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知識手抄報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有規律的生活原是健康與長壽的祕訣,你知道怎麼做一份健康教育知識的手抄報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資料1

  1*** 財富名利不會均等,時光對人卻很公平,有人有金山銀山,不一定有壽比南山,有人是粗茶布衣,也往往幸福百年!

  2*** 聰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準,高明人看得遠。智者的聲音是愚者的方向,無法放棄過去的無知,就無法走進智慧的殿堂,對待健康,偏見比無知更可怕!

  3*** 當心靈趨於平靜時,精神便得永恆!把慾望降到最低點,把理性昇華到最高點,你會體會到:平安是幸,健康是福,清心是祿,寡慾是壽!

  4*** 鍛鍊身體像銀行儲蓄,零存整取,積久即成鉅款;養生健身如攀登高山,不斷攀沿,持之以恆必益壽延年!

  5*** 房子修的再大也是臨時住所,只有那個小木匣子才是永久的家,切記:不妄求則心寬,不妄做則心安,屋寬不如心寬,身安不如心安!

  6*** 高官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不怕待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走得早!

  7*** 給人送禮,不如給人送健康;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花錢遊樂瀟灑,不如寓教於樂玩的高雅!

  8*** 瓜好吃不在大小,人健康不在年齡,衰老與年齡不成正比,善於養生保健的人,易逝的青春就會放慢腳步!

  資料2

  養生“九九乘法表”

  一、少肉多豆。

  這似乎已成了眾人皆知的“祕密”。我們身邊有不少“肉食動物”,漢堡、烤肉、烤鴨、紅燒肉,頓頓無肉不歡。按“膳食平衡寶塔”的建議,一個人每天最好只攝入瘦肉75克,即一副撲克牌大小的一塊。其中,體力勞動者、男性可以多吃紅肉,腦力勞動者、女性及身體機能退化的老人,應多吃白肉。尤其是患有肥胖、心臟病、高血壓等的人,更應少吃肉,多吃豆製品。豆子被稱為“地裡長出來的肉”,特別是用大豆做的各種豆製品,比如水豆腐、豆腐絲、豆腐乾、豆腐皮之類,都是提供蛋白質的好食品。

  二、少鹽多醋。

  鹽不僅會偷走你身體裡的鈣,還會帶走正常的血壓。自家做飯時,除了少放鹽,也要儘量控制醬油、番茄醬、辣椒醬、咖哩等調味品的攝入量。更要小心看不見的鹽,比如餐館中紅燒菜、燉菜等菜品,薯片、罐頭及快餐方便食品中都含較多的鹽。醋則稱得上是廚房裡的保健調味品了,炒菜時不妨放一點,用米醋醃泡菜可以降血脂,用陳醋配著麵食吃能助消化,做魚和骨頭湯的時候放點醋,還有助於其中鈣質的吸收。

  三、少衣多浴。

  一提到少穿,自會讓人想到“春捂秋凍”。其實,秋凍不是讓人挨凍,而是指緩緩添衣。適當的涼爽刺激,有助於促進身體代謝,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當戶外早晚氣溫降低到10℃左右時,就應該結束“秋凍”了。洗個熱水澡既能解乏,又助睡眠,最重要的是在洗澡時做點“小動作”,比如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並淋浴腹部,可以防便祕,在水流中搓臉能加速血液流動,能緩解疲勞。早晨起來最適合淋浴,可以喚醒身心,而睡前1至2個小時,最好在浴盆裡泡個澡。水溫應在40—50攝氏度,比體溫略高。

  四、少食多嚼。

  想管住自己的嘴,不妨嘗試以下幾招:在感到有點兒餓時開始吃飯,而且每餐在固定時間吃;每次少盛一點,或使用淺盤和透明餐具;吃飯至少保證20分鐘,因為從吃飯開始,經過20分鐘後,大腦才會接收到吃飽的訊號。一般來說,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有助消化,避免發胖,還能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不妨用小湯匙代替筷子,或者輪流使用勺子和筷子吃飯,即使想快也快不起來,保證每口食物都能充分咀嚼。

  五、少藥多練。

  不管平時多大方,吃藥時最該“摳門點”,遇到傷風感冒這樣的小病,最好扛一扛,別隨便吃藥。老年人還應遵守“歲加量減”的原則,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其用藥量相當於成人用藥量的3/4,不可自行增加,並且同時最多隻能服4種藥。如果沒有養成鍛鍊的習慣,吃藥也等於白吃。最新研究顯示,只要每天堅持鍛鍊15分鐘,平均可延壽3年,比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等,都稱得上最好的“藥物”。

猜你喜歡:

1.關於健康教育的手抄報圖片

2.健康教育主題手抄報內容

3.關於健康教育的手抄報圖片內容

4.關於健康教育的手抄報內容

5.健康教育手抄報圖片內容

6.關於健康教育手抄報的內容資料

大班健康紅綠燈教案
健康教育手抄報版面
相關知識
健康教育知識手抄報
健康教育知識手抄報內容
有關安全教育知識手抄報圖片
心理健康教育花邊手抄報
健康衛生知識手抄報內容
安全教育知識手抄報圖片
安全教育知識手抄報內容
健康安全知識手抄報
健康衛生知識手抄報圖片
健康衛生知識手抄報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