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書法篆刻作品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白鶴,1970年10月生於安徽省太和縣,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慕鴻書社社員,阜陽市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太和縣書畫院院長,現為江蘇省書法院專職書法家。 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解讀篆刻藝術:

  一、“色”。主要是指視覺效果、觀感。我們面對一件篆刻作品,首先要大處著眼。解讀作品時,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章法要看分紅布白是否視覺平衡,是否醒目精神,是否安妥停勻,是否氣韻生動。字法要看配篆是否統一和諧,是否騰挪變形有度,是否生造誇張過度,是否相互關照呼應。刀法要看技法是否使用得當,是否自然,是否刀筆相融筆意傳達到位,是否輕重徐疾富於節奏。總之,在大的視覺效果上要首先把握一個基本的定位。

  二、“香”。指“香氣”,原本是指菜餚的嗅覺效果。用在篆刻方面,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篆刻作品的“氣”或者“氣息”,我們要看作品是否具有金石氣、書卷氣、山林氣、村野氣、江湖氣、廟堂氣、狂狷氣、奇氣,甚至是戾氣、俗氣、匠氣、習氣。它或濃或淡,或清或濁,或遠或近,或俗或雅。篆刻作品的氣息是作品氣質品位的體現,它往往是評判一件篆刻作品高下的重要標準。

  三、“味”。就是口感,落到篆刻作品上,就是作品的風格定位,是醇古還是辛辣,是淡雅安寧還是生猛活脫,是寓巧於拙還是空靈淡定,是艱澀難嚥還是味滯雜陳,是形同嚼蠟還是回味無窮,是清淡還是嗆鼻。雖說酸甜苦辣各有所愛,各人口味不同,把握好調味火候,都是能整出佳餚來的。我們在解讀作品時,可以有自己的口味偏好,但也要儘量做到就味論味,嚐盡百味才能成為一名美食家。

  四、“意”。就是指意態、意韻、意境、用意、創意。“意”是判斷作品是否具有生命力、表現力、藝術感染力的重要因素。無論寫意或是工整,缺乏意態意趣的篆刻作品是不成功的創作。用意貴自然,忌做作或用意太顯。

  五、“養”。是指營養。就篆刻作品而言,就是指作品的根源、基礎,要看是否取法有源、是否充分吸收前人經驗,是否根正苗紅,是否缺鈣軟骨缺鐵貧血,是否脂肪過剩導致痴肥,是否營養不良萎靡不振,是否內分泌失調導致滿臉豆豆,是否氣結虛火徒生浮躁,是否催生早熟,是否夾生囫圇,是否營養失衡。

  六、“形”。是指形制、形式、樣式,一些可視的外部特點。篆刻中的三要素章法、字法、刀法都會通過一定的“形”表現出來。我們要看作品所採用的形制形式是否適當***比如,隨意形、加分欄是否應用得當***,陰刻陽刻的使用是否得當,印文佈局配篆是否合理,章法字法刀法是否配合協調到位,邊欄與印文是否和諧,等等。

描寫童年生活的勵志詩句
王者榮耀李白怎麼用
相關知識
白鶴書法篆刻作品展
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精選
曾翔書法篆刻作品
傳統名家書法篆刻作品
第十一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欣賞
第十一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欣賞
第十一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
第十屆書法篆刻作品精選
第十屆書法篆刻作品
白舟書法字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