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術教育應立足學院美術和民間美術的融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美術學院成立以前中國人已經有2000多年的美術教育歷史。美術教學是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為理念的師徒制教學模式。鴉片戰爭後,教育開始廢除科舉制,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五四運動”使中國文化處於大變革之中,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說。在這樣的思想影響下,20世紀20年代留學學生開始歸國,將西方諸流派藝術帶入國內,並興辦美術專業學校,由此,學校教育拋棄師徒制教育模式,引進西方教學體制,這種以中國傳統藝術和西方傳統藝術為主體的教學成為新型學院美術。這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出的選擇,它有利於利用有限的師資及其他物資條件,大面積培養人才,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於探究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把握教學規律。
  中國傳統民間剪紙藝術在中國具有久遠的歷史,作為中國的一個重要的母體民間藝術在今天具有特殊的意義。本文以民間剪紙藝術為例從兩個方面來探討在學院中學習傳統,研究本土文化的教學目的。
  在高校增設剪紙課程,應當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因為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聯絡。美術教育不僅僅是技能訓練,而應視為一種文化學習。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不要急於用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認識,而應當遵循審美的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通過理論講解,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體驗、鑑別、判斷、思考,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並通過討論,以小論文形式對典型的民間剪紙作品進行分析、表述,能運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述出剪紙與其他民間美術形式的聯絡與區別。同時,民間剪紙之鄉蔚縣是我們學校寫生基地。我們可以因地制宜,通過社會實踐課、戶外寫生等機會讓學生走出學校,走進民間生活,瞭解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狀況,學習和研究民間美術的創作方法。體會剪紙藝術語言的獨特性,學會陰刻和陽刻方法的運用,理解“千刻不落,萬剪不斷”的道理。
  首先,欣賞加理論教學的設定,使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感受民間剪紙藝術美,並通過民間剪紙來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婚喪嫁娶的民俗生活以及漢民族及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不同地域的信仰***巫俗***文化等民族文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欣賞、尊重民間美術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增強其民族自豪感,使其主動傳承民間文化,如運用民間剪紙進行饋贈交流、美化周圍環境,促使周圍人們對剪紙藝術的認識。所以這種欣賞加理論融合的教學意義就是要站在更高的層面和更寬廣的視野去透視中國整體的文化傳統,使整個美術教育體系的文化根基和內涵更為全面、堅實和寬廣。
  其次,開拓繪畫思路,加強造型法則的研究。在我們觀看客觀世界時有三種觀察方法:一種是非藝術的、區域性的觀察方法;第二種是純客觀的整體觀察法,它是進入藝術院校後,經過培訓,改變了孤立的區域性的觀察而培養起來的純客觀的整體觀察方法;第三種主觀能動的觀察法,它是有選擇的主觀能動的觀察,能適應創作表現的需要,也是在今後教學中所倡導的觀察法。因為目前,學院傳統的教學還是以純客觀地整體觀察方法作為研究形體結構、訓練寫實能力的。這種習作的觀察方法固然重要,但訓練時間久了,學生會在繪畫中產生面面俱到、無選擇的模擬自然的弊病,這是在創作中尋找繪畫語言的大忌。我們希望通過分析剪紙的不同造型方法和表現手法,改變以往在繪畫中出現的模擬自然的弊病,培養有選擇的、主觀能動的觀察客觀物件,要有不同的著眼點,比如只看基本形,只看明暗變化,只看虛實關係等,養成有選擇的、能動的觀察習慣,是研究形式法則所必須的,更有利於富有個性創造才能的培養,在進行創作時,才能突出自己的創意。
  造型法則的研究和構成訓練,本是美術的基本功、現代藝術教育的主課,可是由於歷史的原因,長期被忽視了。在以往的學院教學中,實踐教學還是對研究自然造型、寫生訓練、對具象造型能力特別擅長,而研究造型法則、訓練構成、創作能力遠遠滯後,幾乎沒有。把造型能力訓練等同於寫生能力,把造型基礎等同於寫生訓練,這是認識上的誤區。這種知識結構的片面,忽視了對藝術直覺和形式敏感性的培養,忽視了對藝術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的藝術事業的提高和發展。因為一個人的藝術才能主要表現在對畫面結構的整體把握上。當前繪畫創作呈現出多樣性發展趨勢,打破了過去單一的主題性繪畫,在畫面上不強調某一個區域性突出,也不只是表現人物和背景的關係,而把畫面中每個部分的色塊、線條、形象元素都要融合在一個整體中進行處理,畫面更注重整體結構表現和形式美感。這種畫面的控制能力可以開拓我們的繪畫思路,打破單一定向的模擬自然的造型意識,放棄模仿而遵循主觀感受原則。
  參考文獻:
  [1] 勒之林.中國民間美術[M]. 五洲傳播出版社.2004.
  [2] 郭 梅.剪紙[M].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3] 林家陽 馮俊熙.設計素描[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盧沉.創作和創造才能的培養[A] 美術研究 .1997.2

高校美術教育中版畫教學的獨特作用和重要意義
實施美術教學改革探索美術教學模式
相關知識
高校美術教育應立足學院美術和民間美術的融合
針對美術教育應如何教學
中小學美術教育應該怎麼改革
兒童美術教育應該怎樣做
試論如何在高校音樂教育中展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論文
多元智慧結構理論對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啟示探討論文
論高校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論文
試論高校鋼琴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論文
淺析高校生命教育論文
淺析高校三生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