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小組合作學習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合作學習成為對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重要突破和補充,已經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於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實踐中。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數學小組合作學習

  【摘 要】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學習轉為主動的探究式學習,是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種方式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其目的是促使學生學會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小組合作學習是針對傳統班級授課制“以教師為中心”弊端的一種改變,它是以小組合作性活動為主體,以小組總體成績為評價標準,以生生交往為方式的一種開放性的學習形式。它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時空結構、組成結構及其交往結構,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為數學課堂教學帶來勃勃生機,從而受到廣大數學教師的親睞。但在近幾年的課改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些教師所組織的小組合作學習很大程度上仍是流於形式,甚至走入誤區。

  【關鍵詞】 小組合作學習 誤區 對策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和策略。它是指一系列促進學生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小組學習。通過同學之間的互動作用對學生的認識、發展、學習情感和同伴關係產生積極的影響。它的出現主要是出於克服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我校與上海方略教育集團開展學習型課堂建設一年辦以來,縱觀小組合作學習情況,結合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存在的現狀,對比學習型課堂建設的要求,我對小組合作學習認識有了新的認識。

  1 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存在的現狀

  1.1 小組合作學習氾濫化、形式化、自由化。教師在教學進行到某一環節時,老師提問,學生無人應答時,教師便會要求學生,幾個人討論、討論。這時,有的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發表自己的看法,但往往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有的學生則利用這個機會說閒話,這樣的小組討論不是在明確的目標指引下的群體學習行為。有些教師在操作小組合作學習時,存在隨意性。很難看見教師參與合作與指導,未能真正發揮老師指導者的作用。這種現象普遍存在,表面上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高,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實際上是合作“自由化”的現象。長期下去,學生的學習將會毫無目的,不知道自己要學點什麼,應該怎樣學。更對教師不負責的教學產生厭倦的情緒,對教師產生不信任感,從而產生厭學的不良心理。

  1.2 討論問題選擇不當。有些教師設計的難度太大,學生無從著手,討論了很長時間也只能望題興嘆,毫無討論結果;也有些教師設計的討論題太容易,學生三言兩語就達成了共識,討論變成了過過場,流於形式;還有一些教師設計的討論題沒有討論的價值,激不起學生討論的興趣。

  1.3 關注“合作”忽視“個性”。某些教師往往熱衷於形式上的討論。而且這樣的“小組討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頻繁出現,看似每個學生都可以自由表達,可無形中減少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而且在小組組織者得到教師具體化的指導點撥後,所謂的小組合作也喪失了允許學生個體自由思考、自主探索的情境,這樣的教學,由少數優等生唱獨角戲,大多數學生基本上處於人云亦云的狀態,他們的思路也不自覺的趨同於教師代言人——小組組織者的指向,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這樣的環境中往往得不到認同的機會,富於個性的求異思維也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和肯定。學生對老師的依賴轉變成對同伴的依賴,因此,全班學習到小組合作學習的轉變只是一個表面的變化,而非結構性的變化。

  2 小組合作學習的對策

  2.1 科學分組,合理分工。學科分組,合理分工是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發揮小組學習功能的前提。教師在構建合作小組時,應注意結構的合理性。小組人數要合理,一般以4~6人為宜,。分組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點、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這樣的分組不但有利於學生間的優勢互補、相互促進,而且為全班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教師還要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學生的特長、個性差異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組的成員民主協商、自行分工,充分發揮小組成員的作用與優勢,保證合作學習活動順利實施。

  2.2 精心設計課堂討論的問題。課堂上之所以要開展討論,是因為在教學的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或疑惑,需要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合作。通過問題的討論***也可能是爭論***,學生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消除疑惑,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學會了分析,學會了交流,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分享彼此的成果。課堂討論是教與學的深化過程,是知識遷移和運用的過程,也是學生思維拓展、智慧火花碰撞的過程。教師可以運用討論,把一些簡單的或是表面化的問題,進行擴充套件和深入。因此,教師在課前對要討論的問題應精心設計,對討論的效果應進行先期的預測。

  2.3 精心設計,多向交流。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要體現哪些新理念。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難度,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一堂課的每個環節大約用多少時間,什麼內容需要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時間是多少。特別是在小組合作學習的討論時,要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有針對性地討論。為了避免討論成為優生的個人表演,可以豐富討論的形式。如:討論前,小組成員先獨立思考,把想法寫下來,再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後討論,形成集體意見;也可每人獨立思考,抽籤決定一位成員陳述自己意見,大家再發表見解,更可以互相提問,共同討論,這樣的討論,使小組合作學習更具有實效性,並能充分發揮學生之間優勢互補。

  總之,培養學生合作精神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學生髮展的需要。成功的小組合作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這需要教師的有效指導,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在合作小組形成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訓練計劃,對小組成員的合作技巧進行培訓與指導。在理解合作學習的意義,明確合作學習的目的的基礎上,通過每個小組成員長期、主動、努力而形成。因此,我們一定要走出小組合作學習誤區,有效、恰當地應用小組合作學習,使它真正成為學生交流溝通,增進認識,形成合作觀念和群體創作意識,加強人際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徑,從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章偉民.教學設計基礎.1998

  2 劉電芝.學習策略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劉兼等.數學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4 呂世虎.初中數學新課程教學設計與特色案例評析.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5 馬復.設計合理的數學教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出版社,2003

