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欣賞論文碩士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文學欣賞是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其在豐富知識、陶冶情操、淨化道德及提高修養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論欣賞文學作品中的語音表現

  一、前言

  語音中蘊涵著十分豐富的情感和意義,一直是文學家創造文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手段。文學作品作為一種美學情感符號,它必須關注語音方面的表現,比如節奏韻律,語氣輕重,是否上口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在文學語言、文學結構、文學形象、文學意象等文學作品的構成要素中都可以看到滲透其中的語音表現。

  二、文學語言中的語音表現

  文學語言是文學作品的首要構成因素,而好的文學作品,在文學語言上應該特別重視語音的作用。韋勒克認為,“每一件文學作品首先是一個聲音的系列,從這個聲音的系列再生出意義”。這說明文學作品中語音表現具有首要性的特點。

  文學語言的語音表現可以體現在音律、節奏、韻律、聲調等方面。朱光潛先生在《給一位寫新詩的青年朋友》中寫到:“我歡喜讀英文詩,我鑑別英文詩的好壞有一個很奇怪的標準。一首詩到了我的手,我不求甚解,先把它朗誦一遍,看它讀起來是否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聲音節奏。如果音節很堅實飽滿,我斷定它後面一定有點有價值的東西;如果音節空洞零亂,我斷定作者胸中原來也就很空洞零亂。我應用這個標準,失敗的時候還不多。” 這裡他用聲音節奏為標準來判斷詩的好壞,強調了文學作品語音表現的重要性。

  在文學語言中,聲音與意義有一種不可分離的特徵。語言符號的意義與聲音的結合並不是完全沒有理據的,而是有一定相似性的。比如:漢語裡的上聲調,因為是曲折調,能夠表達一種迴旋美。羅昕如在《語音表現的文學價值》一文中舉例:上聲是先降後升的曲折調,蘊函著一種回曲沉鬱的情調,適合抒寫壓抑、沉重之情。如李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上聲韻帶來回腸蕩氣之效果。李賀《雁門太守行》:“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服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貫穿全詩的上聲韻,渲染和突出了壓抑感。

  三、文學結構中的語音表現

  在文學結構上,語音也同樣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唐朝詩人李東川的《古意》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李的詩並不長,但卻數次變換韻腳和節奏,以形成結構上的變化,反映詩中主人公的感情起伏和思路的變化。下面是原詩: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殺人莫敢前,須知狷毛磔。黃雲隴底白雲飛,為得報恩不得歸。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能歌舞。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年淚如雨。該詩前六句為五言仄韻,節奏顯得比較急促,能夠充分體現少年英雄的英姿豪氣,他行動敏捷,情性急切,因此不宜使用平韻長句,所以用收聲急促的仄韻和五言的短句。第七八句則改為七言平韻,這一韻的特點是調門低,尾聲飄,有深遠激昂的特點。以這種韻來表示英雄的遠大志向和報恩的決心。而末尾四句又改為仄韻,讓詩充滿了哀愁和淒涼的氣氛,藉此語音表現勾起徵人思鄉的情素。在這一首詩中,韻律,平仄都起到與意義和結構相輔相成的作用。

  再例如:英國哲學家Bertrand Russell在很有名的一篇短文***How to Grow Old***中,以河流為喻描寫人生的歷程:

  An individual human existence should be like a river――small at first, narrowly contained within its banks and rushing passionately past boulders and over waterfalls. Gradually the river grows wider, the banks recede, the water flow more quietly, and in the end, without any visible break, they become merged in the sea, and painlessly lose their individual being.

  一個人的生活都應該象一條河流一樣――開始是細小的,被限制在狹窄的兩岸之間,然後熱烈地衝過巨石,滑下瀑布。漸漸地,河道變寬了,河岸擴充套件了,河水流得平穩了。最後,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顯的間斷和停頓,而後便毫無痛苦地擺脫了自身的存在。

  此段結構上語音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作者利用不同的母音來表現人生不同階段的特點。當我們不考慮意義只著眼於聲音時,就已經感覺到前面不僅節奏急促,而且在語音上如/I/ ,/o/,/a/等短母音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給人以急促,受侷限的感覺,而後來節拍緩慢下來,/I:/, /ou/等長母音也讓人感到輕鬆和舒緩,而意義層面也恰是如此。這樣語音、結構、意義緊密配合,成為有機構成的渾然一體。

