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產生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霧霾指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大量極細微的幹塵粒子均勻的浮游在空中,使空氣渾濁,視野模糊並導致能見度惡化,那麼,是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霧霾產生的原因

  霧霾的源頭多種多樣,比如汽車尾氣、工業排放、建築揚塵、垃圾焚燒,甚至火山噴發等等,霧霾天氣通常是多種汙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區的霧霾天氣中,不同汙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異。

  霧霾天氣自古有之,刀耕火種和火山噴發等人類活動或自然現象都可能導致霧霾天氣。不過在人類進入化石燃料時代後,霧霾天氣才真正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身體健康。急劇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導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態環境破壞,都為霧霾天氣的產生埋下伏筆。

  霧霾的產生既有“源頭”,也有“幫凶”,這就是不利於汙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一旦汙染物在長期處於靜態的氣象條件下積聚,就容易產生霧霾天氣。

  一是生成顆粒性揚塵的物理基源。我國有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地區,其土壤質地最易生成顆粒性揚塵微粒。

  二是運動差造成揚塵。例如,道路中間花圃和街道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潑水後若有泥漿流到路上,一小時乾涸後,被車輪一旋就會造成大量揚塵,即使這些顆粒性物質落回地面,也會因汽車不斷駛過,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

  三是揚塵基源和運動差過程集聚在一定空間範圍內,顆粒最終與水分子結核集聚成霾。目前來看,在我國黃土平高原地區350多座城市中,霧霾構造三要素存量相當豐裕。

  霧霾產生的危害

  身體危害

  近些年來,隨著空氣質量逐漸惡化,霧霾天氣現象出現頻率越來越高,它們在人們毫無防範的時候侵入人體呼吸道和肺葉中,從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生殖系統等疾病,諸如咽喉炎、肺氣腫、哮喘、鼻炎、支氣管炎等炎症,長期處於這種環境還會誘發肺癌、心肌缺血及損傷。

  霧霾天氣易誘發心血管疾病,霧霾天氣時氣壓低,溼度大,人體無法排汗,誘發心臟病的機率會越來越高。

  誘發呼吸道疾病,霧霾中含有大量的顆粒物,這些包括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顆粒物一旦進入呼吸道並粘著在肺泡上,輕則會造成鼻炎等鼻腔疾病外,重則會造成肺部硬化,甚至還有可能造成肺癌。

  上呼吸道感染

  持續的霧霾天氣籠罩著全國10餘個省份,霧霾天氣,空中浮游大量塵粒和煙粒等有害物質,會對人體的呼吸道造成傷害,空氣中飄浮大量的顆粒、粉塵、汙染物病毒等,一旦被人體吸入,就會刺激並破壞呼吸道黏膜,使鼻腔變得乾燥,破壞呼吸道黏膜防禦能力,細菌進入呼吸道,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日前,中國社科院聯合中國氣象局釋出《氣候變化綠皮書》,報告稱霧霾天氣影響健康,除眾所周知的會使呼吸系統及心臟系統疾病惡化等,還會影響生殖能力。這一說法引發網友熱議。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研究團隊對上海男性不育進行了長達10年的研究證實,環境日趨惡化,男子精液質量每況愈下。在上海各大醫院的生殖門診裡,男性因無精、少精、弱精、精子畸形導致不育的越來越多。不孕不育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第三位疾病,僅次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

  與此相對,國內外很多資料顯示,環境因素可能造成不孕不育。加拿大曾經做過一個試驗,工作人員將同時生出來的老鼠分別放在城市和鄉村餵養。結果發現,城市裡的老鼠活得短,生育能力下降,而在鄉村中成長的老鼠不僅壽命長,生育能力也很強。據專家介紹,霧霾中PM2.5小顆粒,不光是粉塵,還有煙塵,包括汽車尾氣、工業排放的廢氣等,這些物質都含有很多環境汙染毒素,學術統稱為環境汙染雌激素,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吸收侵入人體。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主任醫師郭應祿表示,即使有影響也不會太大,目前來看,霧霾對人類健康最直接的危害主要還是增加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那麼要如何降低霧霾對人體的危害?專家建議,市民在霧霾天應減少出門,家中門窗緊閉時可用空氣淨化機淨化空氣;霧霾天出門時儘量戴有特殊功能口罩;在保持營養攝入均衡的前提下多食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富含花青素的葡萄籽、含蘿蔔硫素的花菜、含蕃紅素的番茄等。

