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中考現代文閱讀例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現代文閱讀是天水中考語文試卷中最能體現出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內容,需要考生重視提高現代文閱讀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考生閱讀練習。

  天水中考現代文閱讀原文

  ①古代文藝理論家曾經給文學作品特別是詩詞,劃分了許多風格範疇,豐富了人們的審美感受,揭示了詩人的創作個性與作品的藝術特色。其中有許多風格,如雄渾、沖淡、豪放、沉著、飄逸等等,在人們 頭腦中大抵有個共同的清晰的認識。另外也還有一些在目前應用得很少,人們不太瞭解,而且含義較為復 雜。“清空”就是其中之一。

  ②清空主要是指一種經過藝術陶冶,在題材概括上淘盡渣滓從而表現為澄淨精純,在意境鑄造上突出詩人的沖淡襟懷,從而表現為樸素自然的藝術特色。它說明作家立足之高和構思之深,表現為畫面有餘味、脈絡婉轉諧和,但最主要的還是含蓄與自然的交織、峭拔與流轉的交織。

  清人戈載評論姜夔的幾句話,可以說明“清空”特色。 “白石之詞,清氣盤空,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其高遠峭拔之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清氣”,說明作品審美情趣高雅;“盤空”,說明作品的想象、情思和韻味不僅橫溢太空,而且紆迴縈繞,竭盡曲折婉轉之美;“野雲孤飛”、“去留無跡”,說明作品意趣超逸不凡,表達空靈自然;“高遠峭拔”,則說明取境之深、筆力之遒,饒有餘味,富於頓挫。

  怎樣才算清空,怎樣便是背離清空呢?

  首先,從審美感受說,風格應該是幽深而不煩瑣。作為清空風格的幽深,就是指舉重若輕地講出“人人心中所有”但卻是“筆下所無”的話。而且幽深要與自然相結合,幽深的內容,要通過自然造化的形式來表現。

  其次,從詩詞節奏來說,清空的風格往往是以靈動取勝,而與板重相背離。所謂靈動,不外指作品節奏給予人們以和諧流動的美感;感情富於曲折,而以質樸明快的語言出之;結構饒有層次,但卻統一在渾然一氣的境界之中。流轉而不失之浮滑,律動和諧中包含著凝鍊的風度,甚至峭拔的格調。

  再次,從語感說,清空風格的詩詞,更多表現為質樸玲瓏和流灑縱橫的風格,錘鍊精工、雕鏤深刻、語氣蟠屈的作品,往往表現為邃密、峭拔、典雅、古奧的風格,它們的境界未始不綿密奇幻,但有的卻不免迷茫艱澀;語言未始不精警遒煉,但有的卻失之詰屈聱牙,難以上口。而清空的作品則語言質樸,摒棄雕飾之繁,“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

  總的來說,清空的思想基礎,首先應該是具有高超、灑脫的情趣,像清風徐來,山泉汩汩。清空的作品,其境界必有高度,不是“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那種高曠駿邁,也不是“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那樣的昂揚激盪。其特色是:秀勁中見挺拔,飄灑中寓沉著,優美中含有崇高因素。

  天水中考現代文閱讀題目

  6.根據文章②③兩段的內容,下列對“清空”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清空主要是指一咱經過藝術陶冶,從而在題材概括上表現為澄淨精純、意境塑造上具有樸素自然特點的藝術特色。

  B.清空說明作家立足高、構思深,表現為畫面有餘味、脈絡婉轉諧和,但最主要的是含蓄、自然、峭拔、流轉風格的相互交織。

  C.清空具有審美情趣高雅,想象、情思和韻味橫溢太空,紆迴縈繞,竭盡曲折婉轉之美的特點。

  D.作品竟趣超逸不凡,表達空靈自然,取境深邃,筆力遒勁,餘味雋永,富於頓挫,都是清空的特點。

  7.下列詩句,不符合“清空”特點的一項是

  A.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揚州慢》

  B.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C.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D.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雄渾、沖淡、豪放、飄逸、清空等都是古代文藝理論家給古代文學作品特別是詩詞劃分的許多風格範疇,但人們對它們的瞭解程度不完全相同。

  B.靈動不僅指作品節奏給人以和諧流動的美感,還指感情富於曲折而用質樸明快的語言表現出來、結構富有層次卻統一在渾然一氣的境界中。

  C.錘鍊精工、雕鏤深刻、語氣蟠曲的作品,往往表現為邃密、峭拔、典雅、古奧的風格,但這樣的作品有的不免境界迷茫艱澀,或語言詰屈聱牙。

  D.本文圍繞“清空”展開論述,先闡明“清空”是什麼,再論述怎樣才算“清空”,層次清晰;引用古人評價或詩詞,增強了說服力和表現力。

  天水中考現代文閱讀答案

  6.B***原文為“含蓄與自然的交織、峭拔與流轉的交織”***

  7.D***D項境界迷茫艱澀,風格與清空相左。A項“黃昏”暗含視覺蒼茫,“清角”暗含聽覺淒涼,“吹寒”暗含觸覺寒冽,三者融合,統一於“空城”,寓幽深於自然之中,屬於第⑤段所說的風格幽深而自然的作品;B項問話人似從天外飛來,而答話卻變成詩人敘述,一問一答倏然過渡到那位不知去向的高士,從而把讀者的想象引向深處,靈動之極,屬於第⑥段所說的靈動的作品;c項明白如話,單純明淨,化紛紜世態於常見事物之中,把極其細膩的感情錘鍊成勝似千言的寥寥數語,行雲流水,不露斧鑿痕,質樸而自然,屬於第⑦段所說的質樸玲瓏的作品***

  8.B***原文不是遞進關係***

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高閱讀題及答案
浙江麗水中考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天水中考現代文閱讀例題及答案
天津中考現代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湛江中考現代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江西中考現代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瀋陽中考現代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黃石市中考現代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湖北中考現代文閱讀試題及答案
湖南中考現代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佛山中考現代文閱讀試題及答案
浙江中考現代文閱讀習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