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稅務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增值稅分為生產型增值稅、收入型增值稅、消費型增值稅。我國自實行增值稅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我國商貿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 》

  摘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納稅籌劃將來勢必在企業發展中佔重要地位。而增值稅作為我國流轉稅的重要稅種,在涉及範圍、現行稅制等方面為企業進行籌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對增值稅進行納稅籌劃無疑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商貿企業;納稅籌劃;增值稅

  1商貿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1商貿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的可行性

  ①增值稅的稅負轉嫁功能使商貿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活動具有可能性。稅負轉嫁是指在商品交換中,企業通過提高或壓低價格的方法,把稅負轉嫁給購買者或供應商的一種經濟現象。任何企業都存在稅負轉嫁的願望,但要把這種願望轉變為現實也不容易。②稅收政策的引導性使商貿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具有可能性。不同行業的企業適用的增值稅政策的差異性、特定地區的企業適用的增值稅政策的差異性以及增值稅稅法構成要素的差異性使商貿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具有可行性。

  1.2商貿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的必要性

  ①有利於減少稅負節約成本。對於商貿企業而言要想追求最大的盈利,必須儘可能的控制成本。商貿企業涉及的主要稅種包括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作為企業重要稅種的增值稅有著很大的籌劃空間。商貿企業的零售業務、視同銷售業務、進口業務以及一些企業在零售商品的同時還兼營加工、修理修配勞務都會涉及到增值稅的繳納。因此,商貿企業很有必要對增值稅進行納稅籌劃從而降低稅負節約成本創造利潤,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

  ②有利於納稅人更好的掌握和實施稅收法規。要想有效的實施納稅籌劃,納稅人必須隨時隨地密切注意國家稅收法律的變更及新政策的出臺,稅法一旦發生變化納稅人就會馬上採取行動通過一些合法的操作來達到節稅的目的。商貿企業在減輕稅負的同時提高了納稅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稅收法律及法規的貫徹、實施。③有利於商貿企業的發展。商貿企業通過對增值稅進行納稅籌劃減少了企業的現金流出,同時增加了企業的可用資金及稅後收益,這符合企業生產經營的目的與動機。可支配資金的增加有利於企業在其他方面更好的發展,為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增值稅納稅籌劃方法在商貿企業中的具體運用

  2.1採購結算方式的納稅籌劃

  企業的採購結算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賒銷;一種是現金採購。無論採用哪種結算方式都應在稅法的允許範圍之內,商貿企業應儘量選擇對商貿企業有利的結算方式,延遲支付貨款的時間為企業取得無息貸款。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①在簽訂採購合同時與供貨商協議採用分期付款或者賒銷的方式儘可能的拖延資金流出的時間。②與供應商達成共識儘早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較早的進行增值稅進項稅抵扣。企業通過減少當期貨幣資金支出的方式達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2通過兼營行為進行納稅籌劃

  所謂的兼營行為指納稅人的經營範圍既包括應稅勞務和銷售貨物,又包括提供非應稅勞務,但是,並且這兩項經營活動並不同時發生在同一位購買者身上,即不發生在同一項銷售行為。根據我國稅法的規定,兼營非應稅勞務的納稅人應分別核算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銷售額和非應稅勞務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或者不能準確核算的非應稅勞務應當與應稅勞務和貨物一併徵收增值稅。對從事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的小規模納稅人來說適用的營業稅稅率為5%,但是增值稅的徵收率只有3%,這樣看來不分開核算比較有利。在一般情況下,無論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分開核算還是較為有利的。

  2.3通過混合銷售行為進行納稅籌劃

  混合銷售行為指生活中有些銷售行為即涉及貨物有涉及非增值稅應稅勞務,即在同一項銷售行為中即包括銷售貨物又包括提供非應稅勞務。這種混合銷售行為給徵管雙方在管理上帶來了很多困難,為了便於徵收管理,增值稅實施細則中規定:對於從事生產、批發或零售企業、企業性單位和個人的混合銷售行為,均視為銷售貨物,徵收增值稅,即不可以分別核算。以上列舉單位以外的其他單位和個人在發生混合銷售行為時視為銷售非應稅勞務,不徵收增值稅。

