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時節養胃健脾多喝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降雨增多,溼氣加重,溼邪易困擾脾胃。喝粥能祛脾溼、補氣血。春練不能空腹,之前應喝些熱湯飲。宜選擇節奏和緩的運動。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雨水節氣氣候的介紹:

  雨水是一年24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每年2月1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30度,為雨水節氣。此時,降水開始,雨量增多。

  雨水,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

  雨水節氣養生重點:

  《黃帝內經》說“春主肝”,肝臟在春季活動比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損害脾胃。同時,降雨增多,溼氣加重,溼邪易困擾脾胃。所以,要注意對脾胃的養護,健脾利溼。

  唐代孫思邈說“春時宜食粥”,即在春季應多喝粥。粥以米為主,以水為輔,水米交融,不僅香甜可口,便於吸收,還能補脾養胃、去濁生清。粥中加入一些藥材後,能治療一些慢性病,對身體有滋補作用。

  雨水時節養胃健脾的粥:

  祛溼佳品粥,非薏苡仁黨蔘粥莫屬。據《本草綱目》記載,薏米健脾胃、消水腫、祛風溼、舒筋骨、清肺熱,它還有美容功效,有些化妝品的主要成分就是從薏米中提取的。此外,薏苡仁還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抗癌食材。黨蔘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補肺、益氣生津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大便稀溏等有較好療效。《本草正義》記載,黨蔘“與人蔘不甚相遠”,“健脾運而不燥,滋胃陰而不溼,潤肺而不犯寒涼,養血而不偏滋膩”。若將薏苡仁與黨參一起熬粥,既能健脾胃,又能祛脾溼,還能補氣血。

  薏苡仁黨蔘粥的做法很簡單,取薏苡仁30克洗淨後濾去雜質,放入涼水中浸泡2小時;黨蔘15克洗淨後切成薄片,粳米200克淘洗乾淨。將三者放入鍋中,加水1000毫升。先用大火煮沸,鍋開後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30分鐘。等到粥熟後,可依據個人口味放入冰糖調味。每天早餐時食用,不僅能祛溼健脾,還能補氣補血,實在是物超所值的滋補佳品。此粥滋補效果雖好,但大便燥結和氣滯、火氣大的人不適合吃。

  除了薏苡仁黨蔘粥之外,能祛脾溼的食物還有很多,如小米、胡蘿蔔、茯苓、芡實、冬瓜、蠶豆、萵筍、扁豆、鯽魚等。在日常飲食中,要多吃這類食物。

  需注意的是,花椒能散寒除溼,在炒菜時,尤其是炒菠菜、芹菜、白蘿蔔等寒性或涼性的蔬菜時,可以適量放入一些花椒,但易上火的人就不必了。

  春天,也是採納自然陽氣養肝的好時機,各人應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選擇適宜的鍛鍊專案。春季健身以不出汗或微出汗為佳,這時比較適合進行節奏和緩的運動,不宜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否則會消耗津液、損傷陽氣、易受風寒。同時由於氣候仍然乾燥,運動時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黃帝內經》中記載:“人臥血歸於肝”,而在春季應“夜臥早起”。但是,老年人春練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氣溫低、霧氣重而罹患感冒或哮喘、支氣管炎,應在太陽升起後外出鍛鍊。春練不能空腹,鍛鍊前應喝些熱湯飲。運動要舒緩,鍛鍊前應先輕柔地活動軀體關節,防止因驟然鍛鍊而誘發意外。

雨水節氣拉保保習俗介紹
雨水節氣起居飲食有什麼要注意的
相關知識
雨水時節養胃健脾多喝粥
雨水時節養生保健有什麼注意事項
雨水時節養生應養脾
雨水時節養生保健有什麼招數
雨水時節養生注意哪些事情
雨水時節養生如何飲食
雨水時節養注意事項有什麼
雨水時節養生應該吃什麼
雨水時節養生要預防上火
雨水時節養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