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投資決策分析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專案投資決策就是評價投資方案是否可行,並從諸多可行的投資方案中選擇要執行的投資方案的過程,而判斷某個投資方案是否可行的標準是某個投資方案所帶來的收益是否不低於投資者所要求的收益。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政府農村公共專案投資決策

  [摘要]決策失衡主要是政府與農村公共利益的不平衡、農村公共專案投資決策的非民主化等。通過決策分析,應該通過明確決策主體,實施多元化的決策標準,執行嚴格的決策程式,擴大決策參與及建立約束制度來完善農村公共專案的決策。

  [關鍵詞]農村公共專案 政府 投資 決策

  農村公共專案的建設對提高農民的生活環境、發展農業生產和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從去年開始,國家加大了對農村的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這一政策將會極大的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然而,目前我國政府農村公共專案投資決策普遍存在失效的現象,這種決策層面的失效將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政策的實施效果。

  一、當前決策失效的原因

  1.政府利益與農村公共利益的不一致性。政府利益和農村公共利益一致,則政府在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能實現農村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是,若政府利益和農村公共利益存在偏差,則政府傾向於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從而導致農村公共利益無法實現最大化。

  當政府的財政收入一定,則政府的預算不是用於農村公共專案投資,就是用於購買其他產品,農村公共專案投資和購買其他產品呈替代關係。因此,政府的預算線向右下方傾斜,其斜率取決於農村公共專案與其他產品的相對價格。政府無差異曲線的陡峭程度代表政府對農村公共專案投資的偏好,其同政府利益與農村公共利益偏差有關。

  當政府和農村公共利益的偏差較小時,政府偏好於農村公共專案投資,公共專案對於政府購買其他產品的邊際替代率較小,政府的無差異曲線比較平緩。當政府利益和農村公共利益的偏差較大時,政府偏好於其他產品的購買,公共專案對於政府購買其他產品的邊際替代率較大,政府的無差異曲線比較陡峭。

  2.農村公共專案投資決策的過程非科學化、民主化。農村公共專案的投資建設要堅持科學發展觀,而科學發展觀強調的是高質量、高效益的發展,必須要有高的決策水平,而決策水平受制於決策過程的民主化、科學化水平。在政府農村公共專案的投資決策過程中,其問題主要是:其一,決策制定過程中由於沒有利益多元化存在的條件下,由政府精英代替人民對利益的綜合和表達,也就是說農村公共專案投資決策主要是少數人意志的集中而做出的;其二,決策制定過程農民的低參與。

  一方面由於農村的低政治民主化,直接影響農民參與公共專案決策的民主化。另外一方面,由於農民的低科學素養,同樣制約著農民參與公共專案決策的民主化;其三,目前我國政府農村公共專案決策主要是由政府領導做出,由於領導的自身的素質所限,而且決策中的獨立機構數目少“一把手拍板”的現象很嚴重,導致決策科學性水平較低。

  二、對策分析

  1.明確農村公共專案投資主體。

  由於我國農村公共專案的投資主體還不十分明確,因此對其決策主體也沒有明確規定。公共專案的主體應該是投資、決策和管理三位一體的專案主體***如用於贏利性公共專案的專案法人***。明確誰是投資主體誰就是決策主體,而另外一方面,由於決策主體既要向前擴充套件到專案相關係統的整體規劃,又要向後擴充套件到專案系統內具體要素的設計與規劃。也就是說,農村公共專案的決策主體必須同時是管理主體,全權負責公共專案全過程的管理。

  2.實施多元化的公共專案決策標準。

  市場化和產權改革後,發展的主體逐漸多元分化,不僅表現在農村公共專案的種類多元化,而且公共項日影響的利益群體也可具體到部門和個人。政府公共專案決策的基本目標有兩個:效率和公平。所以考慮地區經濟的發展,同時促進社會福利的公平分配,普遍改善人民的福利水平,其決策的目標應同時兼顧這兩個目標。

  3.執行嚴格的公共專案決策程式。

  在專案立項階段,應徵求民意,即對專案干係人進行調查,廣泛徵求老百姓的意見。擬定公共專案的投資方案時,公共專案的決策目標要進行深入地分析、假設、推理和判斷,這必須有建設單位來完成專案的可行性分析,並編制專案可行性報告。在做公共專案投資選擇時,管理者要對所制定的多種備選方案進行全面的對比和評價,並根據一定的標準,最終選定投資方案。

