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理念培訓心得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8日

  教育理念是對教育本質及其價值的根本性判斷和理性認識,是指向教育未來發展的精神範型和遠見卓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你參考!

  篇1

  新教育理念真可謂一字千斤,使我受益匪淺,它從不同的角度為我們詮釋了教育,讓我感慨良多。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個老師應該具有淵博的知識,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對新教育理想的追求。

  我強烈的感覺到,這新教育之夢,並不遙遠,她就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中,這夢定能成真!新教育實驗六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熟練運用雙語、建立數碼校園、構築理想課堂,使我眼睛一亮。最新的理念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為了學生的一切。這是我作為一名教師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師不為學生為誰?在此理念下,我們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無聞地奉獻。然而,朱教授卻認為,教育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他說,教育是為了學生未免太狹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關注人的生存狀態,關注人的發展空間,教育就是為了人,為了一切人的發展,他將此理念作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最欣賞的一句話:只要行動,就有收穫。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觀點,其中有一個基本觀點說要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他引用米盧的一句話說:態度決定一切,並將以改版為"只要行動,就有收穫。"他說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對太多的理想,一路走過,我們總是實現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礙著自我的超越。我們不要太多的口號,我們需要的是行動,記住朱教授的話,只要行動,就有收穫。最震撼的一個工程:營造書香樂園。朱教授認為,一所學校如果沒有一定量的書,就不能稱其為學校。一所學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簡陋貧乏,但只要有書,這就足以稱得上是學校了。一個不讀書的教師,窮其終生,也只能一個教書匠;而有著一定文化積澱的教師,教學時間未必太久,年齡不一定多大,卻能夠脫穎而出。

  新教育思想對我的又一啟示:

  1、新課程改革和教育發展的新要求:今天的教師應該有自己獨特教學個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思路和主張。老師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個性和業務方面的獨到優勢,在夯實自己教學能力的基礎的同時,培養出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個性。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學生個性,要求老師對於自身要有清晰的認識,並善於不斷調整自己的定位,在學校環境和個人條件之間尋求平衡。當今教育,教師最缺少的就是獨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導致培養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創新能力和獨特氣質。教學個性本身就意味著創造力。

  2、教師對學生要真正做到一視同仁。一個老師通常要面對幾十甚至上百個學生,學生性格有好有壞,成績有優有劣,能夠關注每一個學生,並愛護每個學生,是這一類老師所具備的能力。把學生當學生看,把人當人看,不惟成績論素質,不惟喜好論好惡,不惟家境論高低。有人說,關注每一個學生,就是要做到關注成績最差的學生。我想補充一句,關注每一個學生,也要做到關注你最討厭的學生。

  3、教師應該對學生嚴而有度。只有這樣才能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並善於進行總結和反思。學生正處於成長髮育階段,難免犯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錯誤,所以必須按照學生的言行規範來嚴格要求他們,又正因為這些缺點錯誤是難免的,所以對他們的要求應該有度,按照他們的成長規律,給與他們改正缺點錯誤的時間和機會,不能一味的批評和指責,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老師的管理應該得到學生的尊敬,使學生心服口服,從心底裡得到學生的認同。

  總之,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禮。我將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為我所範,努力學習,進一步學習"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斷進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我們要向朱永新老師學習,做一名對未來有理想的教師,做一名對社會有個性的教師,做一名對事業有思考的教師,做一名對自我會學習的教師。

  篇2

  5月17日,我們一行4人乘車到安康師範學院進行為期兩天集中培訓。我們共聽了五個主題報告。我現在初步瞭解到朱永新先生主持的“新教育實驗”,是以一切人的發展為宗旨,是基於人文培養的素質教育,是著眼精神成長的生活教育,做新教育實驗,圓素質教育之夢。在學習與交流中我們看到了新教育小學教師的智慧在彰顯,心中湧起好久不曾湧的新教育理念,就將此次培訓中值得我學習與借鑑的地方總結如下:

  一、明白了新教育的基本要素和理念

  理論根源:新教育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源於美國的杜威就教育思想和陶行知等人的教育改革,以及同一時期的歐美新教育運動。冠以“新教育”之名的實驗正是已杜威教育思想和陶行知教育實踐為其根源,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創造的一個整體教育改革實驗。

  核心理念: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行動,就有收穫。

  四大改變: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改變學校的發展模式、改變教育的科研正規化

  四重境界:使實驗成為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理想舞臺、使實驗成為學校提升教育品質的理想平臺、使學校成為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理想樂園、使學校成為‘新教育共同體’的‘精神家園’和共同成長的‘理想村落’。

  四種精神:第一個理想主義;第二個是田野意識;第三個是合作精神;第四個是公益情懷。

  五大理念:無限相信學生與教師的潛力、交給孩子一生有用的東西、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強調個性發展,注重特色教育、讓師生與人類崇高精神對話。

  十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群、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

  二、我最欣賞的一句話:“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堅持,才有奇蹟。”

  意思說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對太多的理想,一路走過,我們總是實現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礙著自我的超越。凡事不能持之以恆,十幾年的教育教學改革,使我們的教育理念雖然有所轉變,但是,我們的教育卻不能走在教育改革最前列。要重新召回神聖的教育靈魂,是人類不斷走向崇高,我們不要太多的口號,我們需要的是行動,記住朱教授的話,“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才有奇蹟”。我們要把這句話作為我們的座右銘,時時提醒和鼓勵我們走向成功。

