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會議上的講話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改革,漢語詞語,現常指改變舊制度、舊事物。對舊有的生產關係、上層建築作區域性或根本性的調整變動,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是變的一個過程。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在當前各地全力衝刺“雙過半”的關鍵時刻,今天我們召開全市第一次改革工作會議,動員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重要精神,特別是最近召開的全省改革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增強改革意識,強化改革舉措,用好改革動力,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奮力開創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新局面。

  這次會議規模大,規格高,十分重要。剛才,五家單位作了交流發言,從不同側面介紹了他們推進深化改革、破解發展難題、促進工作突破的經驗和做法,都很有代表性。希望大家向他們學習,勇當全面深化改革的排頭兵,在全市形成崇尚改革、敢於改革、支援改革的濃厚氛圍,為孝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下面,我強調三點意見。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改革責任感和使命感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以來,中央、省、市各級高度重視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一年多時間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已召開12次會議,作出了一系列推進深化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每次都是親自主持、親自作部署。省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已召開6次會議,對全省深化改革工作提出明確要求。5月14日,又召開全省改革工作會議,鴻忠書記作重要講話,國生省長主持,進一步明確了改革工作的責任、任務和要求。5月20日,市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了第5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改革工作考核評估辦法和督察實施辦法。今天又召開全市改革工作會,對改革工作作進一步部署。這一系列舉措表明,中央、省、市各級把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緊緊抓在手上,改革推進力度越來越大,抓改革落實的力度越來越大,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正一步步向縱深推進。特別是從國務院最近出臺的一系列改革舉措看,可以說力度空前。進入五月份以來,差不多每天都有一份重磅檔案公佈,這些檔案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瞄準我們常說的“老大難”問題。比如,①針對群眾辦事難的問題,5月12日,國務院批准的《20xx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明確指出,要從“給群眾端菜”向“讓群眾點菜”轉變,徹底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類別;②針對看病貴的問題,5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釋出了《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在100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破除以藥補醫機制;③針對打車難的問題,5月18日,國務院釋出的《關於20xx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將出臺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指導意見;④針對網速慢、上網貴的問題,5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加快高速寬頻網路建設推進網路提速降費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17年底,4G網路全面覆蓋城市和農村,將通過引入民間資本有序競爭降低資費;等等。特別是國務院批轉的國家發改委《關於20xx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明確了今年要進行的8個方面39項改革,內容涉及投融資、價格、民生、能源等重要領域,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和關注。

  去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年,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年。在全市各級共同努力下,我市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起步良好。在去年的考核中,省改革辦對我市改革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今年各級進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總體推進態勢良好。前不久,市改革辦專門組織了一次督察活動。從督察情況看,①各縣市區、各專項改革領導小組工作體系進一步健全、運轉機制進一步完善;②都制訂了年度改革要點及責任清單;③都較好地承接了市年度改革工作要點確定的135項改革任務;④推進了一批重點改革專案,有的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突出表現為“四個不”現象。

  一是不想改。一些同志對改革存在模糊認識,改革的主動性不強。①有的錯誤地認為,對基層來說,抓改革主要是落實好上級的各項改革部署,自己發揮的餘地不大,因此被動地等待改革。②有的錯誤地認為,改革涉及重大的利益調整,搞不好先改會吃虧,先看看再說,因此一味按兵不動。③有的錯誤地認為,改革是高大上,與自己關係不大,喊喊口號、表表態就行了,因此沒想在改革上有所作為。這些認識都是片面的。我們提出,①改革工作要抓好“兩頭”:一頭是上級改革精神、政策、舉措的落地,一頭是基層改革創新探索,必須把“兩頭”結合起來,不能只抓一頭。即使是上級改革舉措的落地,也有怎麼結合基層實際抓好落實的問題,不能消極觀望等待。②對改革要實行分類指導:***1***對上級有明確要求、孝感有需求的改革事項,要積極推進;***2***對上級有試點政策、孝感有基礎和條件的改革事項,要積極爭取;***3***對上級有要求但不能搶跑的改革事項,要積極研究;***4***對符合改革方向、基層有需要的改革事項,要積極探索。③改革工作要實現“兩個全覆蓋”:改革領域的全覆蓋和改革參與部門的全覆蓋。④改革不是高大上,只要是有利於提高效率、改進工作,有利於解決問題、促進發展,群眾歡迎、社會認可的新舉措新辦法,都屬於改革。大家一定要消除對改革的模糊認識、錯誤認識,把這些改革要求落實好,真正鑽進去抓改革。

