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傳統節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5日

  中國眾多,你知道哪些?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風俗

  1、春節的習俗

  農曆正月初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浙江各地的風俗與全國一樣,新春佳節也特別隆重、熱鬧、慶祝活動以吉祥為核心,豐富多彩;主要有放爆仗、拜年、吃年糕等吉祥風俗。

  1***、初一必講吉利話:

  《西湖瀏覽志》載,明代杭州等地春節每家每戶在廳堂上把柏樹的枝杆插在柿餅上,下面以大桔子托住,應“百事大吉”之句;因為柏、柿、桔即“百事吉”諧音。

  2***、小年夜的習俗:

  蘇杭一帶把正月初三作為“小年夜“的習俗,這一天不能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這天每戶接灶神,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備香火,素菜供奉於井欄旁,並將除夕在井欄上新貼的紅紙封條揭去,名曰:“開井”。

  新年初五,杭州的一般居民家家戶戶購買“寸金糠”供祖宗,討個“日進寸金”的吉利。 元宵節

  唐宋時期,浙江各地的元宵觀燈習俗已十分盛行。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正月十一夜日》就是記錄了杭州元宵燈夜的盛況,把杭州的元宵節與京都燈會相比美:

  “燈火家家市,簫笙處處樓。無妨思帝裡,不合厭杭州。”

  到了宋代,三天的元宵燈節又延為五天,以應“五穀豐 ”的吉兆 。據《西湖老人繁勝錄》記述:“南至龍山,北至北新橋,四十里燈火不絕”。從官巷口到眾安橋懸賣各式花燈稱為“燈市”。當時家住杭城官巷口之南面保康巷的著名女詩人朱淑貞曾寫下《元夜》詞說:“花市如燈晝。”府衙門前扎大型彩燈時稱“ 山棚”。燈口千變萬化,琳琅滿目。其中以蘇州、福州產的燈為富麗堂皇,有用五色珍珠結成網的“珠子燈”,鏃鏤精巧的五色染成的“ 皮燈”,五色蠟紙糊與的旋轉如飛的“戲馬燈”,還有引人注目新安產的無骨燈。此燈製作特殊,《武林舊事》說:其法用絹囊貯粟為胎,因之燒綴,及成,去粟,則混然如玻璃球也。景物巧奪,前無其比。

  2、元宵之夜,居民傾城而出,上街觀燈。約至二鼓時分,知府乘小橋上街遊嘗,並東市西坊搭臺,上,坐觀,臺上。成為觀燈的高潮。

  皇宮之內,為了表示與民同樂,在復古、膺福、清燕、明華等殿縣燈持彩,氣氛熱烈。同時又在麗正門搭起五大高的彩燈樓,稱為玻璃燈山,上千只各式精製的彩燈,怪怪奇奇,無奇不有。“正中用正色玉柵燈排成“皇帝萬歲”四個大字。二鼓時分,樂聲四起,燭燈綵旗縱橫,皇帝乘著輦,一路觀賞遊覽,直登上麗正門城樓,宴請文武百官,形成宮中觀光之高潮。著名的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曾兩次觀看杭州的元宵燈節,一次是血氣方剛的十九歲,一次是六十年後再入朝庭修實錄史書,他感嘆地賦詩一首:

  “承計當進入帝城,笙歌燈火連夜明。寧知六十餘年後,老眼重來看太平。”

  元宵夜燈市以南宋為最盛,明清沿襲。直至民國時期,杭州元宵節仍很興盛。元宵燈市一般在十二日開始,至十八日落燈。十二日將新做龍的龍燈抬至城隍山龍廟,拜供後,以墨汁點其睛,稱為“開光”,俗叫“龍燈上山”。

  清代杭州,據《江鄉節物詩》載“十三日上燈節,家家戶戶以糯米粉搓成小粉團,煮以供祖先,稱為“上燈圓子”。十五夜,用糯米粉搓成大圓子,其中餡有切得細細的胡桃、花生、芝麻、棗子、雞油、豆沙之類,名曰:“燈圓”。

  3、端午節的習俗

  舊曆五月初五日為“端午”節,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古代“午”與“五”同音,故又稱端午為“端五”、“重午”、“重五”等名。

  端午節起源的說法不一,浙江一帶在魏時期已開始成為紀念伍子胥、曹娥等名人志士的活動。明清時期,杭州西湖龍舟競渡尤盛。據《杭俗遺風》載:西湖龍舟四五隻,其船長約四五丈,頭尾均高,彩畫如龍形。中艙上下兩層,首有龍頭太子及鞦韆架,均為小孩裝扮太子立而不動,鞦韆上下推移,旁到十八般武藝各式旗幟,門列各槍。中央高低五色彩傘,尾有蜈蚣旗。中艙下層敲打鑼鼓,旁坐水手划船。若做勝會,大船停泊湖中,龍舟四周圍轉,魚貫而行。如拋物件,各龍舟水手爭搶。最難搶的是錢和鴨子二物。錢下水則沉,鴨子下水則遊,各舟你爭我逐,大為可觀。“據康熙《杭州府志》載:龍舟在祀神享先之後,各至河於湖上以觀競渡,龍舟多至數十艘,崖上人如蟻,近日半山龍舟爭,俱於朔日奔赴,遊人雜沓,不減西湖中。

  4、乞巧節的習俗

  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俗你“七 ”,是傳說中天上的牛朗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在民間婦女有乞巧的習俗,故又名“乞巧節”或“少女節”。

