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養成健康教育實施方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小學是學生身心發育黃金時期,學校要有規範的教育實施方案,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養成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養成教育是一個長期反覆的教育過程,是一個人終身成長髮展的基礎性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有利於指導學生健康成長。因此,為加強我校學生養成教育管理,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養,營造和諧人文校園,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其方案。

  一、工作目標

  1、通過“文明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通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安全衛生習慣”教育,培養師生自我安全意識的前提下,使師生養成安全為天,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

  5.通過“節儉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二、階段目標

  第一階段:學。通過學《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小學生守則》、學校行為習慣要求等,明確行為規範的內容,知道在學習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樣做。

  第二階段:做。制定各種規章制度,指導學生行為,通過各種活動,強化訓練。通過自查互糾,共同進步。通過激勵評優樹立典型,帶動進步,從而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第三階段:管。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養成好習慣終身受益。

  三、養成教育具體內容

  ***一***以《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小學生守則》為主要的學習內容,從文明、學習、生活、安全衛生、節儉五方面,正面引導和培養學生養成習慣。

  1、學習習慣

  ①課前要預習,學會帶著問題聽課;

  ②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③上課坐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手握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一尺,身體離桌一拳;

  ④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說亂動,勇於提問,積極回答,積極思考;

  ⑤作業要字型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⑥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⑦學會先複習後完成作業,先審題再解答的習慣;

  ⑧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⑨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

  2、文明習慣

  ①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②接受長輩物品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讚揚時說“謝謝”;

  ③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說明去向;

  ④吃飯不獨佔獨吃,先讓長輩就座,吃完飯要對同桌吃飯的長輩或客人說“請慢用”;

  ⑤關心父母等長輩的身體,父母生病要問候,端水送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⑥有客人來訪,接待熱情、周到,要使用“歡迎光臨”、“再見”、“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語;

  ⑦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早上問早、中午問好,放學見到老師說“再見”,進出校門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⑧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說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

  ⑨同學要互助,不以強欺弱,不叫同學綽號;

  ⑩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著整潔。

  3、生活習慣

  ①早晨早起,不睡懶覺——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書包、吃飯行動快速——當利索人;

  ③吃飽飯、吃好飯、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上學不遲到,放學要排隊回家,不繞路,不貪玩,不在路上打鬧——做守時人;

  ⑤天天洗腳,經常洗澡、剪指甲,穿戴整潔——講衛生;

  ⑥出入教室,不打鬧。有秩序上***下***操,站隊不擠、不搶、不拖、聽口令,動作快——守紀律;

  ⑦積極主動打掃教室,不帶零食入校,校園不亂扔碎紙,不亂塗亂畫,不隨地大小便——講公德;

  ⑧星期天、節假日學習、休息、玩樂有條不紊——講條理;

  ⑨看電視按照家長和老師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講理智;

  ⑩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愛勞動;

  4、安全習慣

  ①上下學,不擁擠,有秩序;

  ②在道路上行走要靠右邊走;

  ③活動要注意安全,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④站隊不擁擠,以免撞傷;

  ⑥不要隨意到水池裡游泳、玩耍;

  ⑦教師要備好安全課,上好安全法制課;

  ⑧不玩火、玩電、不偷盜、不拿危險制具。

  5、節儉習慣:

  ①用水、電後及時關閉開關,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②愛護書本,節約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

  ③愛護桌椅、門窗、板擦等物;

  ④愛惜衣物,不亂丟棄;愛惜糧食,不剩飯,節約一粒糧食;

  ⑤不隨便丟棄粉筆、掃帚、紙簍等教室用具;

  ⑥正確支配零用錢,少吃零食;不向父母提出過高的物質要求;

  ***二***要求教師要做到:

  1、遵守校規校紀。2、認真備課上課。3、及時批改輔導。4、上課規範用語用字。5、言行文明得體。6、管理愛護學生。7、善於交流合作。8、勤於學習反思。9、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10、堅持廉潔從教。

  四、實施途徑與措施:

  ***一***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德育意識,強化學科滲透功能。

  1、發揮課堂教學優勢,進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學生道德認識,使他們懂得“是、非、善、惡、美、醜”。

  2、充分利用班隊、思品、晨會等課程,加強學生文明禮貌、安全衛生等常規教育宣傳,引導學生做到“三別”、“四帶”、“五無”。“三別”即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四帶”即把晚文明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五無”即地面無痰跡,室內無紙屑,桌凳無刻畫,牆壁無腳印,出言無髒話。