  二是不敢改。也有這樣幾種表現:①求穩怕亂,不敢擔當,只要當前不出事,能拖就拖,能放就放,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幹事。②一事當前,首先考慮個人和部門得失,有利的就改,不利的就不改,做選擇性改革。③不敢直面困難和問題,改革中遇到困難和問題就退縮,只作淺表性改革,沒有真正取得改革突破。

  三是不會改。主要表現是改革和工作“兩張皮”。改革是什麼?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的,是對現有工作的創新創造,是對現有體系的革故鼎新,主要包括三個方面:①思路理念的改革,②方式方法的改革,③體制機制的改革。因此,改革必須與日常工作緊密結合,脫離了工作,改革無從談起。從工作推進看,不可能另搞一套體系專門搞改革,不能把改革和日常工作搞成“兩張皮”。這就是為什麼各級都強調,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穿在各項工作中、貫穿在全過程,以改革破解難題、推進工作。怎麼抓好改革與工作的結合,是基層推進改革中的一個大課題。在改革推進中,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堅持“三情結合”,把問題思考清楚,把方案做周全,把工作做細,尤其是要深入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不能簡單化,遇事三斧頭,出了問題又束手無策。

  四是不平衡。從這次督察情況看,各地改革推進不平衡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如:①有的改革專班力量配備不到位。有改革辦機構、編制,但人員沒有落實。有的平時工作就是分管領導、分管科室的科長在抓,主要領導過問很少;②有的抓改革工作力度不大。沒有以改革的思維、理念抓工作,很少召開領導小組會、專項領導小組的協調會,對改革工作具體研究和抓落實不夠;③有的工作表面化,對工作任務沒有拿出具體實施辦法,任務不明確,要求不具體,沒有實行專案化管理;④有的避重就輕、避實就虛,把改革當口號,改革工作落實在總結材料、統計資料和表格上,具體的改革成效不明顯;等等。總的來看,哪兒的“一把手”重視,改革工作就抓得比較主動;哪兒的“一把手”不重視,改革工作就比較被動。因此,抓改革首先還是要抓“一把手”,抓“一把手”的認識問題,抓“一把手”的責任落實。

  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100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招。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全面建成小康是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是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全面從嚴治黨是關鍵。全面深化改革解決動力問題,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據關鍵地位、發揮重要作用。我們要充分認識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特別在當前經濟下行巨大壓力下,要抓改革、促發展,把改革作為關鍵一招、根本動力、職責使命,用改革創新的精神、思路理念和舉措,全面落實好各項改革任務,推動孝感各項事業發展,推動“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在孝感落地生根。

  二、進一步增強改革擔當,勇當深化改革排頭兵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12次會議,釋放出一個明確的訊號,就是要強化各級領導幹部的改革擔當。會議明確指出:“要著力強化敢於擔當、攻堅克難的用人導向,把那些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幹部用起來,激勵幹部勇挑重擔。”並提出“三個有利”要求:只要對全域性改革有利、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有利、對本系統本領域形成完善的體制機制有利,都要自覺服從改革大局、服務改革大局,勇於自我革命,敢於直面問題,把全面深化改革這篇大文章做好。

  在全省改革工作會上,鴻忠書記明確提出,要把改革作為對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六個檢驗”:①對是否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檢驗,②對思維理念是否開放先進的檢驗;③對創新素質的檢驗,④對能力的檢驗,⑤對作風的檢驗,⑥對是否“清廉為官、事業有為”的檢驗。並強調了“三個必須”,改革任務是硬任務、必須完成,改革責任是硬責任、必須承擔,對改革責任的追究是硬追究、必須兌現。

  今天在座的,都是各級各部門的“一把手”,是孝感事業發展的“關鍵少數”,也是推進孝感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少數”。改革的責任擔當,首先是“一把手”要擔當;改革的責任追究,首先追究“一把手”。市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通過了改革工作考核評估辦法,這裡要強調一點,就是改革工作考核不達標的,我們要實行“一票否決”,取消單位的評先資格,取消單位主要負責人和責任人的評先評優資格,堅決說到做到。發展的形勢逼人,改革的責任重大,我們不把“一把手”抓住不行,各級“一把手”不緊緊把改革工作抓在手上不行。

