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有哪些飲食養生小常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雖然白天還是很熱,但是現在已經入秋了,秋季養生要注意自己的飲食。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秋季飲食養生方法

  第一、常吃有助養胃的食物

  比如南瓜、小米等。秋季是消化道疾病的高發期,頻繁吃肥甘厚味之物會讓脆弱的腸胃“雪上加霜”,此時應該吃一些有助養胃的食物,比如南瓜、小米、圓白菜、姜、木瓜等。另外,酸奶、豆豉等發酵食物營養豐富且易於消化,也非常適合秋天食用。

  第二、每天吃一小把堅果

  俗話說,“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秋季正是食用花生、核桃、榛子、杏仁等堅果的好時候。常吃堅果有助心臟健康,並且堅果還能提供維生素E和多種微量元素。入秋後氣候會日益乾燥,多吃炒乾的堅果嗓子會不舒服。建議用原味生食、五香煮和輕烤的方式,比如沒烤過的核桃仁、榛子、松子等,五香煮花生,輕烤的巴旦木、開心果和腰果等。

  第三、多吃深色蔬菜

  尤其是綠葉菜和橙黃色蔬菜。在夏天,為了祛暑降溫,人們所吃的果蔬一般以瓜類為主,比如冬瓜、黃瓜、西瓜、甜瓜等,然而這類果蔬中的胡蘿蔔素***它在人體內能轉化為維生素A***含量較低,這樣容易導致人體內的維生素A儲備較少。維生素A為上皮組織的合成和修復所必需,如果它嚴重不足,面板和黏膜的抵抗力就會降低,表面所分泌的黏液和皮脂減少,黏膜免疫功能也會下降。維生素A缺乏表現為表皮乾燥,毛囊突起,面板摸起來比較粗糙,甚至眼睛也會發幹。橙黃色蔬菜和綠葉菜中富含胡蘿蔔素,比如胡蘿蔔、菠菜、芥藍、西蘭花、小白菜等,秋季應該多吃。

  第四、用薯類來代替部分精白米麵

  秋季正是薯類出產的旺季,經常吃一些山藥、芋頭、土豆、紅薯等,用來替代精白米麵,是非常好的選擇。一方面,薯類食物中富含B族維生素和鉀、鎂等礦物質,膳食纖維也比較豐富,有助於人們獲取更多的營養。另一方面,現代研究表明,它們作為主食食用有利於預防高血壓等慢性病。

  秋季飲食養生小常識

  1、食宜多苦吃點瓜筍茶

  現代人與古人相比,往往營養過剩、溫熱有餘,體質偏於陽盛,又逢夏季,易感受暑熱致病致人體內火旺盛。可多吃一些苦味、涼性食物,民間就有“天熱食苦,勝似進補”的說法。多吃些苦味食物可起到清熱解暑、提神醒腦、健脾開胃、排毒去火的作用。常見苦味食物有:苦瓜、苦菊、芥藍、萵筍、柚子、蘆薈、蓮子、蕎麥、莜麥、綠茶等。

  2、食宜清淡喝點花樣粥

  夏末初秋高溫多雨,溼氣重,容易困脾。脾主運化,喜燥惡溼。溼熱困脾會影響脾運化功能的正常發揮,進而影響胃的受納能力,出現食慾不振。另外天熱人們易心情煩躁,睡眠欠佳也會影響胃腸功能導致食慾下降。因此我們總的飲食原則:食宜清淡。適當多吃一些清熱除溼、健脾開胃的食物如綠豆、薏米、苦瓜、絲瓜、扁豆、番茄…。也可以自制一些食療粥,如:山楂薏米粥、綠豆銀耳冰粥、荷葉粥、扁豆粥等等。

  3、食宜清補喝點滋陰湯

  初秋由於其季節特點,易產生溼熱毒火,因此不宜大補、溫補,而適宜清補。服用些具有補益滋陰清熱作用的食物,如:鴨肉、鵝肉、鯽魚、兔肉、瘦豬肉、海帶、豆腐等,經過合理烹調,做湯如:老鴨苦瓜湯、海帶湯等,不僅能增進食慾、加強營養,還可消暑健身。

  4、飲食有節吃些蔥薑蒜

  一是指飲食要有節制,不要暴飲暴食,不要過分貪食生冷油膩;二是飲食要有節律,三餐定時,不要空腹或進食時間過長,以免加重胃腸負擔;三是食要清潔,多吃新鮮衛生的食物,適當吃一些具有殺菌作用的食物,如:大蒜、蔥、洋蔥等

  秋季飲食養生原則

  1、清熱解暑要繼續

  清熱解暑類食品既能消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因此喝些綠豆湯,或者吃些蓮子粥、百合粥和薄荷粥很有益處。多吃一些新鮮水果蔬菜,既可滿足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又可補充經排汗而丟失的鉀。

  2、寒涼飲食適當少

  西瓜、香瓜、黃瓜不能像盛夏一樣毫無顧忌地大吃特吃了。經過一個夏天后,人們的身體消耗很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寒。因此,寒涼類的食物,如西瓜、香瓜、黃瓜等,都要適可而止。

  3、少辛增酸益肝肺

  愛吃辛辣刺激食物的人們要剋制一下了。夏季吃些辛辣食物可以增加食慾,但是立秋後要適當減少。因為秋天要收肺氣,而辛味太盛則傷肺。“增酸”的目的是為了增強肝臟的功能,所以要多吃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如橘子、檸檬、獼猴桃和番茄等。

看過的人會看:

秋季飲食養生有哪些食譜
最適合寶寶秋季養肺有哪些水果
相關知識
秋季有哪些飲食養生小常識
夏季有哪些飲食養生小常識
秋季有哪些飲食養生禁忌
秋季有哪些飲食養生要點
秋季有哪些飲食養生方法
春季有哪些飲食養生原則
秋季有哪些美容護膚小常識
秋季飲食養生小常識有哪些
秋分養生藥膳有哪些_飲食養生祕訣
秋季有哪些飲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