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養觀賞魚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在世界觀賞魚市場中,它們通常由三大品系組成,即溫帶淡水觀賞魚、熱帶淡水觀賞魚和熱帶海水觀賞魚。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觀賞魚的挑選

  1、到熟悉的魚店去購買,或請相熟的朋友介紹,到信譽好的魚市魚店購買;

  2、不買剛進店的魚,過一段時間等魚適應了人工環境之後再買回家;

  3、選擇活力十足,體色光亮、體形完整、豐滿、魚鰭完整無傷痕及眼珠明亮的魚;

  4、在價格方面,因為每一名稱的魚又分多個品種,價格也參差不齊,因此最好請懂行人士幫忙挑選。

  觀賞魚的飼養技術

  魚缸佈置

  飼養熱帶魚的魚缸大多數是長方型的。魚缸大多用角鋼先焊接成框架,然後用砂輪機或

  砂布將框加打磨乾淨,除掉鐵鏽,刷上一層防鏽漆,晾乾後,再刷一層銀漿漆。待銀漿漆晾乾後,就可以安裝玻璃了,安裝玻璃前,要用1:10的鐵丹粉和油灰和成膩子,先在框架上抹好膩子,然後把割好的玻璃鑲上去,鑲玻璃的順序是:先鑲兩個大面,再鑲兩頭,最後鑲缸底。魚缸鑲好後,應立即往裡裝水,水要裝到比養魚時的水位高出5釐米左右,這樣即可以將膩子擠牢固,又可以試驗玻璃強度,防止養魚時發生意外,待一會,便可以將擠出的膩子颳去。一週後,可將水全部排掉,換上晾晒過的水,就可以養魚了。

  避免生病

  對於普通市民來說,若沒有一定養魚經歷,最好一開始不要入手名貴的或海水魚種類,可以先從冷水魚中的金魚、錦鯉或是從最常見、價格較便宜,適應力強的中、小型淡水熱帶魚品種開始養。這些魚的飼養者較多,其相關的飼養資訊也較普及,例如孔雀魚、燈魚、神仙魚、彩虹魚等都是很容易上手的品種。關於這些魚,價格較低,魚商犯不著因蠅頭小利而作假。即使有什麼損失,也不至於讓人心疼。剛開始養觀賞魚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經驗。買回魚放到魚缸裡,剛開始幾天一切都不壞。沒幾天只見水也渾了,魚也打了蔫。一打聽才知道魚病了,“什麼?魚還會得病?”半信半疑之下又是請醫又是喂藥。錢包大拉一頓肚子。時間也花了不少,頭髮都可能白了幾根。終於,魚兒一條不剩的見了老毛。一咬牙再買幾條。又好了幾天,然後又病,再治,再死,再買,周而復始。不知不覺陷入一個怪圈。最後大有不會給魚治病的養魚人不是好養魚人的感覺。

  這是初學者的毛病。大家都會犯。不稀奇。稀奇的是有的人無法自拔。陷入到魚醫生的怪圈裡出不來了。認為養魚就是不斷的給魚治病。

  其實養魚和養孩子一樣,重要的不是給它們治病,而是如何不讓它們得病。也就是防病。得過病的魚隨它恢復得怎樣都會有小小缺陷,使其觀賞價值打打折扣。而且,你的愛魚總是病殃殃的向你打招呼,我想你的心情也好不起來。對吧。

  那麼怎樣才能讓魚不得病呢?最重要的就是要養水。也就是要養好水族箱裡的水文環境。至少要讓你的水族箱裡的魚、有益微生物、有害微生物、養分、有害化合物之間達到某種平衡。如果是水草箱的話還要加上水生植物在水文環境中的作用。