  4.擴大公共專案的“決策參與”度。

  第一,要擴大公共專案決策各環節的透明度。在評審階段,所有的方案、評審名單、評審意見、投招標過程,都要專門張貼公佈資訊或在政府網站公佈詳細資訊。第二,完善聽證會制度。這是公共專案決策參與中最重要的部分。聽證是公民參與政府決策的過程,是直接表達自己意願、監督行政權運作的重要途徑。

  5.建立公共專案決策約束制度。

  第一,建立決策失誤追究制度。既要強化專案決策者的法律責任意識,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與職權內,依照法定的決策程式進行決策;同時,又要防範少數決策者草率行事,濫用職權,盲目決策,而且,還應有相應的法律準繩,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刊事責任等。第二,建立公共專案決策監督制度。加強撥款監督、資金監督、決算監督,杜絕資金浪費和挪用,而且要檢查專案建成後的質量、社會影響以及建成前的投資配置,形成對決策者強有力的決策約束。除此之外,隨著資金來源的多樣化,我們對公共專案的管理方式應採取政府、社會、中介、公眾及輿論監督等多種方式,對專案實行多層次的與國際接軌的全過程監督。

  參考文獻:

  [1]王樂夫,倪星.公共行政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徐湘林.民主、政治秩序與社會變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周紅.基於中國傳統的專案管理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06, ***8***.

  [4]郭衍成.政府投資工程專案組織及監管模式的改革[J].建築經濟,2003,***12***.

  [5]侯祥朝.公共工程專案融資代建制解析[J].基建優化.

  篇2

  淺談專案投資決策階段對工程造價的影響

  造價人員雖已形成了全過程造價管理的觀念,但如何在專案決策階段實施造價管理並不是非常清楚。本文將就專案決策階段的造價管理工作進行詳細的討論。

  一、工程專案各階段對工程造價影響大小

  1、專案決策階段

  在專案建設的各個階段中,專案決策階段對工程造價的可以達到80%。決策階段是決定工程造價的基礎階段,只有在決策階段切實做好工程專案的造價控制,才能確保工程造價控制目標的實現。

  2、編制勘察設計檔案階段

  設計階段是建設專案造價控制的關鍵與重點,而當專案投資決策確定以後,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就變得很重要了。儘管設計費佔建設工程費用1%、,但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可達到75%以上。合理科學的設計可降低造價15%以上。但在工程設計中,大部分設計人員為追求快速出圖確保審圖通過而隨意提高安全係數或設計標準,對經濟上的合理性考慮得比較少,從而影響了工程專案造價的有效控制。

  3、建築施工安裝階段

  施工階段是資金投入量最大的階段。施工階段對工程造價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施工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投資目標的分解與資金使用計劃的編制;工程計量與價款管理;工程變更控制;工程索賠控制;投資偏差分析;竣工結算的稽核。

  通過對以上各階段對工程造價影響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投資決策階段對建設專案工程造價的影響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我們必須要對決策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研究,以便更好的進行造價的控制。

  二、專案投資決策階段影響工程造價主要因素分析

  1、專案規模的確定

  專案的規模並非越大越好,即存在一個規模經濟的問題。專案的效益並非一直與其規模成正比例的關係。當規模越來越大並超過一定值的時候,它會受到資源的供應、管理水平、專案所處的技術經濟環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因此,需要確定一個合理的專案規模。

  2、建設標準的選擇

  這裡主要是指建設規模、建築標準、佔地面積、工藝裝置、配套工程等方面的指標。

  建設標準首先要滿足安全技術的要求,特別是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其次,所設定的建設標準要對技術進步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盡力實現最佳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建設標準水平是否合理,既要符合社會經濟的發展,又要符合市場未來的行情,更重要的是符合建設單位本身的發展目標與經濟狀況,絕不能人云亦云的,一窩蜂上馬專案。

  3、區位的選擇

  首先是建設地區的選擇:建設地區的選擇對於工程造價的影響舉足輕重,其合理與否甚至會對專案建成之後的經營情況產生影響。比如,擬建一個高爾夫球場,選擇建在上海與菏澤就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兩地的地價有較大差別,在上海獲取相同土地的成本要遠遠高於菏澤,並且兩地對於高爾夫球場的需求情況也不同。一般情況,上海的需求會大於菏澤。由此可見,建設地區的不同會帶來專案成本與效益的不同。

