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研究論文的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整合的一些關於農村研究的論文,歡迎借鑑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試論道德建設在農村和諧社會構建中的現實意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村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在這個重要的戰略轉型期,農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行為習慣以及思想道德狀況均發生了根本性轉變,農村道德建設顯得特別重要。農村道德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農村道德建設是當前農村和諧社會構建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我國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沒有農村人口道德素質的提高,就沒有全社會公民道德素質的提高;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進步,就沒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全面進步。因此,加強農村道德建設,對於形成農民良好道德風尚,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推動農村和諧社會構建,都具有

  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1加強農村道德建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精神支撐

  加強農村道德建設是加快發展農村經濟的精神支撐和客觀要求。農村經濟發展,不僅需要物質層面的不斷投入,更離不開精神動力的大力支援。在和諧社會構建中,加強農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建立符合農村現代化建設要求的核心價值觀,能夠弘揚社會正氣,增強農民的團結意識和發展意識,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養,使之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激發他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為農村經濟加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同時,加強道德建設,也可以促進農村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幫助農民提高科學文化素質,提高思想政策水平,增強發展經濟的信心,為農村和諧社會構建創造良好的文化條件,提供強大精神支柱。

  2加強農村道德建設是農村社會穩定的堅實基礎

  社會和諧的基礎和關鍵是社會穩定,農村穩定是整個社會穩定的根基。鄧小平同志曾說:“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我們首先解決農村問題。中國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農村,中國穩定不穩定首先要看這百分之八十穩定不穩定。”當前農村存在幹群關係緊張、社會治安形勢嚴峻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這些嚴重影響著農村的穩定與和諧。道德作為一種社會調控的重要方式,對調節人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有著重要作用。加強農村道德建設,提高農村幹部和群眾的道德素質,有利於增強農民與農民之間、農民與幹部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協作,構建農村和諧人際關係,增強農民維護穩定的自覺性。同時,加強農村道德建設,還能移風易俗,倡導文明鄉風,打壓歪風邪氣,促進農村治安好轉,為構建農村和諧社會奠定堅實基

  礎。

  3加強農村道德建設是發展農村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

  加快發展農村民主政治,全面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是新農村建設的根本任務,也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根本要求。加強農村道德建設,有利於指導農民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提高他們的政治思想水平,增強他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性;有利於加強基層政權建設,激發廣大農民的政治參與熱情,推動農村民主政治建設;有利於提高農民的道德素養,履行“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形成和諧的人際關係,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利於推動農村教育事業發展,提高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他們崇尚科學克服迷信的現代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型農民。

  4加強農村道德建設是農村文化建設倡導的健康方式

  加強農村道德建設,用先進文化取代農村腐朽沒落的封建文化,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由於封建迷信觀念的影響,農村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大量的迷信活動,算命、卜卦、求神拜佛、看風水現象比較普遍。婚喪嫁娶鋪張浪費嚴重,建宗祠、續家譜、聯宗祭祖現象時有發生。有些舊社會惡習如賭博、偷盜、打架鬥毆、欺男霸女、賣淫嫖娼等在部分地區沉渣泛起。只有加強農村道德建設,提高廣大農民的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才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引導廣大農民講文明、講禮貌、講信譽、見義勇為、助人為樂,逐步在農村形成和諧的人際關係、良好的社會秩序和健康的社會風氣,才能引導人們把個人享受與他人幸福、社會富強統一起來,把物質享受與精神享受統一起來,把享受與創造統一起來,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封建迷信,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新農村建設中形成積極進取、有所作為、銳意創新[3]的精神風貌。

