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一份好的物理教學教案,需要老師們細心制定,讓我們看看其他教師是如何制定他們的教案的吧!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歡迎閱讀!

  :

  第三章 光和眼睛

  一、課標要求

  1.知道光是電磁波,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2.通過實驗,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的傳播特點。探究並瞭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規律。

  3.通過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係。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探究並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瞭解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4.通過觀察和實驗,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組成的。比較色光混合與顏料混合的不同現象。

  二、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讓學生學習光的直線傳播、光速,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規律、平面鏡和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研究色彩的奧祕,瞭解這些知識在生活和技術中的應用。

  第一節從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了解光的用途,感受光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初步認識光;然後進一步研究光:探究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如何傳播。知道了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的傳播特點。

  第二、三節探究光在兩種介質的介面上發生反射時的規律即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及平面鏡成像規律。

  第四至六節探究光在兩種介質的介面上發生折射時的規律,即折射規律。透鏡是利用光的折射製成的光學元件,它的成像規律在生活中有重要的應用。

  第七節瞭解眼睛、照相機、顯微鏡、望遠鏡等成像的基本原理。

  第八節揭開色彩的奧祕。顏色也是日常生活中極為普遍的光學現象,學生對此有濃厚的興趣。

  教學的重點: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規律,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教學的難點: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其應用,涉及到焦距、物距等概念以及成放大、縮小、實像、虛像的條件。

  三、課時安排

  本章共8節,第一節2課時,第二、三節3課時、第四至六節5課時,第七、八節3課時,全章小結與檢測:2課時;共15課時。

  3.1 光世界巡行 教學點滴

  教學目標

  1.瞭解光的用途,知道光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知道光是電磁波。

  2.知道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並能用來解釋影子的形成等現象。

  3.知道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記住真空中的光速。

  重、難點

  教學重點:光的直線傳播。

  教學難點:建立“光線”模型,並運用“光線”分析影子的成因等現象。

  器材準備

  玻璃磚、光具座、帶有小孔的屏、光屏、蠟燭、火柴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構建

  一閱讀課本,瞭解光的作用:

  1. 閉上眼睛,體會黑暗;

  2. 光的作用:

  1因為有光,才使我們能看到 ;

  2太陽光能使 熔化,給我們帶來溫暖;

  3地球上花草樹木在陽光下進行 才能生長;

  4利用光還可以產生電能等。

  3.除了上述例子外,你還能舉出一些光的其他用途嗎?

  4.光是什麼?

  1研究表明,光是一種 。

  2平常看到的光稱為 ,不能引起視覺的光稱為 。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 有沒有利用了不可見光的例子?

  二觀察•實驗•思考

  1.光源:

  閱讀圖3—6a、b、c,可知:能 的物體叫做光源。

  列舉幾例: 。

  思考:螢火蟲、電燈、蠟燭、月亮、紅寶石中,屬於光源的有

  。

  2.探究光的傳播

  1提出問題:

  觀察課本圖3—7、3—8,回答這兩幅圖說明了什麼?

  光在空氣中是沿 傳播的。

  你還知道哪些現象也能說明這一點,請舉例說明。

  。

  2猜想與假設:

  猜一猜:光在水中和玻璃中還會是沿直線傳播嗎?將你的猜想寫下來:

  。

  3進行實驗,收集證據:

  ①讓光射入水中添入少許牛奶或豆漿,觀察它在水中的路線。

  ②讓光射入玻璃磚中,觀察它在玻璃中的路線。

  4分析與論證,得出實驗的結論:

  光在水中是沿 傳播的;光在玻璃中也是沿 傳播的,

  所以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 傳播的。

  3.光線: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來形象化地表示光的傳播 和 ,

  這樣的直線叫做光線。

  4.光的傳播的應用

  1試一試:表演一下手影遊戲。

  2思考下列問題,把你的想法寫下來。

  ①影子的形成是因為 。

  ②日食、月食是怎樣形成的?