  朗讀織女的神話故事經千年的流傳,日益完整而美麗動人,引人入勝。就是到現在浙江各地也流傳甚廣在紹興等農村,這一夜許多少女一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夜深人靜如能聽到牛朗織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這一夜據《荊楚歲時記》載:“婦女結綵樓 七孔針或以金銀五石為針、陳 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有符應。”這些一千五百年前的乞巧活動,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紹興、杭州則盛水一碗在露天中過夜,次日,把碗水端在陽光下,如看到碗麵上結了一層薄衣,投入一枚小針浮其上,看 倒影,若像剪刀、尺等形狀則婦女能得巧。或出現書影,則認為讀書有出息,如遇見帽影認為會嫁給做官的人。

  5、中元節的習俗

  夏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傳上元節為人節,中元為鬼節,又稱七月為鬼節。

  “中元節”又稱“蘭盆節”,這是道教和佛教在同一天舉行的不同節日。道教以上中下三元合天地水三宮。天宮賜福、地宮赦罪、水宮解厄。蘭盆***即盂蘭盆會***是佛教真誠為追薦祖生而舉行的儀式。“盂蘭盆”三字是梵文的譯音,意即“救倒懸”,這與佛教故事目連救母有關。在浙江,“中元節”祭祀儀式各地大同小異。

  在杭州,七月十二晚,家家必備蓮蓬、藕、老菱等時鮮食品,以供祖先,說是七月地獄之門開放,祖宗進出自已,故每家須接之。前二日,凡新近有喪事的人家,靈前持白燈,結白彩,供上好的點心,拜佛唸經稱為“拜中元節”。七月十五日,以雞冠花供祖宗,這日祭祖,須有素餛飩一碗,以麵粉皮裹雪裡薺菜及豆腐乾為餡子。

  杭州各縣還有七月半在家祭祖的習俗。先做好白紙封筒,內裝錫箔摺疊的銀錠、元寶,封口後,上寫某代祖宗字樣,上首書“敬奉”二字,下首書祭禮者輩份名字,背後書封口的日期。祭祀在晚上舉行。或在中庭,或在中堂,供桌上擺好菜餚、酒壺、酒盞和盛好的飯,然後燃燭點香,由家長領著小孩拜祭祭畢,在門外地上燃燒封筒。燒過封筒後,再從每碗菜裡挾出一點菜和酒,灑在地上,好告 結束。中秋節的習俗

  6、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或稱“仲秋節”。

  中秋之夜的月亮最亮,最圓,故把它看成團圓的象徵,又稱為“團圓節”。浙江各地,中秋節看得很重,各地的風俗大同小異又因這季節正是江南秋高爽的大好時光,所以中秋之夜顯得既活潑又隆重,並十分美麗。

  在杭州,這天晚上家家祭月,祀品為月餅、方柿、栗子等類時令食品。祀月是在天井中搭臺、設案、點起香。有伴唱文書的,說唱古今書籍,編成七字句,一人彈弦而唱之。不過此各儀式,今已失傳。中秋賞月的勝地,在西湖“三潭 月”。所謂三潭,實際上是三個建在湖中的三個石塔,中空,每座石塔的壁上有五個等園孔,如在中秋明月之夜,在中點上蠟燭,五個孔用紙封好,這樣在湖中就有15個似月亮的倒影,連天空中的月亮共有十六個月亮在水中。西湖的夜景此時美不勝收,妙不可言了。閤家團坐,喝酒賞月,出門在外的都盡力設法回家團聚,俗稱“團圓節”。家家戶戶吃月餅,月餅是圓的象徵閤家團圓。

  7、重陽節的習俗

  九月初九為“重陽節”,因為九是陽教,所以重和就是重陽。這是中國的傳統節目。

  傳說東漢年間,汝南人桓景從費長房學道,一天費長房告訴他:“今年九月初九,你家有大災難,你馬上回家,做些綵衣袋,內裝,每人一袋,掛在肩上,登高,在山上飲菊花酒,就可以免禍。”桓景聽了,便照著辦。第二天回家一看,雞犬都死了。以後,“重九”登高可以免災得福在民間傳開併成風俗。

  “重九”在浙江省正處於深秋之季,金風送爽,天高雲淡,登高望遠別有一番情趣。在杭州,這一天早上許多賣小吃及賣糕餅的店均有“重陽 ”出售,糕為方形、菱形,上面嵌一些栗子,插上紅綠紙剪成的小旗。家家都買此 當早餐,以應節日。

  這一天登高爬山,如登城隍山、玉皇山、寶石山、葛嶺初陽臺等。認為登高之後運氣好,萬事如意,節節升高。此俗一直到現在盛行。 冬至的習俗

  冬至,這是一年24個氣節中較重要的氣節,一般在12月的22日,也有21日、23日的。這一天太陽經過冬至點,我省都處在北半球,因此,白天最短,夜間最長。浙江人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在杭州,吃年糕習俗從古到今還是未變,有吃湯年糕的,有韭芽肉絲炒年糕的。也有買紅色的嵌有豬油的“玫瑰油年糕”,及白色上粘有糖桂花的“桂花年糕”在鍋中蒸著吃。吃年糕在早餐較多,取萬事開始吉利之。

服裝面料採購員知識
中美傳統節日差異總結介紹
相關知識
浙江傳統節日
浙江傳統節日***2***
浙江傳統節日***2***
關於傳統節日的詩和諺語
關於傳統節日的俗語諺語
關於傳統節日的諺語
中國傳統節日童謠
中國傳統節日俗語
雅思口語高分模板關於傳統節日怎麼說
關於傳統節日的謎語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