  篇2

  試談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

  【摘要】"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是通過一定的小組形式,合作解決一些特定的學習問題。教師要準確把握合作學習時機,學生面對面互動,有相互合作幫助的氣氛,人人蔘與,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任務職責,教師根據反饋的資訊及時進行點撥和指導。

  【關鍵詞】 合作學習 組織形式 學習方式

  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普遍採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念和方略,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最成功最重要的教學改革。小組合作學習是出於克服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合作學習是當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潮之一,是新課程大力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它作為對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和補充,已經被教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於課堂教學之中,促進了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如何有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為此,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初中數學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進行研究和探討。

  一、注重實質,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從目前初中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合作學習多存在於形式,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合作。主要表現在:一是分組的隨意性比較大;二是合作學習的目的不夠明確;三是學生不知道怎麼去合作;四是缺乏群體意識。怎樣的合作學習更有效呢?要想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一定要在合作前先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要有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同時還要進行縝密細緻的安排,使學生明確的知道要合作什麼,以及怎樣合作;在合作之後,老師還要進行必要的講解,這個講解不必很複雜,但一定要能起到撥雲見日,畫龍點睛的作用。我想這樣的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吧!

  如何才能取得理想的合作效果?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點工作:一要小組按"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做到組內合作,組間競爭,讓每個學生在合作中都有自我展示的機會,在合作中,小組的成員還應有一定的分工,但各種分工應該相互輪換,增進生生互動的有效性;二要明確學習任務,合作學習的成效首先是由學習任務和學習內容的特點來決定的,具體某一學科,教師應精心選擇適宜合作學習的課題;三要選擇恰當的合作時機不要為了合作而合作,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時機開展合作學習。

  此外,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積極關注合作習慣的培養,如學生的積極參與習慣、認真傾聽習慣、質疑習慣和組織紀律性等方面。

  二、探究問題,準確把握小組合作學習時機

  1、在知識重點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圍繞教學重點、難點組織學生討論,能使學生留下較深刻的印象,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例如:在"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學中,學生經歷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導過程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在教學中可這樣設計:一塊田地分成如課本圖例所示的四部分,分別種植四種不同的新品種,問這塊田地的面積是多少?與小組同伴交流你的作法,你能發現什麼結論嗎?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得到兩種答案。從整體上考慮,可得到面積為***a+b***2;從部分考慮可得到面積為a2+2ab+b2。因為是同一塊面積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所以學生就能大膽猜測***a+b***2=a2+2ab+b2。這樣,學生經歷了合作學習,在頭腦中將實際問題背景和公式的產生過程建立了聯絡,因而對公式就掌握得非常深刻,在具體應用中很少出現如"***a+b***2=a2+b2"的錯誤。

  2、在知識模糊處進行合作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當學生思維處於模糊狀態時,教師應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索,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辯論,有助於澄清概念,加深理解,最終形成準確、清晰的知識結構。如在"在生活中的軸對稱"教學中,當教師提出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概念後,學生對"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兩個不同概念感到迷惑,這時教師適時提問:"這兩個概念一樣嗎?有什麼區別?又有什麼聯絡?請同學們下面先在組內討論,再在組間進行交流"。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各組拿出討論結果,組間交流、辯論......,學生在激烈的討論交流中"自檢"和"學他",,經歷由模糊到清晰,螺旋漸進,分化整合的過程,最終對這兩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有了正確地認識,能從圖形的個數,對稱軸的條數等方面區別兩個概念,合作學習充分發揮了它的作用。

  三、引入競爭,體驗小組合作學習的喜悅

  合作學習小組是一個小的集體,每個成員都應該為了集體榮譽,要有相互協作精神,達到共同發展提高,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應引入競爭機制。比如進行諸如"比誰的解法多"、"比誰設計圖案多"、"比誰的方法巧"等這樣的小組比賽,讓各小組成員在比賽過程中認識到合作學習交流的重要性。並且通過小組間各種各樣的競賽,讓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的小組都能體驗這個合作學習過程。例如,在"利用軸對稱設計圖案"教學時,安排一個手工拼圖製作比賽,比一比,看誰能設計的軸對稱圖案最多、最美。通過這場比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軸對稱的理解,可以增進他們之間團結協作精神,感受數學帶來的樂趣。

  四、角色定位,搭好小組合作學習的平臺

  在初中數學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應該如何定位?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往往不能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學生討論時,教師或站在講臺前,或輪流轉幾圈,不能把自己融入到學生的小組學習中,歸根到底還是教師的角色沒有發生轉變。因此要使教師在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中發揮好作用,一定從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要在平常的教學中去實踐,這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要樹立兩種觀點要求學生合作,首先教師應該學會小組合作。實際上,對於教師來說,小組合作學習也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因為我們的教師大多也是在缺乏合作的傳統教育體制下成長起來的,所以在工作中,教師間的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只有參與學生小組合作才能從中感受到合作的意義,才能體驗到合作的快樂和收穫,才能有效地去指導學生的合作。學校的集體備課、二次備課等教研活動都是訓練教師合作能力、合作態度的有效策略。

  總之,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教學理念,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重要學習形式,也是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們去不斷探索,不斷提高。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論文範文
數學小論文範例
相關知識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心得範文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心得
有關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參考論文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方面的論文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論文獲獎範本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論文參考例文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論文範文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論文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心得感想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論文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