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振傳文言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段文振有周之日,早以武毅見知,隋氏之初,又以幹力受委,任兼文武,稱為諒直。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段文振傳》文言文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段文振傳》文言文閱讀原文

  段文振,北海期原人也,文振少有膂力,膽氣過人,性剛直,明達時務。初為宇文護親信,護知其有幹用,擢授中外府兵曹。後武帝攻齊海昌王尉相貴於晉州,其亞將侯子欽、崔景嵩為內應。文振杖槊登城,與崔仲方等教十人先登。文振隨景嵩至相貴所,拔佩刃劫之,相貴不敢動,城遂下。錄前後勳,將拜高秩,以讒毀獲譴,因授上儀同,賜爵襄國縣公,邑千戶。俄而尉迥作亂,時文振老母妻子俱在鄴城,迥遣人誘之,文振不顧,歸於高祖。高祖引為丞相掾,領宿衛驃騎。及平江南,授揚州總管司馬。尋轉幷州總管司馬,以母憂去職。仁壽初,嘉州獠作亂,文振以行軍總管討之。引軍山谷間,為賊所襲,前後阻險,不得相救,軍遂大敗。文振復收散兵,擊其不意,竟破之。

  煬帝即位,徵為兵部尚書,待遇甚重。從徵吐谷渾,文振督兵屯雪山,連營三百餘里,帝幸江都,以文振行江都郡事,文振見高祖時容納突厥啟民居於塞內,妻以公主,賞賜重疊,文振以狼子野心,恐為國患,乃上表曰夷狄之性無親而貪弱則歸投強則反噬蓋其本心也如臣之計以時喻譴令出塞外然後緣邊鎮防此乃萬歲之長策也時兵曹郎斛斯政專掌兵事,文振知政險薄,不可委以機要,屢言於帝,帝弗納。及遼東之役,在道疾篤,上表曰:“水潦方降,不可淹遲,唯願嚴勒諸軍,星馳速發,水陸俱前,出其不意,則平壤孤城,勢可拔也。”後教日,卒於師。帝省表,悲嘆久之,贈光祿大夫等,諡曰襄。史臣曰:文振少以膽略見重,終懷壯夫之志,時進讜言,其取高位厚秩,良有以也。

  ***選自《隋書·段文振傳》,有刪改***

  《段文振傳》文言文閱讀題目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乃上表曰/夷狄之性/無親而貪弱/則歸投/強則反噬/蓋其本心也/如臣之計/以時喻譴/令出塞外/然後緣邊鎮防/此乃萬歲之長策也

  B.乃上表曰/夷狄之性/無親而貪弱/則歸投/強則反噬/蓋其本心也/如臣之計以時喻/譴令出塞外/然後緣邊鎮防/此乃萬歲之長策也

  C.乃上表曰/夷狄之性/無親而貪/弱則歸投/強則反噬/蓋其本心也/如臣之計/以時喻譴/令出塞外/然後緣邊鎮防/此乃萬歲之長策也

  D.乃上表曰/夷狄之性/無親而貪/弱則歸投/強則反噬/蓋其本心也/如臣之計以時喻/譴令出塞外/然後緣邊鎮防/此乃萬歲之長策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襄國縣公”為爵位名,在中國古代,被封爵的人可以獲得一定的土地、人民等.

  B.“母憂”指母親的喪事。丁憂,朝廷官員在職期間,若父母去世,要辭官回鄉,為父母守喪。丁內憂、丁外憂分別指遭逢父親、母親喪事。

  C.“兵部”掌管武官選用及兵籍、軍械、軍令等,“兵部尚書”的主要職責是統管全國軍事。

  D.“諡”分為官諡和私諡兩大類。諡號是人死之後,後人給予評價的文字。長短字數不定,或一兩字,或二十餘字,字數不定,情況較為複雜。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段文振忠君為國,深受皇帝信任:他不顧叛賊尉迥的誘逼,毅然歸依高祖,高祖讓他擔任丞相掾;他跟隨煬帝出征,煬帝派他巡遊江都,煬帝非常優厚地對待他。

  B.段文振勇猛過人,打仗敢於衝鋒在前。他年輕時有力量,膽氣過人,後來在追隨武帝攻打尉相貴時,拿著槊率先登上城牆,找到並挾持尉相貴。

  C.段文振有膽有識,帶兵擅於出其不意。他率軍討伐作亂的嘉州獠時,雖然在山谷中被敵人襲擊而大敗、但他重整軍隊,出其不意地打敗了敵人。

  D.段文振心念國事,看問題有長遠眼光。他考慮到突厥啟民可汗可能懷有狼子野心,擔心他成為國家的禍患,上書建議皇帝對此問題加以重視,加強邊防。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文振知政險薄,不可委以機要,屢言於帝,帝弗納。***5分***

  ***2***文振少以膽略見重,終懷壯夫之志,時進讜言,其取高位厚秩,良有以也。***5分***

  《段文振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10.C

  11.B丁內憂、丁外憂分別指遭逢母親、父親喪事。

  12.A“隋煬帝派他巡遊江都”錯,原文意思是皇上駕臨江都,讓段文振管理江都的事務。

  13.***1***段文振知道斛斯政陰險刻薄,不能夠把機密重要的事務交給他,多次對皇上說,皇上全都不採納。

  ***2***段文振年輕時就因膽識謀略而被推重、始終懷有壯士的大志,時常上奏一些正直的話、他能夠得到高官厚祿,的確是有原因的。

  關鍵詞“險薄”“屢””“納”各1分,句子大意2分。

  關鍵詞“見重”“讜言”“良”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宋太宗學書文言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韓玉傳文言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相關知識
中考語文傳記專項閱讀習題帶答案
天津高考文言文閱讀真題附答案譯文
高考語文傳記閱讀練習附答案
文言是中國文化的根閱讀理解附答案
圍棋象棋與中國傳統文化閱讀理解附答案
安徽高考文言文閱讀試題附答案
新疆高考文言文閱讀習題附答案
安徽中考文言文閱讀習題附答案翻譯
貴州高考文言文閱讀試題附答案
雲南高考文言文閱讀習題附答案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