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期末試卷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託星月寄到你窗前.祝九年級語文期末考順意!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九年級語文上期末試題

  一、閱讀***60分***

  ***一***名句積累與運用***15分***

  1.□□□□□□□,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2.□□□□,□□□□。山河表裡潼關路。***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3.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鱗開。□□□□□□□,□□□□□□□!***李賀《雁門太守行》***

  4.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秋瑾《滿江紅•小住京華》***

  5.《論語》一書言近旨遠,可謂當之無愧的中華文化之魂,自漢以來一直是學童的必讀之書。《論語•子罕》中孔子面對東流逝水,慨嘆時光匆匆、往者不可復追的句子是:□□□□□,□□□□。

  6.《赤壁》中詩人藉助典故暗喻自己雖知兵,而生不逢時,借史實以吐胸中不平之氣的千古名句是:□□□□□□□,□□□□□□□。***《赤壁》杜牧***

  7.《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表現了作者對人生際遇變化不定的哲理性認識,反映了作者豪邁、達觀的襟懷的詞句是:□□□□□□,□□□□□□。

  8.古代士子心中總有一份忠君報國的赤子之情,李賀曾描繪過大唐將士“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英雄豪情;辛棄疾也在《破陣子》中抒發過“□□□□□□□,□□□□□□□”的雄心壯志。

  ***二***文言文閱讀***15分***

  ***甲***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0分***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塗,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9.本文作者是歐陽修,自號醉翁,晚年又號 ,他是 ***朝代***著名文學家。***1分***

  1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翼然臨於泉上者*** *** ②佳木秀而繁陰*** ***

  ③山餚野蔌*** *** ④樹林陰翳*** ***

  11.文章第二自然段不僅寫出了朝暮之景,還描繪了四時的景物變化。作者抓住四時的哪些景物來表現山水之美?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2分***

  12.作者為我們展示了風光綺麗的自然美景之後,又在第三自然段描繪了“滁人遊”“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四幅圖畫。請寫出作者為什麼首先描繪“滁人遊”這幅畫面。***2分***

  13.“言在筆先,意在筆後”,作者放情林木,縱意山水,讓我們通過這美麗的風景體會到太守獨特的遊樂情懷。你認為作者在此文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3分***

  ***乙***閱讀下文,回答問題***5分***

  王①,帝第五子元傑也。嘗於邸中為假山,費數百萬。既成,召僚屬,置酒共觀之,眾皆嘆美,坦②獨俯首不視。王強使視之,坦曰:“但見血山耳,安得假山!”王驚問其故,對曰:“坦在田舍時,見州縣催稅,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滿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時,帝③亦為假山未成,聞之亟④毀焉。***選自《綱鑑易知錄》***

  [注]①王:指益王趙元傑,字明哲。②坦:姚坦,當時在益王府任職。③帝:宋太宗。④亟***jí***:急切。

  14.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嘗於邸中為假山*** *** ②王強使視之 *** ***

  1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但見血山耳,安得假山!

  16.結合原文,分析姚坦具有什麼樣的品質。***2分***

  ***三***現代文閱讀***25分***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後窗

  何立文

  ⑴家裡距學校大約三公里。早上七點,兒子從地下室推出那輛舊自行車,透過後陽臺窗玻璃,我目送兒子的白色校服慢慢消失在小區道路的拐角。閉上眼睛,我能想象他弓著背蹬著自行車,出了小區西大門,在竹山路上匯入早起車流中的情景。第一個紅綠燈前,兒子單腳著地,一會兒,綠燈亮起,他左拐進入仙來大道,前行四五百米後右拐上五一大道,再往前行駛,拐入北湖路,最後與眾多白色校服一起湧入第四中學大門,在停車棚裡鎖好車子,揹著沉重的書包爬上初中部教學樓四樓,開始一天的緊張學習。

  ⑵兒子上學的交通方式,我們想來想去,還是覺得騎自行車最好。一來方便,二來藉此鍛鍊身體。儘管兒子遺傳了我膽小謹慎的性格,從不違反交通規則,但頻發的交通事故還是讓我擔憂。碰上一個醉酒的或者情緒失控的司機,正常行走的人都往往遭殃,這種事情還少嗎?我曾經把我的擔憂告訴妻子,她總笑我杞人憂天,說要是這樣,難道你打算天天接送?兒子一天天長大,總有一天離開我們去遠方發展,這點獨立自理能力都沒有,能成嗎?妻子雖然說得有理,我還是有點放不下。

