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傳說教學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你知道重陽節是怎麼樣的由來嗎?下面請欣賞網路編輯為你帶來的《重陽節的傳說》教學設計 ,希望你能夠喜歡!

  《重陽節的傳說》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重陽節風俗的由來,感受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剷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3、幫助學生進行調查訪問,瞭解家鄉是怎樣過重陽節的。

  二、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剷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準備: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以前我們學習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古詩,現在哪位同學能背誦,並告訴大家九月九日是什麼節日?

  在民間流傳著關於重陽節來歷的美麗傳說,同學們想不想了解重陽節到底是怎樣來的呢?板書:重陽節的傳說

  [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出新課的學習,學生的積極性濃厚。在此基礎上學習新課,激發了學生好奇心,和主動探究的學習慾望。]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一讀課文***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順暢。

  ***2***學生二讀課文***和同座合作讀***,可以每人讀一節,互相指正讀錯的地方。

  ***3***學生三讀課文***指名讀或開火車讀***,每人一個自然段,讀後請學生進行評價,指出優點和不足。

  ***4***學生四讀課文***默讀***,想一想:課文講了哪些內容?引導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引導學生多讀課文,教師在課上給足時間,每次讀書應明確要求,注意讀的質量。]

  ***三***指導認字和寫字

  ***1***屏顯本課的生字。

  ***2***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識記要求認識的字。

  ***3***引導觀察要求寫的字。重點探討交流“妻、拜、瓶、侵、襲”這5個字的寫法。教師板書給學生看。

  ***4***學生練習寫5個生字、3個詞語;及時展示學生寫的字,進行評價、指點。

  ***四***語文實踐活動:調查訪問:家人、鄰居是怎樣過重陽節的?

  ***五***作業:寫生字抄詞,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默讀課文,回憶課文講了什麼內容?

  板書:拜師學藝斬妖除魔紀念桓景

  ***二***深入研讀

  1.指讀課文第一部分,思考哪一句話概括了桓景為什麼要拜師學藝。出示:桓景病好後,一心想除掉瘟魔,讓鄉親們不再受害。

  指讀、評讀:感受桓景為民除害的決心異常堅定。

  2.默讀第四自然段:還能從哪裡看出桓景下定決心要為民除害?

  結合學生彙報,出示重點內容。

  出示:他一路走,一路打聽,翻過了一座山又一座山,趟過了一條河又一條河,磨破了一雙鞋又一雙鞋,終於見到了費長房。

  從“終於”這個詞你體會到什麼?

  [引導學生理解桓景拜師學藝歷盡了艱辛,可見他為民除害的決心多麼堅定。]

  出示:桓景每天勤學苦練,終於練成了一身好武藝。

  堅定的信念支援著他終於見到了費長房,同時支援著他每天勤學苦練,終於練成了一身好武藝。能否把桓景怎樣勤學苦練的補充具體?

  [這個教學環節的目的是讀寫結合,既理解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的精神,又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學習傳說故事的寫作特點,為本單元的習作打基礎。從寫作角度說,傳說故事多半是口頭流傳的,要求便於記憶,所以多用反覆、對比、重疊等修辭方法,使故事情節在反覆、對比中產生扣人心絃、發人深思的藝術魅力。學生在表達時不用告訴他們這些內容,能模仿上文去說就可以了。]

  3.過渡:桓景一心為民除害,不怕艱辛拜師學藝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後來他又是怎樣剷除妖魔的,你有什麼感受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4.學習第二部分:出示燈片

  思考題:桓景是怎樣剷除妖魔的,你有什麼感受?

  自學提示:***1***默讀課文第二部分,思考問題。

  ***2***畫出讓你感動的詞句,簡單批註。

  ***3***有感情地朗讀。

  交流彙報,理解重點:

  ***1***到了瘟魔出來那天,桓景分給鄉親們每人一片茱萸葉,讓大家帶在身邊,又讓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後領著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聯絡上文理解桓景按照師父的辦法去做,做好了斬妖除魔的準備。]

  ***2***桓景手持寶劍從山上直衝下來,和瘟魔展開了搏鬥。瘟魔見勢不妙,轉身就逃。桓景對準他的後心“嗖”地擲出寶劍,“哧”的一聲就把他扎死了。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桓景奮勇除魔,毫不畏懼的精神,再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學生對桓景為民除害的敬佩之情。]

  ***三***總結課文

  1.填空:這一天是農曆九月初九。此後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舉行——、——、——等活動,來紀念桓景剷除妖魔、為民除害。——九月初九又是重陽日,——人們就把這一天叫做“重陽節”。

  2.你喜歡桓景嗎?說說為什麼。可以用上“因為……所以……”。

  3.說說家人、鄰居是怎樣過重陽節的。

  ***四***作業

  1、把重陽節的傳說講給家長或別的小朋友聽。

  2、讀句子,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3、推薦閱讀《語文同步課本》中的民間故故事。

  重陽節的傳說課文原文

  古時候,汝***rǔ***河邊一個村子裡,住著一個小夥子,名叫桓***huán***景。他家裡有父母和妻子,一家人和和睦***mù***睦,日子過得十分快樂。

  天有不測風雲。有一年,汝河裡忽然出了一個瘟***wēn***魔,岸邊很多村莊流行起了瘟疫***yì***,死了不少人。桓景一家人也被染上了,父母和妻子都死了,只有桓景活了下來。

  桓景病好後,一心想除掉瘟魔,讓鄉親們不再受害。他聽說東南方的山中有一位叫費長房的神仙,能降妖除魔,決定前去拜***bài***師學藝。

  桓景帶上一袋乾糧上路了。他一路走,一路打聽,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山,蹚***tāng***過了一條又一條河,磨破了一雙又一雙鞋,終於見到了費長房。費長房和藹***ǎi***地對他說:“我看你一心想為民除害,就收下你這個徒弟吧。”他交給桓景一把降〔xiáng〕妖寶劍,又教他降魔的武藝。桓景每天勤學苦練,終於練成了一身好武藝。

  一天早晨,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過來對他說:“徒兒,你在這兒快一年了。我算了一下,瘟魔又要出來害人了。我給你一把茱萸***zhūyú***葉、一瓶菊花酒。你趕緊回家,先讓鄉親們登高避災,然後再去斬妖除魔。”他一招手,飛來一隻仙鶴***hè***,讓桓景騎在背上,把他送回了家。

  到了瘟魔出來那天,桓景分給鄉親們每人一片茱萸葉,叫大家帶在身邊,又讓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後領著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爬上了河岸,趾***zhǐ***高氣揚地走進村裡。他發現村裡一個人也沒有,就四處張望,最後發現村民們都躲在山上,便狂叫著向山上衝去。剛到山腳下,突然一陣濃郁的茱萸葉香和菊花酒氣迎面撲來,瘟魔頓時頭暈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轉。桓景手持寶劍從山上直衝下來,和瘟魔展開了搏鬥。瘟魔見勢不妙,轉身就逃。桓景對準他的後背嗖***sōu***地擲***zhì***出寶劍,哧***chī***的一聲就把他扎死了。

  從此,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襲了。

  這一天是農曆九月初九。此後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舉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動,來紀念桓景剷除瘟魔、為民除害。因為九月初九又是重陽日,所以人們就把這一天叫做“重陽節”。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
高一新生應該如何學習地理
相關知識
重陽節的傳說教學設計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傳說教學設計
日月潭的傳說教學設計
重陽節的傳說作文
關於重陽節的傳說與故事
有關於重陽節的傳說故事
有關重陽節的傳說
有關重陽節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九九重陽節的傳統習俗
有關重陽節的傳統食物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