  論成人教育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鄉差距進一步擴大,“三農”問題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指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要求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二十個字型現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體的發展格局。農村成人教育以提高農民素質為核心,對農民進行文化科學技術和思想政治教育,其最終目標是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通過充分發揮農民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中的作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農村成人教育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首先,農村成人教育應該是為“生產發展”和“生活寬裕”服務的成人教育。在新農村建設中,部分農民的工作環境將從田間地頭轉到車間工廠,新農業對農民文化素質的要求將從文盲或半文盲提高到有文化、懂技術和會經營。農村經濟結構優化、農村人口角色轉變要求大力發展成人教育,開發新農村需要的人力資源。“生活寬裕”的關鍵在於提高農民生存能力,使他們會計劃、能致富、善消費,這離不開農民素質的提高,而農村成人教育是提高農民素質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其次,農村成人教育應該是為“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服務的成人教育。新農村“鄉風文明”要求崇尚科學、抵制迷信,團結互助、誠實守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遵紀守法、辛勤勞動。新農村“村容整潔”要求科學規劃佈局,保持生態平衡,整飾村容舍貌,美化生存環境。眾所周知,要提高農民道德素養和審美情趣,教育無疑是最好的辦法。最後,農村成人教育應該是為“管理民主”服務的成人教育。新農村“管理民主”要求基層政權組織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政務公開、服務民眾,而教育在提高農民的主人翁意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這對農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當前農村成人教育的發展策略

  1.提高對農村成人教育的認識

  當前,無論是相關部門還是農民自身,都對農村成人教育的意義認識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偏差。我們應從提高各地政府新農村建設領導人對農村成人教育的認識入手,取得他們對農村成人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援,使農村成人教育有充分釋放其功能的機會和平臺。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可以通過展示建國以來農村成人教育所取得的成就、舉辦農村基層幹部培訓班等方式,來宣傳農村成人教育的意義,樹立農村成人教育的新形象,從而爭取各級領導的重視與支援。我國廣大農民對成人教育認識不足,認為自己沒有學習能力,不願意花錢參加培訓,這就需要我們直接面向廣大農民,加大宣傳力度,消除他們心中的疑惑和顧慮,使他們自覺自願地參加和支援農村成人教育。

  2.加大對農村成人教育的投入

  目前,我國農村成人教育的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很多地方僅靠國家的“陽光工程”來辦學,而有些地方“陽光工程”還並不“陽光”,資金擠佔挪用現象嚴重,真正用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專案上的資金遠不能滿足培訓需求。然而,僅靠收費辦學是不現實的,畢竟農民是經濟上的弱勢群體,因而必須通過政府統籌、政策扶持、加大投資、拓寬融資等渠道,多管齊下加以解決。此外,設立科教興農基金並廣泛發動社會力量予以資助。” 

  3.加強農村成人教育隊伍建設

  目前,農村成人教育工作者的數量還比較少,遠遠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無法擔負起農村成人教育應擔負的責任;同時農村成人教育工作者的整體素質不高。這些都直接影響了農村成人教育的辦學水平和辦學信譽。實際上,建設一支數量適當、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是做好農村成人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證,是拓寬農村成人教育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對此,我們可以通過挖掘鄉土創新人才,將農村的行家裡手變成農村成人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通過與農村職業教育、基礎教育合作,並優化師資配置;通過開展遠端教育,解決分散教學的師資問題。

  4.完善成人教育的教學模式,創新成人教育內容

  農村成人教育物件人數多,思想、道德、文化、科技素質各不相同,從事的生產活動和職業也不盡相同,很難有統一的教學模式,這就要求農村成人教育要做到“教育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同時,針對不同地區、不同教育物件的具體情況,農村成人教育的內容也要有所區別。各級農村成人學校不僅要從當地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大力開展農業產業化技術培訓,培養大批從事農業生產的新型農民和從事農產品加工的技術工人,而且還要培養一批農業科技推廣應用人才和農產品開發、經營管理人才。

  綜上所述,在農村教育綜合改革中,要提高對農村成人教育的認識,加大經費的投入,加強農村成人教育隊伍建設和完善成人教育的教學模式,創新成人教育內容是解決當前成人教育發展的瓶頸。我們必須站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度,重新審視和加強農村成人教育,從而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又快又好地發展。


淺談新課改環境下農村高中歷史教學的困惑及應對措施
河北省農村職業教育面臨的困境與發展對策研究
相關知識
農村研究論文的精選
與農村研究相關的論文
企業文化論文的精選
電子商務論文的精選
社會工作介入農村失獨家庭的策略研究論文
對農村寄宿制學生抗挫折心理的研究論文
湖北省農村民間金融的現狀及發展研究論文
農村消費碩士研究論文
農村政策新變化研究論文
農村養老保障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