  對於“一把手”抓改革的問題,檢驗的標準是5條,希望大家認真對照,貫徹落實在今後的工作中,真正把改革工作抓在手上,當好改革的排頭兵。

  1、改革工作體系是否構建到位。各級“一把手”是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對改革工作負總責、負全責。擔負好“第一責任”,首先要把本地區、本領域、本部門的改革工作體系構建起來,把改革領導小組、改革專項領導小組、改革辦的工作抓起來。不能口頭上重視,實際改革的工作機構、編制、人員又到不了位,這就是假重視。有的說單位人手緊,力量調配不過來;有的說選人難,找不到合適的人。這些都不是理由,關鍵是認識還沒有上去。實際上,抓好了改革,對日常工作是巨大的促進。要捨得把優秀的幹部放到改革工作的崗位上,以改革促發展、破難題,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這方面,大家要向市裡學習。我相信市裡能做到的,各縣市區、各部門、各單位也做得到。只有各級把工作體系都建立起來了,全市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工作體系,工作的推進才有一個有力的抓手。

  2、重大改革方案是否親自把關。重大的改革方案,政策性強、牽涉面廣、影響深遠,各級的“一把手”要抓在手上,對方案親自把關審定。比如每年的工作要點,是指導全年改革工作的,要與全域性工作緊密銜接,“一把手”不把關,質量就難以保證。現在具體到一個單位,涉及多個層面的改革任務,包括①全市改革要點確定的改革任務,②專項改革領導小組確定的改革任務,③本系統的重點改革任務,④本單位的具體改革任務等,一定要統籌謀劃,通盤考慮各方面改革的關係。要堅持沉下去調查,鑽進去研究,“三情結合”找科學有效路徑,增強方案的科學性、可操作性。要確保把上級的改革任務承接好,努力把自身的改革抓出特色,多出改革成果和經驗。

  3、改革重點難點問題是否協調解決。對改革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一把手”要親自協商解決,不能當甩手掌櫃,要既掛帥又出征,攻堅克難,推動改革取得突破。現在有些工作,市委、市政府給出了明確意見,卻遲遲落實不下去,到底是什麼問題?有些改革,外地有成功經驗,群眾有期盼需求,可就是推進不了,原因何在?我看關鍵是我們改革的狠勁不夠,“一把手”擔當不夠。大家都看到了,5月25日的《湖北日報》頭版頭條評論員文章,《深化改革就是要有一股狠勁》。最近鴻忠、國生同志專門委託曉東同志召開會議,推進落實上海自貿區改革經驗。襄陽市宣佈,全域推行“一個公章管審批”,實行工業專案審批零障礙、註冊零收費、服務零距離。都在學上海自貿區改革經驗,為什麼別人能做到我們不能做到?所以上次的改革領導小組會強調,綜合審批局、綜合執法局要先在高新區、臨空經濟區成立起來,請滕剛、義國同志抓落實。現在很多人不知道怎麼改革,成天忙於日常的瑣事,抓不住工作的關鍵,根本就沒有沉下去研究。其實,近年來中央出臺了那麼多政策,各地的改革空間非常大,關鍵看你會不會抓改革的機遇。我們習慣於上級命題式的改革,這樣就會喪失很多機遇。各地要開展“三個全面梳理”:①對中央、省裡出臺的改革政策進行全面梳理,②對外地好的經驗做法進行全面梳理,③對我們已有的改革經驗進行全面梳理,進一步做好消化吸收的工作,明確改革突破點,力爭改革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4、改革的良好導向是否樹立。抓改革關鍵在人、關鍵在幹部。要大力樹立改革的典型,激勵各級幹部勇當改革排頭兵,要著力強化敢於擔當、攻堅克難的用人導向,以改革論英雄,按照“六個檢驗”的要求,真正把那些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幹部選準用好。要推進改革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堅持對腐敗零容忍、改革可容錯,推動形成崇尚改革、寬容失誤的改革環境。要加大改革宣傳力度,大力宣傳改革典型和改革成效,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共同為改革想招,一起為改革發力,營造人人瞭解改革、支援改革、參與改革的良好氛圍。