  ⑶每天早上,兒子換鞋出門時,我總叮囑他小心點,注意安全。好在兒子對我的嘮叨並沒有表示反感,一面答應著,一面噔噔噔下樓去了。有一件事說出來可能會覺得很好笑——兒子剛學會騎車,我教他橫穿斑馬線時下來推著車走。我的理由是,車來車往的,這樣更保險。

  ⑷下雨時,兒子試探著問,爸爸,可以送我一下嗎?我正猶豫,妻子看外面說,這麼點雨,自己披個雨衣騎車去。兒子只好穿上雨靴,噔噔噔下樓去了。透過玻璃,隔了幾分鐘,才看見兒子推出自行車,原來他在地下室罩好了雨衣再出來的。密密雨絲中,兒子的黃色雨衣一扭一扭地,漸漸消失在小區馬路的拐角。我默唸著,兒子,你慢點,雨天路滑,車來車往,眼睛靈活點。突然又有點後悔,明明有車子,幹嗎不送一下呢?買了車子幹什麼的,不就圖個方便嗎?妻子彷彿看出了我的心思,說,孩子正在長身體,吃這點苦算什麼,應該鍛鍊鍛鍊。她說得很在理,我上學時家裡窮,雨靴都沒有,不是光腳步行五公里去學校嗎?可不知為什麼,想象兒子吃力地蹬車的樣子,我還是有點心酸。雨越下越大。一下子就模糊了視線。雨刮器頻繁滑動,為我暫時開啟一個透明的空間。氣溫還徘徊在十度以下,我開啟空調,暖氣迴旋在狹小的車廂裡。再次想起兒子,我感到十分愧疚。

  ⑸放學時間到了,我一邊準備晚飯,一邊幻想著兒子收拾書包,下樓,開鎖,上車,與同學說笑著出學校大門的情形。抽油煙機的轟鳴把我的思緒拉回現實,飯菜準備好了,我守在後窗前,靜靜等待那個熟悉的身影。直到看見兒子從小區馬路的緩坡上拐下來,我才長吁一口氣,朝客廳裡的妻子喊,兒子回來了,開飯。偶爾老師拖堂,遲遲未見兒子回來,我就乾脆趴在窗臺上張望。鄰居小孩陸陸續續回來了,兒子在哪兒呢?這會兒出了學校大門沒?自行車沒出什麼問題吧?好容易看見兒子與他的自行車,便高喊:浩然,浩然,快點回家。這小子倒好,天生一股子沉靜,答應著,照例慢騰騰鎖好車子,踩扁一個牛奶盒或者踢飛一顆石子,才咚咚咚上樓。

  ⑹有幾次,不知為何,兒子回來很晚。

  ⑺我靠在窗臺上,路燈下三三兩兩的人影閃過,揹著書包的小學生,挎著皮包、塞著耳機的少女,頭戴安全帽、騎著摩托車的農民工……就是不見兒子和他的自行車。他在哪呢?難道又是老師拖堂?還是他與同學在路上玩耍,忘記了時間?不可能,從進入初中起,兒子變得格外珍惜時間,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他可不會把時間浪費在路上。那麼,難道他在路上摔跤了,或是被人碰倒了,受傷了?上星期的一天,他告訴我摔了一跤,說完,他挽起褲腳,給我看那青紫的傷處。我一再叮囑他要小心,可一個人一輩子不可能不摔一跤吧?那麼,他現在是否正一瘸一拐地推著自行車行走在晚歸的人群中呢?

  ⑻我在後陽臺上來回走著,朝窗玻璃哈氣,反覆寫下兒子的名字。不一會兒,那些字便模糊成一團水漬。時鐘滴答滴答地響著,最後,我真想下去看看,說不定真的在路上接著兒子了,還能幫他背書包、推車子。妻子一邊拖地一邊說,再等等,沒事的。又過了幾分鐘,菜都要涼了,我推開後窗,終於看見兒子。一切正常,兒子稍稍偏一下車頭,自行車便輕巧地滑到地下室門前,我緊繃的神經才鬆弛下來。

  ⑼我藉以容身守望兒子的地方,確切說應該是一個不到三平米的小陽臺。作為廚房的有效延伸,裡面放滿了大米、食用油、麵條、米粉……可以說充滿物質主義的氣息。可我喜歡待在這兒。拉開窗簾,有時仰望灰暗的天空,看對面樓裡的老頭兒倚在陽臺上抽菸,更多時候俯視小區裡來來往往的人們,在這些人影中辨認那個熟悉的瘦小身影。那是我血脈裡迴響的強音,從他身上,我總能看見自己遙遠、模糊的童年。