  2.4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的有效利用

  政府為了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產業結構而制定了不少的稅收優惠政策。根據商貿企業所體現的稅負情況來看,至今商貿企業還未有任何一家已經獲批得到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總的來說我國商貿企業能夠享有的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與其他企業相比很少,不過通過細緻的瞭解和解讀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不難找出可以籌劃的空間。概括地說,商貿企業可以大致通過下面這些方面考慮是否存在可以利用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籌劃的空間:①合理的規劃所售商品的類別結構,並在顧及企業盈利的前提下,充分合理的配置能夠和減徵或免徵增值稅的商品;②及時關注發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地區、邊遠貧困縣以及國家政策規定需要扶植、鼓勵地區的有關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等。

  2.5通過增值稅延期納稅進行籌劃

  增值稅延期納稅又叫做納稅期的遞延,指根據我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允許企業在一定期限內,延遲繳納或分期繳納稅款。從稅收法律規定上我們可以看出納稅期限最多隻有一個月的期限,所以要根據納稅期限進行籌劃機率是很小的,利用推遲納稅發生時間這方面進行籌劃才能延期納稅,為企業減少銀行利息的支出,節約貨幣資金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利潤。

  3完善商貿企業對增值稅納稅籌劃的管理

  3.1商貿企業在增值稅納稅籌劃中存在的問題

  商貿企業利用稅收法律知識並結合商貿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具體的涉稅事項,來對增值稅進行有效的納稅籌劃,通過減少企業的經營成本、增加企業流動資金等實現商貿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成功的納稅籌劃案例很多,但是由於納稅籌劃在我國還處於起步階段,在有的方面還不是很完善,造成有的納稅人對納稅籌劃不是十分了解,片面理解納稅籌劃的概念,有的企業認為納稅籌劃是企業財務人員的事情,與企業經營決策無關只要交給財務部門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其他部門也無需關心;甚至有的企業認為只要跟稅務局搞好關係,有事可以通過疏通關係搞定;甚至有的企業,從區域性或者整體看來稅務核算工作是符合規定的操作,但是仔細看的話就發現由於企業沒有密切注意國家稅收法律的變更及新政策的出臺並且對稅收政策沒有進行系統細緻的研究和分析導致企業在稅務核算工作中出現紕漏,看似合法的操作,其事實上已經形成偷稅,從而受到稅務部門的處罰。因此商貿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的同時也要完善企業對納稅籌劃的管理。為了使商貿企業更好的進行納稅籌劃,大致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企業對納稅籌劃的管理。

  3.2完善的方法

  ①企業領導要對納稅籌劃足夠重視。只有領導認識到納稅籌劃的重要性才能使納稅籌劃在企業正常的實施。領導應組織企業財務及核心人員系統地學習稅收政策,使企業員工正確認識納稅籌劃並及時、準確理解和把握稅收政策的內涵,尤其要加強對企業財務人員有關納稅籌劃方面知識的學習與培訓。

  ②增加企業與稅務師事務所之間的聯絡。在如今社會,要進行有效的納稅籌劃必須善於借力,廣泛學習各方面的知識,調動各方面的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藉助稅務師事務所的力量,事務所在稅收政策和稅務情報方面有最準確、最新、最全面的資訊,事務所有著最專業的稅務人才,涉稅經驗相當豐富,納稅籌劃水平高。納稅籌劃是一項對專業技術要求高並且政策性強的工作對職員工作能力要求十分高,商貿企業除了要加強企業內部財務部門的業務素質外,同時還要加強同稅務師事務所的溝通與聯絡,提高商貿企業的稅法意識、納稅籌劃實施能力和稅收政策的分析理解能力。

  ③及時掌握稅收法律的變化,及時準確把握稅收政策。稅收知識面廣量大,並且在不斷變化之中,商貿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必須以合法性為基礎,這就要求商貿企業時刻關注稅收相關政策的變化,及時把握稅收政策動態,也要求商貿企業的稅務人員必須要同時具備一定的財務知識和稅收法律知識,及時分析稅收法律變化後對企業納稅籌劃造成的影響並對企業原有的籌劃決策進行變更以確保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的合法性及安全度,使商貿企業的納稅籌劃順利進行。

  ④保持企業與主管稅務機關的良好關係。納稅人應和稅務機關遵守稅收合作信賴主義即公眾信任原則,一方面商貿企業作為納稅人應該及時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另一方面稅務機關有責任向商貿企業提供稅收資訊資料。商貿企業應充分信任稅務機關決策的準確性與公正性,同時稅務機關不能對商貿企業是否依法納稅有所懷疑,商貿企業有權利要求被稅務機關充分信任。

  參考文獻:

  [1]李海霞.某企業納稅籌劃問題的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4.

