Portfolio Manager用於戰略管理;Clarity Resource Manager 用於資源管理;Clarity Project Manager用於專案日常工作管理;Clarity Financial Manager用於專案財務管理;Clarity Process Manager用於專案流程管理。

  ◆Primavera公司的中低短產品SureTrak Project Manager,高階產品TeamPlay。

  ◆IBM 的PMOffice。PMOffice原本在大型專案管理領域很有名氣,IBM收購PMOffice之後將其納入Rational旗下,但是目前PMOffice尚未與Rational原先的軟體工程系列產品很好地整合。

  上述專案管理工具都是國際知名公司的軟體產品,儘管它們的功能和品牌已經相當卓越,但是並非普遍適合中國IT企業。主要原因是:

  ◆國內大部分IT專案都是中小型專案,如果採用上述專案管理工具,不僅大材小用,而且把使用者累死。

  ◆國內大部分IT企業買不起上述專案管理工具,由於它們的複雜性遠遠高於Microsoft Project,即使有人拿到了盜版軟體,由於得不到專業培訓和服務,他也用不好。

  作者建議:國內IT企業選擇專案管理工具時,應當綜合考慮“價格、功能、易用性”,最好親自試用後,再作決定。

  4. 整合化專案管理方法SPP

  作者從2002年開始創作並不斷改善適合國內中小型IT企業的整合化研發管理方法論,稱為“精簡併行過程”***Simplified Parallel Process, SPP***。SPP 的模型如圖1所示,SPP有三類過程:專案管理過程,專案研發過程,機構支援過程,共12個過程域。“精簡併行”的含義是:

  ◆對CMMI 3級以內各過程域的內容和要求作了“精簡”處理。

  ◆專案管理過程、專案研發過程和機構支援過程“並行”開展。

  SPP的主要優點:

  ◆SPP融合了CMMI、專案管理與軟體工程知識,定義了易於執行的軟體開發和專案管理規範***約60頁文字***。過程模型清晰直觀,機構領導、專案經理、專案成員***開發人員、測試人員等***很容易知道自己“應該在什麼時候、按照什麼規範做什麼事情”。SPP模型有助於企業各個職能單位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

  ◆使用者可以根據本企業的特徵,適當地裁剪或擴充SPP的過程域,很容易制定出最適合於本企業的過程模型。

  SPP的主要缺點是:它不是標準,也沒有相應的認證,不具備CMM/CMMI、ISO9000認證的宣傳價值。

  5. 整合化專案管理Future

  Future是和SPP方法論配套的整合化專案管理系統,主要功能有:組織結構和人員管理、立項與結項、專案規劃與監控、需求開發與管理、風險跟蹤和變更管理、質量管理、配置管理、日常工作管理、領導綜合管理、論壇等。Future的功能結構如圖2所示。

  Future的目標是“讓專案管理變得簡單有效”,主要客戶是國內中小型IT企業,主要終端使用者是IT企業的研發主管、專案經理、開發人員、測試人員和質量管理人員等等。

  Future軟體的主要優點是:

  ◆物美價廉、富有成效的整合化專案管理工具。

  Future將最常用的專案管理工具全部集成於Web環境,企業不必購買多個分立的管理工具,避免了管理工具之間不相容、資料孤立的問題。不僅提高了研發管理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購買工具的成本。

  Future軟體不僅可以為企業建立完備的研發管理資料庫,而且幫助企業領導對所有專案的人員、進度、工作量、成本、質量進行分析,為研發績效考核提供客觀依據。

  ◆容易擴充套件、與流行軟體相容

  Future的所有頁面資料可以匯出到Excel和Word檔案;可以匯入、匯出 MS Project 資料檔案;

  Future可以訪問配置管理軟體CVS的檔案庫;

  Future將整合更多的工具,如客戶服務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等。

  為了方便地和企業現有的管理系統互動資訊,我們提供程式設計介面,並幫助使用者對Future進行二次開發。

  小結:SPP和Future是國內“土生土長”的研發管理方法和工具,比較適合國內中小型IT企業的需求。這些IT企業採用 SPP 和 Future後,有助於快速平穩地提升研發管理能力,付出的成本和精力相比於CMM/CMMI要低得多***大約不到20%***。
 

三明差旅費管理規定
軟體產品認證管理規定
相關知識
軟體專案管理規定
軟體專案管理學習心得體會
專案管理規定及制度
軟體專案管理論文
軟體專案管理學習心得體會3篇
學校基本建設專案管理規定
軍用軟體質量管理規定
淺析計算機軟體專案管理中的需求分析
軟體專案管理讀書筆記
軟體專案管理案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