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應如何預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隨著青藏鐵路的開通,越來越多的人可以輕鬆抵達高海拔地區,也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遭受高原反應的煎熬。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預防高原反應的方法。

  預防高原反應的方法

  進入高原前嚴格體檢,嚴重貧血、高血壓、明顯心、肝、肺、腎等疾病者,不宜進入高原。肥胖者由於耗氧量較高,出現高山病的機會一般大於較瘦者。

  初入高原,要減少體力活動來保護心臟,所以要嚴格掌握登山速度,一般在登山活動中不宜在一天內上升超過1000米。

  在進入高原前兩天開始至進入高原後三天內,預防性地口服一些藥物可減輕高原反應症狀:

  乙醯唑胺0.25克,2次/日。乙醯唑胺本身有利尿作用,主要用於心臟性水腫、腦水腫和消化道潰瘍。預防性服用,可減少高原反應症狀。乙醯唑胺的副反應是腎絞痛、腎結石、磺胺尿結晶、腎病綜合症、粒細胞缺乏症***磺胺過敏***。長期服用,可造成血液中鉀離子過低,需補充鉀***可吃橘子或香蕉***。肝昏迷、腎臟功能減退者不宜服用。

  紅景天是許多人們寄希望於預防高原反應的藥物。其功能是清熱解毒,燥溼,用於肺熱、脈熱、瘟病,四肢腫脹。近年,我國從紅景天中分離出紅景天甙,經實驗證明有強心、鎮靜、升血壓、抗疲勞的作用。紅景天浸膏用於抗疲勞、增加體力及耐力,病後虛弱等。其究竟能否預防和治療高原反應,筆者尚未找到科學根據。

  根據缺氧情況可加服地塞米松0.75~6毫克,分2~4次/日服用。此藥在減輕高原反應缺氧時的主要作用是使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增多,以提高攜帶氧氣能力。地塞米松是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必須嚴格掌握適應症。濫用此藥,在真正需要搶救時會降低其應有的作用。大劑量使用,可引起肥胖、眼內壓升高、高血壓和消化道潰瘍、出血甚至穿孔等。尤其是有病毒感染者,服用糖皮質激素類藥,可使病毒感染擴散和加重。

  優洛芬能減輕高海拔造成的頭疼,口服50毫克,3~4次/日。硝苯地平***心痛定***擴張小動脈,可以減輕肺水腫。適量鎮靜劑、多種維生素及氨茶鹼等都可減輕症狀。

  高原反應的症狀及自我判斷

  部分初次進入高原的人,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24小時內出現頭疼、頭暈、眼花、耳鳴、全身乏力、行走困難、難以入睡等症狀,嚴重者出現腹脹、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心慌、氣短、胸悶、面色及口脣發紫或面部水腫等症狀。出現這些症狀,應在原高度處停留休息3~5天,或立即下降數百米高度,一般就可恢復正常。

  有報道說,3500米以下的發病率佔37%~51%,3600米-5000米的發病率達50%。這說明高度越高,高原反應的發病率越高。

  嚴重的高原反應對人體的傷害是比較嚴重的,因此,在進入高原後,如果出現了下列症狀,應考慮已經發生高原反應:

  1. 頭部劇烈疼痛、心慌、氣短、胸悶、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口脣指甲紫紺。

  2. 意識恍惚,認知能力驟降。主要表現為計算困難,在未進入高原之前做一道簡單的加法題,記錄所用時間,在出現症狀時,重複做同樣的計算題,如果所用時間比原先延長,說明已經發生高原反應。

  3. 出現幻覺,感到溫暖,常常無目標地跟隨在他人後面行走。

  高原反應的治療

  1、急性高原反應

  急性高原反應多發生在登山後24小時內,一般在1~2周內即能適應,症狀自行消失。症狀重者可對症治療,採用乙醯唑胺劑量0.25g口服,每日2~4次,上山前2天起服至登高原後3天。該藥起利尿作用,可降低急性高原病的發病率及其嚴重程度,並可減輕睡眠時的缺氧狀況。乙醯唑胺可提高動脈氧濃度及改善動脈血的氧合作用,防止進一步損傷肺部氣體交換;還可減少蛋白尿和周圍水腫等。潑尼鬆5~10mg,每日2次口服,上山後用3天有利於減輕症狀。此外尚可用適量鎮靜劑、各種維生素以及氨茶鹼等。

  2、慢性高原反應

  氧氣吸入能增加動脈氧飽和度,並改善神經精神症狀。轉移至低地可痊癒。

猜您感興趣:

辦公室如何防止頸椎病
高度近視如何防止視網膜脫落
相關知識
高原反應如何預防
旅遊時出現高原反應如何處理
牙結石形成原因及如何預防
導致肥胖的原因及如何預防
導致肥胖的原因及如何預防肥胖
高血脂該如何預防才好
血糖高的症狀如何預防
誘發角膜炎的原因該如何預防
老人應如何預防中風
高齡產婦如何預防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