  [2]趙佳.基於會計政策選擇的企業納稅籌劃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4.

  篇二

  《 增值稅丁字賬的應用 》

  一、前言

  在我國根據經濟業務的收支不同而存在著較多的稅種,有印花稅、營業稅、消費稅、增值稅等,而增值稅便是最常見以及最常用的稅種之一。根據相關內容的記載,增值稅指的是那些以單位或者個人生產經營過程中取得的增值額的一種稅,其中,增值稅的徵稅範圍主要包括了貨物的生產、批發、零售和進口四個環節,另外加工和修理修配勞務、交通運輸勞務、現代服務業也是屬於增值稅的徵稅範圍。由此可以看出,增值稅的徵稅範圍是比較廣泛的,而且增值稅徵稅涉及的環節也是比較多,並且隨著經濟業務的不斷增加,增值稅的應納稅額的計算也變得越來越困難。

  對於剛剛接觸增值稅稅額的人們來說,在面對較繁雜的經濟業務的時候總是不知道如何的去判定哪部分業務內容屬於增值稅的範圍並且不知道如何準確的對增值稅稅額進行計算,除此之外還會因為在計算過程中因為一小部分的判斷和計算錯誤從而導致增值稅稅額總體的計算都存在著錯誤。因此採用“丁字賬”能夠幫助這些在計算增值稅中容易出錯誤的人進行有效的理清思路,從而有利於人們在複雜的經濟業務中也能夠準確的計算出增值稅稅額。

  二、增值稅計稅的相關原理

  在會計核算中最為常見的核算工具便是丁字賬,因為通過丁字賬的核算過程可以讓人們理清思路,從而有利於簡化學習的難度。其中丁字賬在會計核算中應用比較廣泛,有在應付債券核算中的應用,有在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核算中的應用,還有在增值稅稅額核算中的應用等,其中丁字賬在增值稅稅額中的核算時最難把握的一種。

  增值稅的計稅方法是以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發生的貨物或者勞務的銷售額為計稅依據,然後根據相應的增值稅的計算公式,結合法律規定的增值稅稅率從而計算出貨物或者勞務中產生的增值稅稅額,同時還需要通過一定的抵扣計算方式將之前的稅款做到合理的抵扣,從而避免了發生重複計稅的情況。

  一般來說,增值稅稅額的計算方法主要有直接法和間接法兩種,而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便是間接法,也被人稱作購進扣稅法。這種增值稅的計算方法指的就是在進行計算增值稅稅額的時候,首先要先將應稅貨物的整體的稅額準確的計算出,然後將外購專案中已經納過稅的專案根據法律的規定將其予以扣除,從而成功的避免了重複徵稅的情況的出現。根據增值稅稅法的有關記載可以看出規定,增值稅的運用間接法的計算公式可以表示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1、銷項稅額。

  根據相關記載,增值稅中主要的內容其中包含了銷項稅這一專案,而銷項稅就和字面上的理解意思相似,就是指相關納稅人在銷售貨物或者是在提供勞務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稅額,即按照銷售額和相關稅法規定的稅率從而計算出的增值稅稅額,這一部分增值稅稅額是需要向購買方收取的稅額,而這一部分稅額便是銷項稅額。

  因此,在計算銷售額時不能夠直接根據經濟業務的內容而得出相應的銷售額,而是通過對相關明細科目總結並計算出來的,因此在此過程中表示出的銷售額指的是需要將經濟業務中的進項稅額進行合理的扣除,然後將扣除進項稅額後的稅額作為增值稅額中的銷項稅額內容,如果沒有將進項稅額扣除,那麼只能是作為整體的增值稅額。除此之外,銷項稅額並不是從銷售方得來的,而是從購買方處取得的,它的主要計算公式為:銷項稅額=銷售額***不含稅***×稅率或:銷項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

