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美術論文參考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民間美術是一種藝術形式,其意識形態的風格明顯,與精神文化相融合。許多新年的繪畫、剪紙、木雕、石雕、蔭罩、面具、玩具等都屬於藝術精神的範疇。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議民族民間美術對高校美術教育的必要性

  國內美術教育的教學內容,大多借鑑外來美術教育模式,美術理論受舶來文化的影響較大。民族民間的東西在高校美術教育中多有忽視,缺乏本土化和民族性。如果在高校美術教育中,加入民族民間文化的元素,發揚我們的傳統民族文化,我們的文化產品將更具中華民族特色,更能開拓國內文化市場,更加具有國際競爭力。

  1 高校民族民間美術教育現狀

  高校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搖籃,高層次的人才素質包括美術等藝術方面的素質。馮驥才先生最早提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張汀先生不斷探索民族化的現代藝術教學模式,提出重傳統、重民間、重實踐的美術教學方針,推動了中國美術教育走向新階段。自各地開展民族民間美術教育以來,培養了大量從事民族民間藝術的人才。同時,教師通過言傳身教的學習,提高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是增強了師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護民族藝術的責任心。

  2 高校美術教育中民族民間美術資源的開發應用

  高等學校是知識分子集中的地方,也是培養人才的地方,還是傳播文化、知識、思想的陣地。因此,高校應該藉助本地優勢設定具有本民族文化內涵的藝術專業。以山東濰坊地區為例,當地有豐富的年畫、風箏、剪紙、泥塑、草編等民間手工技藝,這些手工民間技藝歷史悠久,充滿民間與民族文化氣息,具有比較廣闊的文化產業發展空間,同時具有旅遊資源開發的生命力。但是這些民族民間美術資源的現狀是不容樂觀的。就目前從業人員狀況來說,大多為土生土長的農民,年齡老化,知識層面低,缺乏專業美術理論指導,加之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這種工時高、收效低的手工藝術越來越不受青年一代的青睞,已成為制約民族民間藝術發展的桎梏。由此可見高校根據本地特色設定相關專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開設民族民間藝術特色課程需要與當地民族文化相結合,要挖掘當地的民族文化資源。比如,年畫、剪紙、泥塑、麵塑等在其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具有當地民間所特有的審美觀,因此也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這些傳統的東西如果開發得當,利用得好,就可以成為當地文化的形象代表和地理標誌,這一點在教學中是不容忽視的。因此,要充分發揮民間文化的特性,突出它的民族民間性、地域文化性,從理論上加以總結提高,克服民族民間藝術在技藝上的盲目性和隨心所欲。讓這些民族民間藝術既保留文化傳統,又能夠在理論上得以總結提高,這是高校教學實踐中所面臨的艱鉅任務。

  在開設民族民間藝術特色的課程中,要在對民間民族文化進行專業的理論探討的基礎上,對民間表現手法進行繼承和發展。比如在圖案教學中,要結合當地民間藝術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民間圖案、民間造型的滲透,引導學生用本民族、本地文化特點的元素進行學習和創作。如濰坊是有名的風箏之都,充分利用當地文化元素,設計一些傳統而有新意的風箏,則更適應國際文化交流的大環境和大背景。在木版年畫中,充分利用年畫大紅、大綠、大黃、大紫的色彩對比強烈特徵,與時俱進地創作一些時代感強的年畫,對於保留和發揚傳統文化,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大有幫助的。引導學生用本民族民間圖案等元素進行設計,在這樣的練習中,不僅提高了美術專業水平,也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了學生保護本民族民間藝術的責任心。

  為了豐富民族民間藝術教學實踐,要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調查研究,走訪一些民族民間藝術傳統地和一些老藝人,瞭解民族民間藝術的歷史與發展現狀,梳理民族民間藝術的發展脈絡,從民族民間藝術中吸取營養,向老民間藝人請教,先當他們的學生,從中得到民間技藝的創作源泉,保持民族民間藝術的純真與純樸。在此基礎上,獲得藝術創作的靈感與素材,在創作理念上有所深化,讓民族民間藝術之花開得更豔,讓學生掌握創作的一手材料。

  高校要加強民族民間藝術的課題研究。高校是出研究成果的地方,散落於各地的民族民間藝術,由於它的分散性、隨意性、不繫統性,很難上升到理論高度去指導創作,這就需要院校師生去歸納、總結,讓不繫統的民族民間藝術系統化,總結出適合當地特點的藝術理論。以藝術理論指導民族民間藝術創作與實踐。