  其次是具體位置的選擇:建設專案具體位置的選擇較上一階段地區選擇更為深入,所要考慮的因素也更多、更全面,它將直接影響到專案的總造價以及後期經營過程中的費用與收益。

  因此,在對其進行選擇的時候要進行詳細的技術經濟分析比選。建設材料的供應、專案未來的運營銷售情況、周邊條件等也都是在專案地點選擇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它牽涉到社會、經濟、政治、生態等各方面。所以,在建設專案具體位置的選擇過程中,既要考慮到當前的成本又要考慮到未來的專案效益,既要權衡專案本身的情況又要兼顧專案所在地區乃至全國的規劃設計,既要關注專案的經濟效益也要兼顧專案的社會效益,做到多方考慮、綜合比選,運用整體的思想進行分析。

  4、技術方案的選擇

  一是生產工藝方案:生產工藝指的是在產品的生產製造過程中所採用的工藝方法和步驟流程。一個良好的步驟流程應能符合專案的性質與特點,又能提高整個生產線的效率,節省時間和人力物力的消耗,從而提高整個專案的效益。

  二是裝置的選擇:特別是主要裝置的選擇同樣對造價有不小的影響。在進行裝置選擇的過程中,主要存在進口裝置與國產裝置的配套銜接問題、進口裝置與國內原材料、配件之間的配套問題。因此,應儘量選擇國產裝置,只要是國內能夠生產製造按時供給的,原則上必須為國內生產。若確實需要進口裝置的,除以上應注意的問題外,還應瞭解進口裝置的維修保養等工作,否則不能完全發揮其良好效能,必要時可派人員出國接受培訓。

  三、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決策階段的措施

  基於以上對專案決策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的研究,可以採取相應措施對其進行控制,從而提高決策的質量,儘可能的降低造價。專案決策階段有效控制工程造價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進行專案決策之前,應做好充分的前期工作。熟悉國家、地區的相關政策以及行業的最新發展動向,同時,應對專案有一個清晰明確的定位,明確今後的經營目標。這樣才能充分利用對專案有利的優惠政策,在接下來的造價控制中游刃有餘。

  2、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來確定工程專案的規模,配置等硬性指標。要兼顧先進與合理兩項原則,即在追求先進的同時又要結合實際的經濟、技術狀況,在保證合理的前提下又要力求技術等各方面的進步突破。

  3、在儘可能的降低工程總造價的過程中,不僅要從專案本身出發,還要考慮到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在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的當下,工程專案的各項決策也應積極的響應。比如,廠址的選擇、排汙淨化設施的建設等都不僅僅關乎造價,更是與城市環境息息相關。

  4、在決策階段對於造價影響因素的研究中不僅僅要著眼於當下,只看到當前的費用支出,而應該目光長遠,將對未來階段的支出與收益的影響考慮在內,特別是對今後專案建成後經營狀況的影響。因此,在專案決策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當中,應遵循“遠近結合”的原則,既看到當前的費用又看到未來的收支,綜合考慮。比如一專案前不小的費用若能給今後的運營帶來良好的效益,則不應該因為其目前的支出就將其排除,而應該將其未來的收益狀況考慮在內再做權衡。

  5、任何一個建設工程專案,特別是以後用途是非工業的***比如商品房、商場等***,建設地點的選擇都是影響造價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且它不僅影響決策、施工階段的造價還將對今後的經營狀況產生重要的影響。占房價最大比例的是地價,中心地段的地價升值空間遠遠大於人煙稀少的郊區,這也是投資購買客戶的首選目標。

  6、在專案決策階段,無論是對專案的哪個方面進行決策,都應該就決策內容提出若干個備選方案,隨後進行詳細的技術經濟分析論證,綜合比選,從而選出較優的方案。

  想要對專案的工程造價進行很好的控制,除了要對上述主要因素採取必要的措施來控制造價外,還應有一個高素質的管理團隊實施全程高效的管理工作,保證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因此,應對管理團隊進行相關方面的培訓,培養一批優秀的管理人才,以輔助造價控制工作的順利進行。

  結語

  專案決策正確,意味著選擇最佳的投資方案,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專案決策錯誤,就會浪費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之後階段的造價控制已經顯得沒有意義了。通過上文分析讓我們做出更為科學合理的工程專案投資決策,從而實現最終的投資目標。

 

投資決策論文
投資決策論文投稿
相關知識
專案投資決策分析論文
淺析專案投資決策方法論文
投資決策分析論文
基於期權理論的資本投資決策分析論文
專案投資決策評價指標的分析與優化
淺析實物期權法在專案投資決策中的應用
期權博弈理論在大型工程專案投資決策中的應用淺析論文
有關於投資決策分析方面的論文
專案投資決策的論文
關於國外石油公司專案投資決策管理借鑑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