  5、改革成效是否經得起檢驗。改革工作抓得好不好,最終要靠改革成果來檢驗。所以我們每一項改革任務,都要有明確的目標,不能為了改革而改革,要對改革的效果負責,確保改有所進改有所成。改革的最終成效要體現在工作改進上、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上、體現在群眾生活改善上。要按照改革節點和環節,一步一步推進改革,積小勝為大勝,確保各項改革取得預期效果。要加強對改革成效的考評,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增加改革成效在考評中的權重,以改革促發展穩定,實現改革惠民,增強人民群眾的改革獲得感。

  三、進一步抓好改革落實,確保改革工作取得實效

  今年是改革的關鍵之年,關鍵之年必須拿出關鍵舉措。萬丈高樓平地起。我們抓改革工作,首先要把今年的改革任務落實好。要使實勁、出狠招,以強有力的舉措推進各項改革,確保改革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一是要壓實年度任務。要圍繞落實市改革要點確定的135項改革任務和30個重點專案,進一步細化、壓實任務責任。①任務要再明確。相關縣市和專項領導小組要迅速行動,抓緊審定印發要點和辦法;與市改革工作要點對接不緊或簡單照搬照抄的,要進行深入研究,抓緊調整到位。②方案要再細化。對確定的每一項年度改革任務,都要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改什麼、怎麼改、誰來改、改到什麼程度,都要細化、量化、固化,不能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市裡各專項領導小組的實施方案,要在本月內完成,報市改革辦備案。③責任要再分解。改革任務重、涉及部門多的專項領導小組,可以成立若干改革專題小組,進一步細化分工,明確責任,促進落實。目前,經濟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就業和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已經設立了若干專題小組。其他專項領導小組也可根據需要,成立改革專題小組,進一步壓實改革責任,調動主管部門積極性,促進改革落實。

  二是要推進重點突破。要在分類指導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重點。今年全市的改革重點,就是年度要點確定的135項改革任務。其中,“三個十”的重點專案又是重中之重。對改革試點專案,要確保按照上級要求的質量和進度紮實推進,努力創造經驗;對改革創新專案,要結合孝感實際,探索突破瓶頸的有效途徑和長效機制;對改革推廣專案,要堅持繼承創新,對已有的改革經驗和成果進行完善、提升、推廣。

  三是要實行專案化管理。現在每一項改革,都會牽動方方面面的利益、關係,需要各方面配合支援。要建立以改革專案為中心的執行體系,實行專案化管理。每一項改革任務,都要轉化為具體的改革專案,明確內容舉措、明確時間節點、明確專班責任,專案化地去推進。某個專案明確由某個專項領導小組、某個部門負責後,其他專項小組和部門要無條件配合,全力做好職責範圍內的工作,不能講級別、講層次。對改革專案的推進要實行掛圖作戰、倒排工期、責任包保、銷號管理,確保改革順利推進。

  四是要加強改革統籌協調。重大改革方案必須經過市改革領導小組審議。市改革辦要切實履行統籌協調、督查督辦的職責。各專項領導小組、牽頭單位要加大改革實施力度,對在上級由多條線推進的改革事項,在市縣級層面要儘量捏在一起抓,整合力量,一個班子、一套人馬、一個思路、一套方案、一抓到底,避免多頭推進、相互掣肘。要推動建立健全工作備案、資訊報送、工作銜接、任務清單、改革臺賬等制度,形成上下貫通、左右協調、執行配套的工作機制,確保改革工作體系高效運轉。

  五是要加強改革督察和考評工作。要按照市領導小組已經通過的改革工作督察辦法和考核評估辦法,抓好督察和考評工作。市改革辦、各專項辦要組織開展經常性督察,並作為考評重要依據,真正做到改革推進到哪裡,督察就跟進到哪裡。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辦室要把改革作為重要督察內容,構建大督察工作機制。今年,省里正按照“四個全面”的要求,重新研究制定對各市州的考核辦法,將會極大提高改革工作的考核權重。市裡也將相應提高改革工作在目標考核中的權重,並把考評結果與單位及幹部的獎懲掛鉤,充分發揮好考核“指揮棒”的作用。

在聯席會議上的講話
在防汛會議上的講話
相關知識
在改革會議上的講話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會議上的講話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會議上的講話***2***
宣傳部長在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安監局領導在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政協會議上的講話
在總結會議上的講話
黨委書記在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在任職會議上的講話
在社群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