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要注意事項及禁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艾灸也有很多注意事項,而有些人不適合艾灸,以下是小編整理了艾灸要注意什麼哪些人不能艾灸,一起來了解吧!

  艾灸是中醫治療疾病的傳統方法,艾灸需要施灸者掌握一定的醫學知識、操作技能,忽視一些小細節都可能會導致治療失誤,下面我們來看看艾灸的注意事項及禁忌。

  艾灸的注意事項

  1、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 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2、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3、防火: 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4、要循序漸進: 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5、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6、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對於面板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示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面板,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7、注意施灸的時間: 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艾灸的禁忌

  由於艾灸以火薰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區域性面板的燙傷,另一方面,施灸的過程中要耗傷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較多,有些禁忌雖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況確實是應禁忌的。

  1、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屬顏面部,也不要灸。

  2、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顏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3、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忌灸。

  4、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最適合陽虛人群

  和其他中醫療法一樣,艾灸也有其適應症,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隨便施灸。中醫認為,艾灸本身就是補益陽氣的,適合體質陽虛、氣虛的人做。如果體質不對,亂灸很容易出問題。不適合艾灸人群如果使用艾灸可能會出現渾身燥熱,滿面潮紅等症狀。因此在家做艾灸時,最好先請中醫辨證一下自己的體質,在中醫的指導下施灸。

  施灸距離以面板感覺為準,最佳時間無定式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施灸時艾條要和穴位或面板保持多遠的距離。距離太遠了力道不足,不能發揮艾灸的功效,太近了容易灼傷面板。艾灸時最佳距離為以人的面板感覺為準。

  艾條在剛點著的時候溫度不高,這時可以稍微近一些,讓艾條和面板保持1到2釐米的距離。隨著艾條燃燒的逐漸充分和溫度的升高,距離就要稍微遠一點,保持2到3釐米的距離。這樣才能使效果達到最佳。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艾灸的一些注意事項及艾灸的禁忌症,大家在選擇艾灸前要先看看自己的身體是否適合艾灸這種方法,到正規的地方艾灸。

老年人艾灸的好處與功效
立春艾灸養生應該注意什麼
相關知識
艾灸要注意事項及禁忌
老年人艾灸要注意事項以及好處
兒童疫苗的注意事項及禁忌
護膚注意事項及禁忌
中醫鍼灸的注意事項與禁忌人群
小走廊裝修效果圖_走廊風水注意事項及禁忌
鍼灸疼不疼鍼灸要注意事項
艾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小孩可不可以艾灸和注意事項
三伏天艾灸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