  2、進項稅額。

  所謂的進項稅額可以從它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就是指的是納稅人在購進貨物或者接收勞務時應該承擔的增值稅稅額。進項稅稅額和銷項稅稅額是兩種相互對立的概念,一般來講,在購銷的經濟業務當中,如果是相對於銷貨方來說的,那麼在收到貨款的時候,銷項稅額也在這個時候被收回,相反,如果是站在購貨方的角度上去考慮,即要求購貨方在支付相應的款項的時候也需要同時的支付相應的進項稅額。因此,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承接性。

  3、進項稅額轉出。

  對於學習增值稅的學生來說總會將進項稅和進項稅額轉出相混淆,特別是在會計分錄中確定借貸方時,很多同學容易將進項稅額和進項稅額轉出的借貸方相互記混。事實上,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指的就是那些按照稅法規定不能抵扣,不能作為銷項稅額或者是進項稅額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來講,轉出的進項稅額和購進的進項稅額在數額上是相等的,只是性質上的差別,因此在會計處理中計入“進項稅額轉出”。

  根據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無論是銷項稅額,還是進項稅額或者是進項稅額轉出,他們都應該是增值稅稅額的部分內容,無論哪一點都不能夠忽視,由此其可以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賬戶中展出,根據會計學原理,“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是屬於負債類的賬戶。

  其中,在實際的會計實務當中最為難以理解的便是“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的月末結轉和繳納,很多會計人員碰到這種經濟業務就會感到頭疼,因為他們對於應交增值稅下的各種所屬明細賬不能夠做到真正的理解,也就無法將明細賬之間的差別進行搞明白,從而導致了在實際操作當中不能夠將其合理的利用,在處理實際經濟業務中的稅金不同方面也就具有較大的問題。由此可見,將丁字賬合理的引入到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的會計核算當中是一種有利的做法,能夠幫助人們有效的理解”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的會計核算。

  三、案例分析

  企業的納稅人根據納稅的要求可以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一般納稅人,一種是小規模納稅人,而在實際當中應用最廣泛的還是一般納稅人。對於一般納稅人來說,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中,借方一般指的就是進項稅額、轉出未交增值稅等,而貸方主要指的就是銷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等,而期末餘額一般都是轉出,除了那些尚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還可以保留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的借方。例如:在進行月末結轉和繳納時,如果是根據每月進行繳納增值稅時就應該將當月的增值稅延遞到下一個月進行繳納,因為企業不存在在當月預繳增值稅的情況,而且此月的應交增值稅明細賬戶也沒有相關的餘額。而對於按照每日繳納增值稅時,企業應該按照核定納稅期限進行納稅,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貸記“銀行存款”。

  根據丁字賬的合理分析,從而能夠有效的對增值稅的銷項稅和進項稅得到合理的核算,例如:某企業是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它在2014年11月發生了以下的經濟業務:從農業生產者的手中收購了稻子40噸,每噸的收購價是3000元,一共支付的收購費用為120000元,企業將收購的稻子進行運載到了某一處的大米加工廠,而這個大米加工廠在加工的過程中需要支付輔助材料15000元,當加工廠加工完成以後,該企業收回大米並取得相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其中包括了增值稅5100元,而加工費是30000元。

  另外當企業將此次的大米進行統一賣出的時候,取得了不含稅銷售額是260000元,在運輸途中支付運輸費用12000元。根據上面已知的條件要求對應繳納的增值稅做出合理的計算。根據本題的分析可以得出,一般納稅人的納稅稅率是17%,因此銷項稅額=260000×17%=44200***元***進項稅額=120000×13%+5100=20700***元***由此可以得出應納增值稅稅額=44200-20700=23500***元***如果是將本題結合“丁字賬”在其的應用就可以看出: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丁字賬”在經濟業務中的增值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過合理的應用丁字賬能夠便於對增值稅的核算,從而有利於整體的會計核算保持正確合理。


有關推薦:

有關增值稅改革稅務畢業論文
增值稅稅務畢業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有關增值稅改革稅務畢業論文
增值稅稅務畢業論文
增值稅稅務畢業論文範文
關於稅務畢業論文範文
關於稅務畢業論文
關於稅務畢業論文精選
稅務畢業論文範文參考
稅務畢業論文範文精選
有關稅務畢業論文範文
大專會計財務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