  四、文學形象中的語音表現

  聲音與形象有一種有機的聯絡,因此,聲音層面也可以用來塑造文學形象。大家比較熟悉的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對琵琶樂曲的描寫: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聞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情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蹦,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拔當心劃,四弦一聲如裂帛。

  通過聲音描述,作者塑造了一個技藝高超,命運悽苦的女子形象,這是以聲音塑造形象的典型。

  肖伯納的劇作《賣花女》***Pygamalion***也是非常典型的用語音來表現人物形象的作品,賣花女沒有受過教育,語音,語法修辭都很差,語言學家亨利•息金斯***Henry Higgins***用她來進行語言試驗,最終把她訓練成舉止高雅,語言十分得體的人。賣花女前後的語音差異對於塑造人物形象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一開始,THE FLOWER GIRL: Ow, eez ya-ooa san,is e? Wal, fewd dan y’ da-ooty bawmz a mather should, eed now bettern to spawl a pore gel’s flahrzn than ran away athaht pyin. Will ye-oo py me f’ them? 如果用標準的語言來表達,基本如下:Oh, he’s your son, is he? Well, if you’d done your duty by him, as a mother should, he’d know better than to spoil a poor girl’s flowers and then run away without paying. Will you pay me for them?但這樣一來就表達不出賣花女 的身份、地位和她的形象了。

  五、文學意象中的語音表現

  聲音裡可以蘊涵著豐富的意象,例如:英語單詞whisper都是清子音與輕聲的母音的組合表達的是耳語, 私語, 密談, 颯颯的聲音意象,而shout與cry又都為響亮的母音,表達了呼喊、叫喊的意象, splash***飛濺***讀起來有空氣被划動的聲音,wide***寬闊***給人以開闊的感覺,narrow***狹窄***有緊縮的感覺。這種聲音意象在文學作品中也多有表現,例如:《詩經》中的《小雅•小苑》中的幾句:惴惴小心,如臨於谷。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詩人用疊音詞,如:“惴惴”,“戰戰”,“兢兢”來製造一種聲音效果,使讀者讀時不僅聯想到臨深淵與履薄冰的具體場景,還聯想到在這一場景中的人大氣不敢出,腳步不敢落,只有心在砰砰跳動的那種緊張狀態的生動畫面。

  再如:《詩經•采薇》裡,語音也表現出重要的文學意象。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這是一首寫戍邊戰士歸鄉的詩。戰爭過後,士兵返回家園,一路風餐露宿,歷盡艱辛,回來後撫今追昔,心中無限感慨淒涼。前後景物對照形成鮮明對比,同時韻律,疊字重音的運用更使感情得到充分的表達,讀起來有一種一唱三嘆,令人唏噓的感覺。朱光潛先生在《詩論》中舉了一個例子說,如果把“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譯為現代散文“從前我走的時候,楊柳還在春風中搖曳;現在我回來了,天已經在下大雪了”。這樣“原詩的大致意義還在,它的情致就不知去向了。義存而情不存,就因為譯文沒有保留住原文的情節”。他認為“楊柳在春風中搖曳”僅是呆板的物理,而“依依”卻含有濃厚的人情。這裡的“人情”主要是“依依”這種疊字疊音造成的,讓人聯想到“依依不捨”的情態”,讀起來有一種纏綿悱惻,頓生留戀的情感。

  六、總結

  研究文學中的語音表現,可以使作者更加自覺地利用語音這種文學手段,更可以使讀者注意到文學作品中的語音表現,從而能夠更好地欣賞文學作品,得到更多美學體驗。

  參考文獻:

  [1] ***美***韋勒克?沃倫:《文學理論》,中譯本,三聯書店,1984年,轉引自羅昕如《語音表現的文學價值》,《婁底師專學報》,1991.3。

  [2]朱光潛:《詩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

  [3]羅昕如:《語音表現的文學價值》,《婁底師專學報》,1991.3。

  [4]張德祿:《功能文體學》,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6。

  <<<下頁帶來更多的

論漢語言文字的三維性特點
文學審美論文
相關知識
文學欣賞論文碩士範文
英美文學欣賞論文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碩士範文
藥學服務論文碩士範文
成本會計論文碩士範文
學會欣賞的演講稿範文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論文碩士範文
公共危機方面論文碩士範文
公共衛生參考論文碩士範文
財務分析論文碩士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