  水族箱裡的有害微生物主要指病毒、細菌等病原體。而有害的化合物質就是水中產生的各種無機鹽份象磷酸鹽、亞硝酸鹽等等對魚會產生危害的物質。另外,長期投喂從自然界捕獲的活餌象水蝨、絲蚯蚓、血蟲等等餵養觀賞魚的朋友,在餵食的時候會在不經意間帶進一些對魚有害的生物和病原體象魚蝨、貓頭蝨、病毒等等這些基本上就是水族箱養殖的觀賞魚致病的主要原因了。

  和自然界的河流湖泊相比水族箱的要小得多,被隔離的程度也高些。自然界的水流動性高,也就使那裡的各類有害鹽分會很快的隨水流沖走,而且自然界水域中大量各種元素也會中和掉一部分有害的鹽分。自然界的水體寬也就使魚兒的活動範圍大,加上了為生存不得不終日為食物奔波和躲避掠食者的攻擊。感染病源和被有害生物侵害的機會就會小很多。

  避免方法

  一、水族箱要大魚要少。也就是養魚的密度要相對小一些每公升水養1cm的魚,這個的養殖密度是很多前輩總結出的經驗大家不可不知也。你大可以再將密度放低一點也不是不可以嗎。

  觀賞魚

  二、過濾器的安排。有的朋友剛開始養魚的時候會只買一個空氣泵。認為水中缺氧了就打打氣,水渾了就換水。買不買過濾器無所謂。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我們在七彩的豢養之器材篇裡講過,現在意義的過濾裝置是指的生化過濾。不再是簡單的將水中的雜質去掉。而是建立一個良好的以微生物來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質的迴圈系統來改善水文環境的方法。屬不可不準備的系統。以經驗來看,過濾通道的落差應該做大一點,長一點。第一道用粗濾棉濾除雜質,再經過生化濾棉、生化球或者是陶瓷環等硝化細菌附著基的過濾,讓它們上面附著的硝化細菌發揮作用。再經過活性炭的過濾去除氯、鎘等有害元素。最後再經過一道濾棉的過濾回到水族箱裡。

  三、水流的速度要高一點。這一點要根據魚的品種而定。你養的是文水甚至是不動的水裡出產的魚你總不能用大水去衝它們吧,這裡是指的在其能承受的水流上儘量的將迴圈水流搞大一點。以模擬自然的水流狀況。

  四、懶人不能養魚。養魚的人必須養成良好的每日監視檢查水質和魚的生活狀況的習慣。這項工作很枯燥。但你必須得這樣做。仔細檢查水的酸鹼度、亞硝酸鹽的含量等水文指標。觀察魚的身體上有無異狀。魚的形態和動作有無不妥。在初期發現魚是否染病並防止傳染。只有每天回家後在魚缸前一下子就坐上1、2個鐘頭並且眼都不眨的盯著魚看的人才算是進入了狀況的人。每天堅持觀察,並且最好是做一下觀察日記是有必要的。

  五、堅持每三到七天換一部分水。老水固然是養好魚的關鍵,新水對魚及水草的新陳代謝的刺激作用卻也是必不可少的。

  六、餌料的控制和消毒。這一點對投喂天然活餌的朋友們極為重要。前段時間不少朋友

  觀賞魚

  問為什麼我說不能用絲蚯蚓喂七彩,可他用了也沒發現不什麼不對。關於這一點,我想請大家看一看天然絲蚯蚓的產地。在農村或者是工廠旁邊的汙水溝裡,水深3-5cm的水面下的淤泥裡就是天然絲蚯蚓的聚居地。大家都應該知道這樣的地方農藥或工業汙染極為嚴重。尤其是絲蚯蚓對金屬鎘免疫,並且在它們吸收後會在它們的體內沉積。這樣的東西你說對魚有沒好處?當然在做好消毒和漂洗後少量餵養也不是不可以。

  繁殖水質

  1、產魚由大缸遷來時,須與水同時上缸。若雌雄魚來自不同的缸,請留意PH值及水溫不可相差太大。

  2、上缸後的水質:

