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長莫及的成語故事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3日

  鞭長莫及,我國古代成語,出自《左傳》,比喻距離太遠而無能為力。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春秋時,楚莊王派申舟訪問齊國。從楚國到齊國,要經過宋國,按理應事先通知宋國。可是楚莊王自恃大國之君,不把宋國放在眼裡,說:“不用通知宋國,只管過去就是!”申舟經過宋國的時候,宋國就把他扣留了。當時執掌宋國國務的華元對國君宋文公說:“楚國使者經過我國,事先連通知都沒有,簡直把我國看做已經亡了,成為它的屬地了,這是不能容忍的!我們必須維護主權獨立和尊嚴,不能受這樣的侮辱!他們如果藉此發兵,我們大不了也是亡國,我們寧願戰敗而亡,決不可屈辱而亡!”於是,宋文公把申舟殺了。

  楚莊王知道這個訊息後馬上派兵攻打宋國,宋國急忙向晉國請求援助。晉景公怕不出兵會遭到天下人的恥笑,便準備出兵幫忙。晉大夫伯宗認為出兵援救宋國對晉國非常不利,就勸阻晉景公說:“古人說過,即使馬鞭子再長,也打不著馬的肚皮。如今,老天爺要讓楚國逞強,怎麼能和它相爭呢?遇事要心中有數啊!河水可以容納汙濁的東西,山林之中可以隱藏毒蟲,美玉也難免含有瑕疵***xiácī***啊。所以,我們要容忍一時的屈辱,不要因為不救宋國就感到羞恥,這是普天下的人都知道的道理。”晉景公聽了這番話,於是只派了一位大夫叫解揚的,到宋國去安慰一番。

  後來,人們引用“鞭長莫及”來比喻現有力量所不能辦到的事,或者是雖有力量也難以辦到的事。

  鞭長莫及歷史出處

  《左傳·宣公十五年》

  楚子伐宋。宋人使樂嬰齊告急於晉。晉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天方授楚,未可與爭;雖晉之強,能違天乎?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sǒu***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

  註釋:

  ***1***楚:春秋時國名。楚子,即楚莊王,名旅行楚屬子爵,故稱楚子。 宋:國名。 楚子伐宋:此事發生在公元前594年。

  ***2***樂嬰齊:宋國的公族,是宋戴公的五世孫。 晉:國名。

  ***3***晉侯:指晉景公,名獳***nòu***;晉屬侯爵,故稱晉侯。

  ***4***伯宗:晉國大夫。

  ***5***不及馬腹:不能打到馬肚子上。

  ***6***天方授楚:意指楚國正是得之天命而日益強大的時候。這是古人的迷信說法。

  ***7***諺:諺語,群眾中流傳的固定語句,用簡單的話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8***高下:猶言“屈伸”,高下在心:遇事能屈能伸,必須心中有數。意指行動必須因時制宜,不可不知權變。 川:河流。 澤:水積聚的地方。 納:容納。 汙:汙濁之物。“川澤”是眾水所歸之處,無所不容,故可容納汙濁之物。

  ***9***山:山林。 藪***sǒu***:多草的湖澤。 疾:指蛇蠍一類的毒蟲。“山藪”是山林草莽之中,故可以允許毒蟲隱藏。

  ***10***瑾瑜***jǐnyú***:美玉。 匿:隱藏。 瑕:玉上面的斑點。“瑾瑜”雖美,上面也不妨含有瑕疵。

  ***11***垢:骯髒的東西。含垢:猶言“忍恥”。 國君含垢:聯絡前面三個比喻,這一句才是要說出的本意。是說晉國應忍下一時之辱,不宜以不救宋國為可恥。因為小惡無損於大德,正如雖有汙濁,不害其為川澤;雖藏毒蟲,不害其為山藪;雖有瑕疵,不害其為美玉一樣。

  

開門揖盜的成語故事簡介
大器晚成的故事簡介
相關知識
鞭長莫及的成語故事簡介
鞭長莫及的成語故事介紹
鞭長莫及的成語故事
鞭長莫及的成語接龍
關於望塵莫及的成語故事
倚門倚閭的成語故事簡介
萬紫千紅的成語故事簡介
雙管齊下的成語故事簡介
管中窺豹的成語故事簡介
彈冠相慶的成語故事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