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論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材論》出自於王安石的散文作品《臨川先生文集》,這篇散文論述統治者應如何去發現人才和使用人才並對人才的重要性和選拔任用人才的方法作了相當精闢的論述。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材論閱讀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材論》閱讀原文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眾,患上之人不欲其眾;不患士之不欲為,患上之人不使其為也。夫材之用,國之棟樑也,得之則安以榮,失之則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眾,不使其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尤蔽者,以為吾之位可以去辱絕危,終身無天下之患,材之得失無補於治亂之數,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於敗亂危辱,此一蔽也。又或以謂吾之爵祿貴富足以誘天下之士,榮辱憂戚在我,吾可以坐驕天下之士,而其將無不趨我者,則亦卒入於敗亂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又或不求所以養育取用之道,而以為天下實無材,則亦卒入於敗亂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此三蔽者,其為患則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猶可以論其失者,獨以天下為無材者耳。蓋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異於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畫策而利害得,治國而國安利,此其所以異於人也。故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審用之,則雖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異於眾,況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異能於其身,猶錐之在囊,其末立見,故未有有其實而不可見者也。”此徒有見於錐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馬之在廄也。駑驥雜處,飲水食芻,嘶鳴蹄齧,求其所以異者,蔑矣。及其引重車,取夷路,不屢策,不煩御,一頓其轡而千里已至矣。當是之時,使駑馬並驅,則雖傾輪絕勒,敗筋傷骨,不捨晝夜而追之,遼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後騏驥與駑駘別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為無材,盡其道以求而試之。試之之道,在當其所能而已。

  或曰:“古之人於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獨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則能復先王之法度。能復先王之法度,則天下之小事無不如先王時矣,況教育成就人材之大者乎?此吾所以獨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噫!今天下蓋嘗患無材。吾聞之,六國合從而辯說之材出;劉、項並世而籌劃戰鬥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謨謀諫諍之佐來。此數輩者,方此數君未出之時,蓋未嘗有也;人君苟欲之,斯至矣。天下之廣,人物之眾,而曰果無材可用者,吾不信也。

  ***選自《唐宋八大家散文精品》,有刪改***

  《材論》閱讀題目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患上之人不欲其眾患:擔心

  B.故偃然肆吾之志肆:擴張

  C.故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審用之審:慎重地

  D.取夷路,不屢策,不煩御策:鞭打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特未知其故也

  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

  B.且不能自異於眾,況其下者乎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C.此徒有見於錐之在囊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D.六國合從而辯說之材出

  根不固而求木之長

  11.下列語句括號中是補出的文字,補出後語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上之人***以為吾之位可以去辱絕危

  B.***驥***一頓其轡而千里已至矣

  C.當是之時,使駑馬***與之***並驅

  D.而曰果無材可用者,吾不***之***信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對於人才的使用有三種錯誤觀點,其中“不去尋求培育和選用人才的方法,認為天下沒有人才”的觀點危害最嚴重,因而文章的重點也就針對這種觀點而發。

  B.文章開篇就認為“得到人才國家就能***而繁榮,失去人才國家就會衰亡招致屈辱”,這就將人才的得失上升到關係國家社稷安危的地位,為下文觀點的闡述作了鋪墊。

  C.在文中,作者駁斥了一些人對人才“錐處囊中,其末立見”的錯誤觀點,並以良馬和駑馬為喻,說明要給人才以機會,統治者要在實踐中考察、選拔人才,盡其所能。

  D.作者在文末列舉了六國時出現了辯論遊說的人才,楚漢時出現了出謀劃策、能征善戰的人才,唐太宗時出現了多謀善斷、直言規勸的人才的史實,說明了人才是應時而生的。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異於人哉?

  ***2***人之有異能於其身,猶錐之在囊,其末立見,故未有有其實而不可見者也。

  ***3***此吾所以獨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材論》閱讀答案

  9.B***“肆”應解釋為“放縱”。***

  10.D***D第一個“而”是連詞,表示因果關係,“因而”;第二個“而”是連詞,表示轉折關係,“卻”。A兩個“其”都是代詞,“其中的”;B兩個“且”都是連詞,“尚且”;C兩個“之”都是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11.B***從上下文可知,省略的是“馭者”,即趕車的人。***

  12.A***文中說“此三蔽者,其為患則同”,意即三種觀點的危害是相同的。只是持“天下沒有人才”的觀點的人用心不壞,尚可救藥,因而文章著重針對這種觀點而發。***

  13.

  ***1***再說有才能的人,他們的外貌和一般的人能有什麼不同呢?***採分點有:“人之有材能者”是定語後置句,“其”譯為“他們”,整個句子是反問句。***

  ***2***有特殊才能在身上的人,猶如錐子放在口袋裡,錐子的尖兒馬上就會顯露出來,所以沒有具有真才實學的人而不被發現的。***採分點有:“人之有異能於其身”是定語後置句,“見”通“現”。******3***這就是我只說尋求、任用人才的道理的原因了。***採分點有:整個句子是判斷句,“所以”譯為“……的原因”。***

 

蟬小思閱讀練習及答案
最大的殘忍閱讀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材論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高考議論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春筍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春頌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陽光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初冬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醜石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醜娘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醜貓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起點閱讀練習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