  由於長期以來,大部分民間藝人的文化層次偏低,會做不會說,做了也說不出名堂。例如,木版年畫藝人經常說:“年畫沒正經,好看就中。”細觀察一下木版年畫,有好多東西是不合情理的。如木版年畫只注重人物衣著和衣紋等外形變化,很少注重人體結構,有的衣紋長在肉裡;身體各部不成比例,嬰兒癱式的造型比比皆是;再就是不注重透視;等等。這一切民間藝人並不知道,只憑想當然去刻去畫。他們的這些藝術誤解,必須經過專業美術工作者為之總結和提高,美術教育的責任也是責無旁貸的。為了民間藝術的開發利用,為了民間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美術教育工作者就要進行深入的課題研究,多出研究成果,讓這些成果得以推廣應用,推動民族民間藝術更好更快地發展。

  傳承是民族民間藝術發展的根本。民間藝術工作者大多年齡偏大,藝術的傳播大多通過父子式或師徒式的口傳身教,很少通過課堂的廣泛傳播,很多民族民間藝術正面臨失傳的危險。國家現在提出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非常切合實際也是非常必要的。開展民族民間美術教育,正是對民族民間藝術的最好的傳承。通過民族民間藝術教育,讓民族民間藝術得以傳承,讓活化石變成活文化。要讓民族民間藝術在傳承中做到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傳統與提高相結合,在保持民族民間文化特色的基礎上設計出適應時代要求,民族民間意味濃厚,代表地方特色的文化產品,讓它民眾化、商品化、國際化。有人說: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對地方高校而言,就是要紮根當地、立足於全省,面向國人和世界,開發當地美術資源,推動當地文化產業的有力發展。

  高校大學生是文化藝術傳承者。高校是各類人才的“生產基地”,開展民族民間美術教育,高校學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不僅學到民族民間藝術的理論和技藝,更重要的是民族民間文化後繼有人,通過大學生的學習這一載體,將民族民間文化在年輕一代發揚光大。通過美術理論的正確指導,讓傳統民間美術更加完美地得以傳承。大學生通過系統理論、系統製作工藝的學習,在他們完成學業之後,將引領民族民間美術的實踐與創作,開發利用民族民間美術資源和旅遊資源,發展壯大文化產業,推動文化事業的大繁榮、大發展。

  3 結束語

  經過幾千年的文化積澱,我國各民族匯成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藝術,這些藝術是承載著一個民族地域文化的審美特徵,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和組織架構的歷史形態。其中的年畫、剪紙、風箏、泥塑等組成了我國龐大的美術系統,是我國民族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美術教育為民族民間美術的傳播構架了一個良好的平臺,民族民間美術的發展離不開高校美術教育。

  篇2

  試談民間美術特徵

  [摘要]本文主要從民間美術的特徵、民間美術的藝術價值、當代中國民間美術的元素傳承、藝術審美性等方面對民間美術特徵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民間美術 特徵 發展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國,民間美術作為一種文明的傳承更應該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就民間美術的特徵進行了解析。

  一、民間美術的特徵

  民間美術不同於華貴絢爛的宮廷美術或者風雅卓絕的文人士大夫美術,它是紮根於民間日常生活中的藝術,蘊涵著質樸、率真、大方、健康等藝術特色,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其反映內容涉獵廣泛,包含了各民族和各地區的日常生活、節日慶典、戰爭狩獵、禮儀宗教等。民間美術的藝術往往依賴於其實際使用功能,使這種藝術品滿足人們物質生活的同時也能滿足精神生活的需求,所以民間美術宗旨是追求物質和精神的和諧統一。這是因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創新,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而人們的精神世界的追求又給民間美術提供了保障與發展的基礎性。因此,中國的民間美術包含了勞動人民獨特的精神和美學風格,體現了中國人民的真誠願望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民間美術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獨創性

  中國民間美術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其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通過自己的智慧,創造出與其他藝術形式有異的只屬於我國的獨特創作。

  ***二***實用性

  它包括生產、生活的基本必需品,涵蓋節日、習俗、信仰、禁忌和藝術生活,它們源自於社會生活和藝術。

  ***三***裝飾性

  民間美術的裝飾效果頗具中國民間藝術特色,而且不論造型還是色彩都具有很鮮明的民族特色。其裝飾性體現在很多方面,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這些裝飾效果具有非常典型的中國特色,來源於生活和勞動創造。

  ***四***區域性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文化特徵,民間藝術形式與風格的不同與地區不同相關,區域性對民間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民間藝術的多樣性和其他特性差異。