  3、把行為規範教育貫穿在品德課教學始終,滲透在各學科教學之中,做到全員參與學生養成教育管理。

  ***二***組織各種班隊活動,落實“行”的要求。積極開展有益的班隊活動,健全廣闊的少先隊活動陣地,教育學生從現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掛起鉤來,從我做起,把理論和實踐掛起鉤來;從小事做起,把平凡和偉大掛起鉤來。

  1、通過知、比、糾、行教育系列開展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週召開一次主題班會,教會學生什麼是良好的行為習慣,什麼是不良的行為習慣,哪些應該改正,哪些應該表揚,從思想上明確認識。

  “比”:對照養成教育內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習慣,強化訓練。

  “糾”:發揮同學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幫助的作用,糾正不良行為。

  “行”: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始終如一。

  2、堅持每週一次班會制度,總結本週本班養成教育工作情況,安排下週工作。每月最後一週召開一次主題班會、討論會,進行一次階段性班內總結。

  3、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辦學校宣傳欄、黑板報等宣傳陣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行為環境。

  ***三***平時加強檢查督促。制訂各項制度,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建立健全監督網,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學生堅定的道德意志。

  1.週一公佈本週養成教育目標,週五最後一節課後利用十分鐘由班主任,總結本班本週養成教育工作情況***要有記錄***,安排大掃除,強調週末注意事項;

  2、形成制度,做好表彰。各班要做好養成教育的自評活動,及時對錶現突出的學生進行鼓勵,對一再不遵守《規範》、《守則》、《養成教育實施細則》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使學生能分清優劣,在趕、幫、超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3、在大隊部統一部署下,實行班級負責制。班主任具體負責本班學生行為習慣的訓練和指導工作,其他任課教師協助班主任做好學生行為習慣的教育和培養工作。同時將少先隊大隊部的檢查結果作為“優秀班級評比”的重要考評依據。

  五、制度保障,加強監管

  1、學校要成立“養成教育培養領導小組”,制定活動方案,組織實施,切實抓好養成教育的實施和監管。

  2、建立值周值日製度:值周值日人員由領導、教師、學生幹部組成,負責檢查每天學生在校的行為表現,發現問題,及時教育,並將情況及時記錄。值周值日人員要認真做好每天的檢查、評比,一週的小結總評等工作。把養成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3、以安全衛生監督員為主要管理人員,每天對各班的衛生、文明禮儀、紀律、兩操、出勤、安全等情況進行督查和評比,充分發揮“紅領巾監督崗”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4、建立養成教育工作宣傳欄,及時批評和表揚湧現出的典型人物事蹟,典型人物採取各班推薦核實評選的原則確認,定期公佈養成教育階段性評比結果;

  5、做好交流工作,期末開展“養成教育經驗交流會”,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共同促進養成教育的發展不斷完善工作方法,使養成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進展。

  6、明確養成教育活動與常規工作考核掛鉤,一同考核記載,與年終評優評先掛鉤,同時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照依據。

  六、考核量化:

  為在廣大教師和學生中形成人人“抓養成、促養成”的濃厚氛圍,根據養成教育永續性和複雜性的特點,要堅持反覆訓練、階段推進、週期鞏固、要注重實效、考核督促的原則,開展階段性考核和學期末考核的方式。

  ⑴階段性考核

  班主任:通過學生問卷及實地評比兩種形式,對班主任工作進行考評。

  A、根據周安排和月安排的養成教育內容,對班主任日常工作進行問卷調查,量化評分。

  B、實地考評區域教室環境建設和學生管理工作,量化評分。

  學生:每週及月底從“知”、“行”兩方面對學生進行測評,作為評選先進個人依據。

  ⑵學期考核***分兩次:兩月一次***

  1、學期考核由學校校長組織,協同教導處、少先隊大隊部、總務處、紅領巾監督崗和班委會,組織人員根據各項指標結合各班學期綜合情況進行考核,量化評分。

  2、每期末進行總結評比,對在養成教育活動中成效顯著、工作有特色的班級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建立“人人爭上進”的良好氛圍。

  養成教育儘管是老話題,但對於我們來說卻是一片新領域,只要我們同心同德,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就一定能開創我校養成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大學生活與心理健康的關係
有關高三學生心理輔導的案例
相關知識
小學養成健康教育實施方案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案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案
小學健康教育實施方案範文
新學期小學健康教育實施方案
新學期學校健康教育實施方案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案
最新的健康教育實施方案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案
關於衛生健康教育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