  交通影響

  霧霾天氣時光照嚴重不足,接近底層的紫外線明顯減弱,使得空氣中細菌很難被殺死,從而傳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霧霾天氣時,由於空氣質量差,能見度低,容易出現車輛追尾相撞,影響正常交通秩序,對大家出行造成不便,在日常行車行走時更應該多觀察路況,以免發生危險。

  霧霾天氣對公路、鐵路、航空、航運、供電系統、農作物生長等均產生重要影響。霧、霾會造成空氣質量下降,影響生態環境,給人體健康帶來較大危害。

  霧霾的治理措施

  “減少汙染源,削減大氣汙染物是解決霧霾的根本之道。”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庚辰說。北京市經濟資訊化委副主任李洪說,據《關於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日應急方案》,在重點排減企業中,北京共有58家企業實現了停產,完全切斷了汙染源;41家企業通過降低生產負荷,減少汙染供需,實現30%以上的汙染減排;強聯水泥、平谷水泥二廠等均實現全部停產,水泥行業也實現了30%以上的減排任務。

  為了最大限度降低市區汽車車輪和路面塵埃的接觸頻率和麵積,應將花圃和路肩做得比汽車通行的路面低,這樣雨漿水和汙染灑水就會從馬路中間流向花圃下的土壤。然而遺憾的是,我們在350座城市很少觀察到這種防範顆粒型揚塵汙染的設計。

  同樣,為了最大限度隔絕城外車輛和施工車輛帶來揚塵,可以在城外帶塵車輛***運煤車和其他長途車等***入城時在城市關口收費站邊設立噴水清洗輪胎、底盤的環節,在城內施工車輛進入馬路時設立遮蓋和清洗輪胎、底盤的環節,但很多城市往往只有入城後的終端***機制而沒有入城時的清理預防機制。可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缺乏揚塵構造治理要求,缺乏預防機制的行為才是構成霧霾形成的第一源頭,施工工地和經濟發展數量及規模僅僅是二階汙染。

  我國不少城市環境治汙目標仍然偏離顆粒性霧霾治理。多年來,我們在環境治汙方面向西方標準看齊,如長期把歐Ⅱ、歐Ⅲ、歐Ⅳ甚至歐Ⅴ標準付諸監管細則,不符合上述排汙尾管標準的車輛不能出廠,不達標的煙囪推倒、遷移,但這些管理細則只是對氣體性汙染有效。對於顆粒性汙染大戶——黃土平高原地區汙染構造形成的任何理解,幾乎仍在我們城市管理部門的理解能力之外。

  同時,霧霾的出現還在於在深層制度的缺失。長期以來,我國城建基礎設施和園林綠化招投標過程都是“手拉手”式的場外交易,招來招去都是那幾個關係實體,外部先進的管理和競爭技術以及環境保護、汙染治理觀念進不到這種半公開式的雙邊交易過程來。霧霾其實是這種深層制度缺失後長期累積的外觀現象。

  治理霧霾不能單是環境保護部門的任務,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應該儘快建立符合中國地理現實的防治顆粒型汙染通則和落實細則,督促城市管理部門和建設部門按照標準落實,並儘快將上述細則落實到城市建設、園林綠化招投標過程中,開放相關關聯要素市場,推動施工單位、部門按照環保理念施工建設。最後,為普通老百姓修好的提案、建議也應出現在兩會代表、委員的視野當中,帶動社會從細微處著手治理霧霾。

洗面奶早上洗好還是晚上洗好
什麼是霾霾的主要危害
相關知識
霧霾產生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女人腎虛的症狀危害和治療措施
女人腎虛的症狀危害和治療措施
人流手術的危害和護理措施
導致霧霾形成的原因
吉布斯效應產生的原因
霧霾天氣的原因及注意事項
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
汽車套牌處罰規定和產生的原因
淺析日本三次教科書事件中的極端民族主義產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