  二、民間美術的藝術價值

  民間美術是一種藝術形式,其意識形態的風格明顯,與精神文化相融合。許多新年的繪畫、剪紙、木雕、石雕、蔭罩、面具、玩具等都屬於藝術精神的範疇。這種藝術的產品都或多或少地包括信仰、情感、娛樂和其他的精神內涵,並具有審美特徵突出的特點。無論人們如何看待它,都不妨礙人們稱之為藝術。以年畫為例,從新年畫起源的角度來對其進行審美,彩繪門神是由精神臆想得到神的表現所產生的最基本的民間美術形式。明清以來,年畫類別和主題更加廣泛,更多和更豐富的精神內涵使其一直流傳至今。其象徵著邪惡和災難的演化是具有悠久歷史性的,也充滿著裝飾美化的精神,更加具有神祕的祈禱和其他內容。具有審美功能的年畫越來越突出,從很早以前年畫就已經成為春節風俗習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其他如面具、風箏、民間藝術類泥人也很受人們喜歡,這類民間美術品越來越突出的審美價值也是我們需要研究和分析的。同時,這類民間美術品對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如春節貼對聯、剪紙不僅滿足民間節慶公共心理學、美學的要求,對烘托節日氣氛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簡單的民居建築、傢俱、電器在紅色和綠色的剪紙的生產工具中產生。春聯作為新年裝飾畫的一種,其具有繁榮、幸福吉祥的寓意。當然,一些民間藝術的範疇是不具有深刻的內涵和沉重的寄託的,但是也具有裝飾藝術性,成為人們生活的休閒和放鬆的裝飾。如神話女媧補天、鵲橋相遇、八仙過海等,以及武松打虎等民間故事,寄託著勞動人民的感情和對美好生活的願望。可見中國民間藝術作品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和審美意蘊。

  三、當代中國民間美術的元素傳承

  民間藝術的元素充滿著強烈的視覺元素。視覺元素是民間藝術元素的最終形式,滲透到民間藝術創作的動機中。在民間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民間藝術作品體現的民間概念元素,包括社會心理因素、地理環境因素、技術因素、程式化的體驗元素。民族元素是民間藝術傳承發展的重要元素,這些元素參與構成的民謠藝術是民間藝術遺產,改變著民間藝術的狀態,有助於觀念的變化。

  當我們探討中國民間美術的發展方向時,會發現當前對於研究民間藝術傳承已經不是“純粹的視覺”或圖案化或模式上的傳承。藝術家們對民間藝術研究方向更深入,更詳細。如LV品牌概念元素從民間藝術精神的系統研究民間藝術。從文化生態學的角度來看,學習如何讓視覺元素從民間美術之外的隱藏部分中被髮掘出,並且推動新藝術發展要素,成為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從當代社會繼承民間藝術的存在有利於民間美術的觀念,從不同的角度重點進一步探究民間藝術遺產的概念元素是注重從巨集觀的角度、“民間藝術”相關的元素及當代民間藝術遺產的內涵要素。

  此元素繼承的概念是指民間美術的民間藝術從原始社會、原始的生態環境、自我元素在這一概念體系中繼承的。民間美術這種藝術形式本身的概念,從起源到發展一直在原生態環境的機制和繼承製度中演變成熟到最終形成。例如,大多數民間藝術圖式在農業社會已經發展成熟,在現代社會中的民間藝術的轉型模式不明顯。現代設計和現代藝術往往是在作品中直接出現民間美術的經典圖式,這是因為原生態民間藝術的模式由於其悠久的歷史,形成了穩定的視覺識別,公眾更可能在傳播中產生共鳴。

  四、藝術審美性

  中國的民間美術創作活動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不斷演變、創新、延續、傳承。兼具審美需求和實用性的民間藝術作品的創新,是民間藝術創作的第一需要。這需要創作者在生活實踐的基礎上創作,而且必須按照民間獨特的審美尺度、美的規律來創造。這些作品在展示自身的完美的審美功能和實用功能,在許多情況下,功能和美學特徵表現得完美統一。例如,轎子等一些純粹的實用交通工具的創作中,巧奪天工的木工自然不必說,上面附加的雕刻和繪畫以及絲綢的運用都恰到好處,並且突出了民間美術的特點,和在製造過程中,創作者自覺地把審美和實用性很好地結合起來。再如一些桌椅几案、罐子、水杯等的使用與審美結合的天衣無縫。令現代人感覺這些都是將實用性與審美因素最完美的結合。

  民間美術的審美創造和其他功能,有時更多地發展成為一個主要的創作心理和創作的目的,審美功能獨立於其他的功能。在不斷加強的審美態度和審美意識、審美因素和不斷豐富的經驗,以及創作技能的加強,這一切正在促使民間美術的審美特徵越來越成熟。

  由於民間美術的審美往往依賴民間藝術等特點,因此民間美術的審美創造和審美意識不僅是一直存在的,更是民間藝術結構特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五、結束語

  民間美術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加強文化建設是非常必要的,提高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也是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吳志恩.國民間美術特徵及其文化內涵[J].科技資訊,

  2013***2***:166-168.

  [2]藍泰華.民間美術造型元素在“中國風”動畫中的動態表現[J].大眾文藝,2013***9***:110-115.

美術家居論文
民間美術論文
相關知識
關於民間美術的論文參考範文
民間美術論文參考範文
東北民間美術論文
幼兒民間美術論文
民間美術論文
美術教學設計論文參考範文
民間美術論文發表
美術教育學論文參考範文
藝術類畢業論文參考範文
藝術道德論文參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