  ⑽很多時候,我真的很感激這個後窗。作為房子的一小部分,它朝北微微凸起,伸向天空,彷彿一隻精巧的耳朵。藉助這隻耳朵,我聽風觀雨,俯瞰地上的樹木與花草,在市聲中守候兒子的歸來,安享世俗生活帶給我的作為一個普遍父親的愛與痛。每個人都有祕密。這個狹小空間裡,儲存著我太多難以言說的心事,若干年後,必將成為回憶的富礦。耳朵與傾聽,恰好構成一對生動的隱喻。夜幕降臨,視線所及處,我與兒子的身影重疊、交織。

  ⑾沒想到,兒子似乎也洞悉了後窗的祕密。每次出差,我拉著行李箱走上大路時,他總從窗戶後面伸出頭,叫爸爸。平常日子,並不覺得這個音節有何異樣,甚至忽略了它的存在,對兒子的稱呼只是回之一個淡淡的“嗯”。然而後窗裡的一聲爸爸,卻成了我在外面無數個孤寂日夜的提神咖啡,耳畔響起時,總能熨平客居的寂寥,溫暖周身血液。

  ⑿以前,對父母的牽掛總是不解,覺得自己在外面好好的,父母瞎操什麼心呢?為人父了,才明白我們在父母的眼裡永遠是孩子。光陰流逝,白髮蒼蒼的他們可以視而不見。

  ⒀兒子漸漸長大,再過兩年,身高可能就超過我了。外面的世界屬於他們,時間的腳步是擋不住的,羽翼豐滿的一天他將離開我們,離開這個家,去開創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而我能想見那時的模樣——一個鬚髮皆白的父親,安靜地站在後窗,暮色蒼茫中守候兒子的歸來。

  17.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2分***

  ①杞人憂天*** ***②愧疚*** ***③水漬*** ***④模樣*** ***

  18.後窗中無數次的凝眸和情溢於中的想象展示無私而厚重的父愛。通讀全文,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其中最讓你感動的兩次。***4分***

  19.作者每天牽掛著孩子的安危,為什麼還選擇讓孩子騎自行車上學呢?***3分***

  20.成功的人物描寫總是能捕捉到生活中不被人注意的細節,生動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請賞析下面句子的精妙之處。***任選其一即可******4分***

  ①我在後陽臺上來回走著,朝窗玻璃哈氣,反覆寫下兒子的名字。不一會兒,那些字便模糊成一團水漬。

  ②我默唸著,兒子,你慢點,雨天路滑,車來車往,眼睛靈活點。突然又有點後悔,明明有車子,幹嗎不送一下呢?買了車子幹什麼的,不就圖個方便嗎?

  21.一個不到三平米的小陽臺,為什麼作者說“若干年後,這個狹小空間必將成為回憶的富礦”? ***4分***

  22.我們本學期曾學過一篇描寫父愛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和題目是什麼?同是描寫無私而厚重的父愛的文章,二者描寫的角度有何不同?***4分***

  23.這篇文章道出了天下為人父母者久鬱於心而又無以表達於外的心聲,也會幫助我們尋覓出生命中那些平實而溫馨的記憶,你想對父母說些什麼呢?***4分***

  ***四***名著閱讀***5分***

  閱讀選文,回答問題。

  賈母因笑道:“外客未見,就脫了衣裳,還不去見你妹妹!”寶玉早已看見多了一個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媽之女,忙來作揖。廝見畢歸坐,細看形容,與眾各別: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賈母笑道:“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裡就算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亦未為不可。”賈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寶玉便走近黛玉身邊坐下,又細細打量一番,因問:“妹妹可曾讀書?”黛玉道:“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

  24.本文選自古典文學名著《 》,作者是小說家 ***1分***

  25.開頭的五個對偶句對黛玉作了精彩細緻的描寫,從中寫出了黛玉的什麼特點?***2分***

  26.賈母問黛玉念何書,黛玉如實回答: “只剛唸了《四書》。”可是她回答寶玉卻說:“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這是什麼原因?***2分***

  二、綜合實踐與作文***60分***

  ***一***綜合實踐***10分***

  27.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語言表達。

  美國無臂女孩考克斯說:“雙手可以做到的,我用腳一樣可以做好。”考克斯是美國跆拳道協會首位沒有手臂的黑帶高手。考克斯不但能用雙腳駕駛汽車,甚至用雙腳在鍵盤上打字、彈鋼琴。考克斯說:“人們看到我沒有手臂,並將此視為制約因素,但我要證明他們錯了。3歲時,我參加健身運動,6歲時學習踢踏舞,併成為模特。我5歲能游泳,10歲開始練跆拳道,我所做的每件事都比人們想象的要好。