  三、最震撼的一個工程:營造書香校園

  朱教授認為,一所學校如果沒有一定量的書,就不能稱其為學校。一所學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簡陋貧乏,但只要有書,這就足以稱得上是學校了。一個不讀書的教師,窮其終生,也只能一個教書匠;而有著一定文化積澱的教師,教學時間未必太久,年齡不一定多大,卻能夠脫穎而出。朱教授把“營造書香校園”讀書工程列為新教育行動的首項行動。由此可見:我們教師應該多讀書,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

  作為一個教師,需要各個方面的知識,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真正給學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所謂“學高為師”,沒有閱讀就沒有學習,沒有學習就談不上進步,更不可能“學高”。在學校就要讀書,讀書就意味著教育,學校就是一個師生共同讀書的樂園。所以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做起,在廣大教師中開展“每日一語、每週一文、每期一書”的讀書活動,要求寫體會感悟。朱永新教授稱教師都是一本大的鉅作,每一部鉅作都有真切的可行的理論。朱教授還告訴我們成為一名名師的途徑,那就是從現在起,堅持每天寫教育隨筆、教育故事、教育反思。5—10年後,你抱著自己積累的教學日記時,你就成為了一位名師。這讓我深深感受到 “認真教學”、“不斷學習”的深刻含義。要想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立於不敗,唯有不斷學習,並堅持將工作中的發現記錄下來,所思所想寫下來。只要堅持下來,就可成功進行角色轉型。由“普通”教師向“科研”教師的轉型。

  朱教授提倡的“晨誦、午讀、暮省”結合起來,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新教育的晨誦,提倡在一定的時間內,用同一首詩歌來“開啟”黎明,為每一天注入生命的源泉。這樣的詩歌往往需要千挑萬選,需要千百次的咀嚼玩味,同時,她要具有優美典雅、天真純淨、奮發向上、感恩虔敬、想象奇特、童趣盎然的特點,是兒童以當下的經驗能夠感受到的。因此,他們的數量也是極為有限的。它強調了師生共同的吟誦玩味,直接用聲音來感覺詩歌,品味詩歌。它需要教師用自己的理解來感染學生,傳遞學生,帶動學生對詩歌的熱愛,對黎明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晨誦時,師生一起誦讀、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勵,美妙的詩歌與孩子的靈魂交織在一起。

  午讀時間一般為中午的20分鐘時間。其形式可讓全校師生在優美的輕音樂中靜靜地開始,如講故事、讀繪本、默讀、輕聲自由讀等等。我們倡導班級共讀,讓師生擁有共同的生活。師生共讀一本書,彼此之間便有了共同的語言和密碼,相互傳遞著快樂、理解與尊重。

  至於“暮省”我認為師生應共同反思,不斷反思,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反思能力,才能不斷進步。讓我們記住朱永新教授這樣一句話:一個民族的發展史就是一個民族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民族的整體閱讀水平。新教育實驗首先要做的就是拯救民族的閱讀,尤其是兒童的閱讀。讓我們與孩子們同讀共思,擠一點時間給讀書;留一點空閒給思考;獻一份熱情給學習。讓“晨誦、午讀、暮醒”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

  四、完美教室的締造

  締造完美教室,就是要讓教室裡的每個孩子穿越課程與歲月,在各方面訓練有素又和諧發展,並一天天地豐盈著、成長著。朱永新認為,締造完美教室有一個絕對的‘硬指標’:所有孩子在教室裡都有可見的進步——無論是在道德上的、情感上的,還是智力上的。他說:“教室一頭挑著課程,一頭挑著生命。沒有生命綻放的教室,就不可能是完美教室。”

  完美教室這種提法源於朱永新的幸福教室理念,它不僅體現在教室內各種張貼、美化,這只是外在的美的表現形式,還應該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讓學生在教室內感到集體的溫暖,學習的快樂。比如學生自己設計的班名、班徽、班詩等,即能體現班級的精神風貌,又能彰顯孩子千差萬別的個性特點;每個教室門前都貼有各自班級的班名、班徽、班名的由來,班裡的學生也都有對應的稱呼,老師把孩子們在校園生活體驗中的每個重要時刻都會以拍照來以此留下紀念,師生共同出版刊物,參加一些課外活動,讓孩子們真正在學校感到快樂,在輕鬆快樂中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師、教室哪個學生不喜歡呢?

  總之,走進新教育,是我們充滿了激情,學習的結束意味著實踐的開始,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要去做,就能成功。我確信新教育雖是一個夢,但只要我們還有夢,只要我們在行動,我們就會不斷地前行。只要我們不斷地前行,我們就會實現我們的夢想。

清華大學培訓心得體會
校企合作培訓心得
相關知識
最新教育理念培訓心得體會
教育理念培訓心得體會
新教育專題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小學英語教學理念培訓心得體會
最新教師崗位培訓心得體會
教育新理念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訓心得體會
新理念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新理念培訓心得體會
最新新教師崗前培訓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