  1維持在PH4.5~5.5的軟水,水溫27度。

  2第一天不換水,跟著每天只換一次水,約5cm的新水。

  3每天餵食一次,若停食要立即把食剩的餘物吸走,保持水質不受汙染。

  4產前可喂血蟲代替漢堡,因產後水將不換60小時。

  觀賞魚

  5除非產魚生病,否則不可亂動生化棉,因產缸的生化棉是水質控制中心。 3、產後的水質,

  1魚卵適宜在PH4.5~5.5孵化,成功率較高。

  2產卵後60小時換水,原因:--使PH保持在5.5以下,--避免影響親魚,此時親魚性情最為凶猛。

  3停止餵食,原因:--避免影響水質。--避免親魚誤把卵吃掉。

  4水溫25~26度,原因:--含氧量較高,適合魚卵。--低溫使精蟲較活躍。

  4、孵出幼魚的水質,

  1把PH提升至6,恢復每天換水,原因:--把PH提升至5.5~6.5,--新水較適合幼魚的骨骼形成。

  2停止餵食,--避免產魚誤把幼魚吃掉。--避免幼魚嘗試吃餌致窒息。

  3水溫提升至28度。

  飼養要點

  初來乍到的海水魚也許也會像熱帶的淡水魚那樣,最終也會在我國安家落戶。海水魚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魚。因此,我們要飼養它,必須要有相關的裝置,採取相關的措施,來摸擬大洋中的生活環境。溫度應控制在25℃左右,鹽度1·020%~1·023%之間,並需擺上海里的動植物。如珊瑚、海葵、海蟹、海草等。只有這樣,海水魚才肯高高興興地在這裡安居樂業,繼續生活下去。

  由金魚、熱帶淡水魚所構成的觀賞魚的二分天下,如今因熱帶海水魚的加盟而成為三分天下。海水魚,這個來自海洋的大家族開始出現在各地花鳥魚市場,在遊入人們的魚缸中。

  養海水魚說難也難,說易也易。只要掌握要領,它比金魚、熱帶魚還好養,且一年須換一次水,每次只須換1/3就行了。關鍵是在於水質和鹽度的控制。否則,魚兒少到三五天,多則兩個星期就會撒手而去。當然養得好的,可以三年五載的長期生存下去。海水魚主要以珊瑚、海葵、海草等為伍,所以在魚缸中擺入珊瑚、海葵、海草之類的東西,不僅可以與海水魚相交輝映,點綴其生活環境,而且還是海水魚賴以生存的衣食父母呢!當然,在人工飼養時,要按時加些營養液,用來調劑。

  海水魚剛剛上市,市場上還頗為罕見,在各地花鳥魚市場上才初露端倪,大約有20多個品種。

  他們的形狀各異,頗有個性。有小嬌玲瓏的雷達魚,長不過一寸,樣子宛如河塘裡的小野魚,只是身上如螢火蟲般會閃閃地發著光,才使人們認識到它的不同凡俗,它的身價約5000元。還有黑白相間的斑馬魚,在清澈見底的水中分外妖豔,調皮地穿梭於海草之中,它的身價也不菲,需要好幾百元一條。也許是物以稀為貴的緣故。市面上的海水魚幾乎都要上百、上千元一條,如果一整缸的話非得上萬不可,也就因此,現在它們幾乎只成為口袋殷實、花錢“大方”的小青年的“專利”。

怎麼養高加索犬
串串狗能長大嗎該注意哪些事情
相關知識
怎麼養觀賞魚
觀賞紅鯽魚怎麼養觀賞紅鯽魚常見疾病
觀賞金魚怎麼養觀賞金魚換水技巧
觀賞鴿怎麼養觀賞鴿的類別
飼養觀賞魚有什麼方法
觀音蓮怎麼養觀音蓮的養殖
戰船魚怎麼養戰船魚的生活習性
家養觀賞魚知識
養鸚鵡魚怎麼養鸚鵡魚的價值
怎麼養殖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