  讀了這則材料你有哪些感受?請寫一段120字左右的文字發表你的看法。

  ***二***作文***50分***

  28.以下作文,任選其一。

  作文***1***

  閱讀下面一首詩歌,根據要求作文。

  還有一支春天的歌

  汪國真

  有片草地我們都走過

  有朵小花我們都記著

  有個願望我們都曾有過

  有段往事我們都珍藏著

  有過追求 有過失落

  有過平坦 有過挫折

  我們有過許多許多

  還有一支春天的歌

  其實,過去、現在,將來,都是一支春天的歌。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或體驗,以“那一支春天的歌”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作文***2***

  閱讀下面的材料,選擇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一群人在行走,每個人都揹負著一個沉重的十字架,在緩慢而艱難地朝著目的地前進。

  途中,有一個人心想:這個十字架實在是太沉重了。他決定將十字架砍掉一塊。砍掉之後他的步伐也不由得加快了。又走了很久,很久,他又砍去了兩塊。這樣一來,他一下子感到輕鬆了許多!於是,他毫不費力地就走到了隊伍的最前面。走著走著,前邊出現了一個又深又寬的溝壑!溝上沒有橋,周圍也沒有路。後面的人都慢慢地趕上來了,他們用自己揹負的十字架搭在溝上,做成橋,從容不迫地跨越了溝壑。他也想如法炮製,但他的十字架之前已經被砍掉了長長的一大截,根本無法做成橋幫助他跨越溝壑!

  作文要求:

  ①選擇你最擅長的文體,結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發你最真摯的情感。

  ②認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

  ③文章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於600字。

  參考答案

  1. 不畏浮雲遮望眼

  2.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3.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4. 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

  5.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6.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7.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8.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9.六一居士 北宋或宋***共1分,每空0.5分***

  10.***1***像鳥展翅的樣子 ***2***茂盛 ***3***菜蔬 ***4*** 遮蔽 ***共2分,每小題0.5分***

  11.春天野花盛開,夏天樹木茂盛,秋天風高霜浩,冬天水落石出。或者答“野花、樹木、風霜、水石。”***共2分***

  12.滁州人如此興高采烈出遊,是因為生活***富足,這與太守的勵精圖治有關,寫這些是為了引出下文的“太守醉”、 或者答“引出後面的幾幅圖畫”或答“為下文寫‘太守醉’作鋪墊。”***共2分,從任何一個角度答即可***

  13.圍繞“熱愛山水,寄情山水,隨遇而安,與民間樂,排遺抑鬱”其中任何一點回答即可 ***共3分***

  示例①:表現作者對美好山川的熱愛及隨遇而安,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

  示例②:勾勒出了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示例③: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鬱的複雜感情。

  14***1***曾經 ***2***讓

  15只看見了血山,哪裡***怎能***看到假山?

  16.結合原文***1分***姚坦關心百姓,敢於直言。***1分***

  17. qǐ○2 jiù ○3 zì ○4mú

  18 ○1想象兒子上學路上情形 。 ○2 幻想兒子放學時情形。

  ○3 守候兒子回家 ○4兒子回來晚時內心的焦慮和擔憂

  19.一來方便,二來藉此鍛鍊身體即可。也可以加上培養孩子自理能力。

  20.***1***作者採用細節描寫***或動作描寫***的手法,“走”、“哈”、“寫”等幾個動詞生動形象的再現了焦慮地等待孩子回家的父親形象,表現了父親內心對兒子安全的憂慮和等待兒子焦慮的心理。

  ***2***作者採用心理描寫的手法,細膩生動的表現了父親對兒子冒雨騎車上學的的擔憂及沒有開車送兒子上學的愧疚和自責。

  21.在這裡作者可以聽風觀雨,俯瞰地上的樹木與花草,在市聲中守候兒子的歸來,安享世俗生活帶給他的作為一個普遍父親的愛與痛。

  22.朱自清,《背影》,《背影》是從孩子的角度去感知描寫父愛,本文是從父親的角度來展示父愛。

  23.合理即可。

  24.《紅樓夢》、曹雪芹

  25.這五個對偶句非常精彩,寫出了林黛玉弱不禁風、多愁善感的性格 特點,細緻地表現了黛玉無與倫比的姿容、神韻和風采,繪出了一幅精美的風流俊逸的病美人圖。

  26.因為黛玉發現賈母不喜歡女孩子讀書,覺得自己說話失了口,她謹慎小心的性格使她在回答寶玉時改了口。
 

  

九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卷
九年級語文上學期檢測試卷
相關知識
九年級語文上期末試卷及答案
九年級語文上期末試卷
九年級語文上期末試題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期末試卷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期末試卷
九年級語文上期末考試試題
九年級語文上期末測試題
九年級語文上期末測試題及答案
九年級語文上期中試題
北師大版七年級語文下期末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