  ③ 醫生在手術檯做手術時,用“無影燈”照明,而不用普通照明燈作光

  源,為什麼?能談談“無影燈”的為什麼就沒有影子嗎?

  3練一練:

  ①在公路邊植樹,怎樣用肉眼檢查植下的小樹是否在一條直線上?這種檢

  查方法的物理原理是什麼?

  ②射擊時為什麼要做到缺口、準星、目標三點一線,才可以瞄準?

  ③ 討論:光的直線傳播還有哪些應用?請將你知道的寫下來。

  四光的傳播速度

  1.從課本中查閱:

  1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 m/s。常用小寫字母“c”來表示。

  2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十分接近 的速度。

  3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大約是在空氣中的 ;

  4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大約是在空氣中的 。

  2. 你知道嗎?

  1光每秒傳播的距離,相當於繞地球的幾周?

  2光在一年裡傳播的距離叫做1光年,1光年大約為多少km呢?

  3.算一算,看誰算得快:

  太陽光傳到地球上的時間約為8min,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大約為

  多少km?

  4.練一練:

  1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 km/s。光在空氣、水、玻璃

  中傳播時,光在 中傳播的快。

  2在天文學中,常用光年來表示天體間的距離,所以“光年” 填

  是、不是時間單位。

  3物體運動速度的極限是光在 的光速。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

  是研究物體 運動時的規律。

  五學習製作針孔照相機。

  ①探究小孔成像的原理:

  實驗器材:光具座、帶有小孔的屏、光屏、蠟燭、火柴。

  實驗步驟:

  A、 按圖組裝,觀察光屏上有無像,像的大小、正倒。

  B、改變蠟燭離小孔的距離,移動光屏位置,觀察像的大小、正倒,像距

  的變化。

  實驗記錄: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成像;像比物體 填

  “大”或“小”;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當蠟

  燭離小孔的距離變大,像離小孔的距離 ,像變 填

  “變大”或“變小”。

  實驗結論: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小孔成像的特點是 。

  小結

  1. 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 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記住真空中的光速。

  3.現象解釋。

  練習設計

  1.我們很難直接看到光的傳播路徑,在研究和描述光的傳播路徑時,分

  別用到了哪些方法?對你有什麼啟示?

  2.光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以“假如沒有光”為

  話題,寫出2個場景:

  ⑴                ;

  ⑵                。

  3.請通過社會調查或查閱資料瞭解:除了課本上提到的例子外,在生活中還

  有哪些事例應用了光的直線傳播?

  4.在學校運動會上,如果讓你做百米賽跑的終點計時員,你如何準確記錄起

  跑的時間?說出你的理由。

  5.操場邊有一棵大樹,一個晴朗的夏日裡,王霞發現:陽光透過樹葉的縫

  隙,在地面上照射出許許多多的光斑,這些光斑儘管有的大,有的小,但

  幾乎都是圓形的。這是為什麼呢?

  王霞去請教老師。老師告訴她:這些光斑都和太陽的形狀相似,是太

  陽的“像”;你可以拿一隻點燃的蠟燭做光源,用削得很尖的鉛筆在一張

  紙片中心扎一個小孔直徑約3mm,設法把它立在桌子上如圖所示,

  另拿一張白紙放在小孔後面,試一試能在後面的這張白紙上能看到蠟燭的

  像嗎?實驗時拉上窗簾,使室內的光線變暗。

  ⑴請你也來做一做“小孔成像”實驗。探究如何才能使蠟燭的像變大或

  變小?把你的發現寫下來。

  ⑵小孔所成的蠟燭的像是正立的、還是倒立的?你能不能嘗試解釋?

八年級物理教案人教版
八年級物理滑輪教案
相關知識
教科版八年級物理教案上冊
八年級物理教案滬科版
八年級物理教案人教版
八年級物理教案
北師大八年級物理教案
八年級物理教案設計
八年級物理教案上冊
八年級物理教學案
八年級物理教學案例
八年級物理教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