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學期期末知識點總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為了幫助大家在考試前,鞏固知識點,對所學的知識更好的掌握,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二下學期政治知識點:哲學與我們的生活的關係

  ***1***哲學的智慧不是從人們的主觀情緒中憑空產生的,而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係的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哲學的智慧產生於人類的實踐活動。源於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2***哲學具有的作用。

  ①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②從哲學的本義:愛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學就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

  ③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地變化與發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實踐,正確對待社會進步與個人發展,正確對待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係,正確對待進與退、得與失、名與利,從而為生活和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

  ④從哲學的任務上看,哲學能在人類生活的路途上點起前行的明燈,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學與世界觀的關係

  ***1***區別:

  ①含義不同: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哲學就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

  ②世界觀人人都有,而哲學只有經過系統學習的人才能掌握。

  ③一般人的世界觀往往是自發的、零散的、缺乏理論論證的,而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有一套理論體系。

  ***2***聯絡:

  哲學以世界觀為內容和基礎,沒有世界觀就沒有哲學,世界觀以哲學為最高表現,二者不能截然分開。

  整個世界包括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客觀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主觀世界指人的意識領域。

  高二下學期政治知識點: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1.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偉大的認識工具。***注意:哲學有正確與錯誤之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哲學。***

  2.哲學與世界觀的關係

  ***1***區別:①世界觀人人都有,哲學是一門專門的學問,需要經過系統的學習才能掌握它。②世界觀是自發形成的,是不繫統、不自覺的,缺乏嚴密的邏輯和理論論證,哲學則是把自發的、零散的、樸素的世界觀加以理論化和系統化,具有嚴密的邏輯和完整的理論體系。

  ***2***聯絡:①哲學是理論化和系統化的世界觀。②世界觀和哲學都把整個世界當作自己認識和研究的物件,都是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觀點。

  3.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係

  ***1***區別:①二者的研究範圍和物件不同。哲學把整個世界當作自己的研究物件,是關於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各種具體知識共性的抽象與概括。而具體科學的研究物件則是整個世界中的某一領域、某一方面或某一事物及其過程。②二者的方法論不同。哲學告訴人們觀察、分析和處理各種問題的根本方法、一般的方法。而具體科學則告訴人們應如何具體分析和處理人與外部世界或人類自身的關係。

  ***2***聯絡:①二者都把現實世界作為自己的研究物件。②哲學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並隨著各門具體科學的發展而發展;而哲學則為各門具體科學的研究與發展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方面的指導。***哲學與具體科學是一般與個別、指導與被指導的關係。***

  4.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係

  ***1***區別:①世界觀就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關係的根本觀點、根本看法;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

  ***2***聯絡:世界觀決定方法論,即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會有什麼樣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而方法論則體現了世界觀,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統一的。

  物質的含義

  1.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注意:物質≠物質的具體形態;哲學上的物質≠自然科學上的物質。客觀實在≠客觀存在。***

  2.整個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物質性原理。世界的本源是物質,這揭示了世界的來源。世界的本質是物質,這揭示了世界的共同屬性和本質特徵。物質第一性,是相對意識第二性而言的。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揭示的是物質決定意識。***

  3.物質的惟一特性***根本特性***是客觀實在性。***注意:物質的根本特性是客觀實在性,物質的根本屬性是運動。兩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區別於意識而言的唯一特性。後者是指物質具有的屬性中最根本的是運動。***

  4.物質具有可知性,即物質能為意識所反映。堅持可知論,反對不可知論。

  自然和社會是客觀的

  1.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首先,自然界先於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其次,人類產生之後,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也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遵循自然物本身的屬性和規律***承認自然的客觀性***是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基本前提→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2.社會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首先,社會是客觀世界發展的必然結果。其次,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基礎是客觀的。再次,支配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客觀的。社會存在的基礎和發展的決定力量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客觀的,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社會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高二下學期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質期中考點
政治文化生活第四單元高考考點
相關知識
高二政治哲學第一課知識點總結
高二政治哲學與生活知識點總結
高二政治必修三必備知識點總結
高三政治哲學辯證法知識點總結
高二政治會考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高二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識點總結
高二政治必修四核心知識點總結
高二政治必修四核心知識點總結
高二政治哲學第四課知識點
高二政治哲學與生活知識點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