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在掌握了萬以內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材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數學教材三年級上冊第7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掌握了萬以內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重要擴充套件。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及計算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教材將分數的知識分段教學,本學段是分數的初步認識,本節課是“認識幾分之一”。新課標對這一部分知識的要求是: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簡單分數,初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認識幾分之一是認識幾分之幾的基礎,是本單元教學內容的“核心”,也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這部分知識的掌握,不僅可以使學生簡單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也可以為今後進一步學習分數和小數打下初步基礎。

  二:學情分析

  小學生從認識整數到認識分數是關於數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學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觸過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數,但並不理解它的含義。分數的產生是從等分某個不可分的單位開始的,兒童生活中已有這樣的經驗,但不會用分數來表述。所以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從實際生活經驗出發,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主動的去獲取分數的相關知識。

  三:教學目標

  每一節成功的數學課,都必須確立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緊緊圍繞這個目標展開教學活動,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從以下三方面來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一的分數的大小。

  2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數的過程,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小組合作一系列學習活動,感受幾分之一的形成過程。

  3 情感與態度: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精神,體會分數在生活中的價值,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四: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分數的含義,正確讀寫幾分之一。由於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以及他們已有的知識水平,確定本節課的難點為初步建構分數概念和理解每個分數所表示的實際含義。

  五:教法與學法

  教法: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結合這節課的具體情況,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 根據直觀性原則,運用演示法,使學生初步感知幾分之一。

  2 貫徹啟發性原則,運用講授法,在課堂上,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尊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 依據循序漸進的原則,按照講扶放的形式,逐步完成例題的教學。

  學法: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我覺得,有效的數學學習,應該是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形成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這節課我主要採用了自主探索,動手實踐,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等方式引領學生展開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六:教學過程

  新課標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基於這點,我從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 *** 創設情景,設疑匯入:

  ⑴把4個蘋果、2個梨平均分給懶羊羊和美羊羊,每人分得多少?請學生回答。

  結合學生的回答,揭示:每份分得同樣多,數學上叫做“平均分”。

  ***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因為這是分數產生的一個必要條件。***

  ⑵把一個西瓜分給他們兩個,每人分得多少?

  學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一半”能用我們學過的數來表示嗎?

  把這樣的問題拋給學生。

  學生無法找到合適的數字來表示半個,教師引出新課:今天我們認識一個新朋友。板書:課題

  ***這個環節利用學生喜愛的動畫形象引入,在學生理解了平均分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出了一半,通過質疑,學生髮現一半不能用自己學過的數字來表示,自然產生了對新知識探索慾望***

  二 *** 動手實踐,自主探究

  ***一*** 認識二分之一

  ⑴直觀感知,初步認識。

  ① 老師用一個圓代表西瓜。展示對摺的方法:對齊,保證是平均分。剪開拿出其中的一份是一半,進行展示。

  ***這裡要讓學生直觀的感知一半和一個的不同***

  “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來表示。

  師板書:二分之一,生讀一讀,

  ②這一份是西瓜的二分之一,那一份呢?

  小結: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請學生和同桌互相說一說二分之一是怎麼產生的?

  ***這個環節用演示的方法讓學生直觀感知二分之一產生的過程,通過讀一讀,說一說能夠對二分之一的概念進行完整的表述。並明確一個單位1內有兩個二分之一***

  ⑵動手操作,深化認識。

  學生動手摺自己的紙片,並給其中的二分之一塗上顏色。學生交流各種不同的折法。

  ***這個環節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鼓勵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體驗創造的快樂,同時,在實踐中發現新的問題:即:折法不同,塗色部分的形狀也不同,為什麼塗色部分都能用二分之一來表示呢?***

  學源於思,思源於疑”,新的疑問引發新的思考,我讓學生結合自己折的紙說一說。

  使學生明白不同單位1的二分之一也是不同的。

  ⑶聯絡生活,加深理解

  在用紙創造二分之一後提問: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二分之一?

  請生說一說。如:一個蛋糕平均分成二份,每份是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等。

  啟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認識到這個新知識廣泛存著於我們的生活之中。感知數學和生活的聯絡。

  人教版分數的初步認識評課稿

  對於《分數的初步認識》這個課題,相信各位老師都很熟悉,而今天聽了田老師的課,我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田老師先出示了下面分別有幾個餅和正方形,然後通過大量的物體和圖形的一半很自然地從整體引出分數, 讓學生感受到分數是數,加強了分數意義的理解。再通過折一折後塗色的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分數,再次感悟分數的意義。在摺紙學分數時,由扶到放,在折的過程中逐步加深理解,同時自然地讓學生比較分數的大小。全課一氣呵成,在遊戲中學習,在活動中鞏固。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的發展”這一教學新念,下面說說自己聽了這節課後的幾點思考:

  分數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充套件。對學生來說,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人教版的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目標定位為:本冊教材主要是利用直觀的方式,使學生通過折一折、塗一塗等動手操作的方式,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的大小。而以後要學的“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逐漸脫離了直觀方式的支援,更多的是從數系發展的角度,去認識分數。田老師這節課目標定位準確,緊緊地抓住目標,層層落實。在教學中,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通過用不同的方法折一折1/2,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地認識,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特別是在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時,讓學生在長方形紙上折出了幾分之一的分數,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分的份數越多,一份就越小,從而使學生內化了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的比較。

  二、藉助經驗,自主探索

  “分數”對學生來講是陌生的,但“物體或圖形的一半”卻是學生熟悉的。因此田老師充分藉助學生的已有經驗,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動手、動腦等活動,親自經歷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如引導學生通過折一折、說一說物體或圖形的一半,架起生活經驗與數學知識的聯絡橋樑;通過找一找、折一折、說一說等活動親身感受物體或圖形的“一半”都可以用分數表示,為繼續探究分數知識奠定了堅實得基礎,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


人教版分數的基本性質教案
高中化學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教學設計
相關知識
人教版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蘇教版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人教版分數的意義優秀說課稿
新人教版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新人教版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三年級上冊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教案
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人教版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
人教版分數的基本性質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