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有哪些養生食療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冬天氣候乾燥,抵抗力不好的人很容易經常生病,所以這是一個需要多多進補養生的季節。那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冬天有效養生的食療

  冬天養生的食療一、山藥燉鴨

  原料:鴨、山藥、紅棗、枸杞、蔥姜、八角、花椒、香葉、陳皮、黃酒、冰糖、鹽、胡椒粉。

  做法

  1、先將鴨肉洗淨然後切成塊***所有皮和肥肉都去掉,這樣吃起來不油膩***。放到冷水裡面煮開,關火撈出鴨肉,用冷水反覆沖洗2-3次。

  2、鍋中加冷水,放入鴨肉,蔥段,薑片,八角,花椒,香葉,陳皮,黃酒。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燉50分鐘。

  3、加鹽調味,放2塊冰糖,山藥塊,紅棗和枸杞再燉10分鐘。出鍋加胡椒粉和蔥花即可。

  冬天養生的食療二、冬瓜汆丸子

  原料:豬肉餡***要有肥有瘦的***、冬瓜、澱粉、生抽、紹興酒、蔥末、蒜片、薑片、鹽、雞精少許。

  做法

  1、先將豬肉餡用澱粉、生抽、鹽、紹興酒一起攪拌均勻。

  2、加少許油在鍋裡,燒熱,蒜片、薑片爆香。

  3、加適量水,煮沸,然後把豬肉餡捏成一個一個圓圓的小丸子,下進鍋裡。

  4、丸子在鍋裡的樣子就忘記拍了。中火煮10分鐘,下切好的冬瓜片。

  5、煮到冬瓜有點軟了的時候,加雞精和適量鹽,冬瓜完全軟了就可以關火,出鍋了。撒上些蔥碎。

  冬天養生的食療三、烏雞栗子湯

  原料:烏雞1只、板栗200克、紅棗15顆、枸杞適量、姜1小塊、鹽適量。

  做法

  1、將烏雞縱向從背部一切為二,入冷水中,水開後撈出。

  2、砂鍋中入半鍋熱水,放入焯過的烏雞,加入薑片,大火燒開轉小火燉制。

  3、溫水浸泡一會兒紅棗和枸杞。烏雞燉半小時後加入板栗。

  4、燉半小時後加入紅棗和枸杞,再燉半小時左右,最後加入鹽即可。

  有助於冬天養生的食物

  1、人蔘

  人蔘味甘、微苦,性平。歸脾、肺、心經。人蔘裡面含有含人蔘皁貳、人蔘酸、揮發油、維生素B1、維生家B2等營養物質。其中糖類、膽鹼、煙酸可以大補元氣,補脾益肺,寧神益智,生津止渴,還能加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同時也能加強抑制過程,提高腦力勞動的工作效率。

  另外,人蔘能增強機體對有害刺激的抵抗力,提高抗疲勞能力,有強心及促進造血機能作用。對性腺機能也有促進作用。用於虛脫、心衰、氣短、喘促、自汗肢冷,心悸怔仲、久病體虛、神經衰弱等症。是冬季養生的佳品,吃的時候可以切薄片,每天噙化,或1味煎湯頻飲,每天總量一般不超過6克。如氣虛而又有火熱的表現,那麼可以改服西洋參。

  2、黃芪

  黃芪補氣昇陽、益精固表、利水退腫,適用於自汗、盜汗、浮腫、內傷勞倦、脾虛、洩瀉、脫肛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症。黃芪有增強人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的效應,又有性激素作用,還可調整血壓和固表止汗。每天以 100克燉雞喝湯。黃芪利尿,同時也適合糖尿病人食用。但有高熱、大渴、便祕等實熱症者忌用。

  3、當歸

  當歸味甘、微辛,性溫。人心、肝、脾經。當歸含揮發油、蔗糖、維生素B12、維生素A類物質、棕擱酸、硬脂酸、不飽和油酸、亞油酸,p—谷舀醇等。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的功效。具有調節子宮收縮、保肝、鎮靜、抗維生素E缺乏症及抗菌作用。常用於月經不調、經閉腹痛、崩漏、血虛頭痛、眩暈、腸燥便難等症。

  4、桂圓肉

  桂圓肉即龍眼肉,味甘,性溫,歸心、腎、肝、脾經。具有補心脾、益氣血、安心神的功效。主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所致的驚悸、怔忡、失眠、健忘、血虛萎黃、有經不調、崩漏等症。

  5、紅棗

  紅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份、胡蘿蔔素、維生素B、C、P及磷、鈣、鐵等,有維生素丸的美稱,有較強的抑愛、抗過敏作用。紅棗內含有環磷酸腺苷,能增強肌力、消除疲勞、擴張血管、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有良好作用。紅棗還能能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倦怠無力、失眠等患者很好的保健品。同時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貧血等症有良好療效。

  6、阿膠

  阿膠是採用黑驢皮經過漂泡去毛後,加冰糖等配料熬製而成。本品味甘、性平,有補血止血、滋陰潤肺、調經安胎等作用,是自古以來人們最為喜歡的滋補珍品。《水經注》即有“歲常煮膠,以貢天府”的記載,故有貢膠之稱。《本草綱目》更是將阿膠當做是“聖藥”,它與人蔘、鹿茸並稱為中藥的“三寶”。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

冬天強身健體的養生湯有哪些
冬天如何養生護膚
相關知識
冬天有哪些養生食療
冬天有哪些養生的花茶
冬天有哪些養生小妙招
冬天有哪些養生誤區
冬天有哪些養生滋補的湯
男人吃什麼補精子有哪些養生食療
蓮子有哪些養生食療方
夏季有哪些養生食療
秋分的穀物有哪些養生食療
秋分的穀物有哪些養生食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