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會最後激勵小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在公司開早會的時候,或許會要求員工分享一些激勵的文章,鼓舞一些大家的士氣。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科學分工——發現拉馬的士兵》

  一位年輕的炮兵軍官上任後,到下屬部隊視察操練情況,發現有幾個部隊操練時有一個共同的情況:在操練中,總有一個士兵自始至終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紋絲不動。經過詢問,得到的答案是:操練條例就是這樣規定的。

  原來,條例因循的是用馬拉大炮時代的規則,當時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務是拉住馬的韁繩,防止大炮發射後因後座力產生的距離偏差,減少再次瞄準的時間。現在大炮不再需要這一角色了。但條例沒有及時調整,出現了不拉馬的士兵。這位軍官的發現使他受到了國防部的表彰。

  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學分工。只有每個員工都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才不會產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現象。如果公司象一個龐大的機器,那麼每個員工就是一個個零件,只有他們愛崗敬業,公司的機器才能得以良性運轉。

  公司是發展的,管理者應當根據實際動態情況對人員數量和分工及時做出相應調整。否則,隊伍中就會出現“不拉馬的士兵”。如果隊伍中有人濫竽充數,給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工資的損失,而且會導致其他人員的心理不平衡,最終導致公司工作效率整體下降。

  二:《鞭策——拿破崙逼小孩自救》

  拿破崙一次打獵的時候,看到一個落水男孩,一邊拼命掙扎,一邊高呼救命。這河面並不寬,拿破崙不但沒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對準落水

  者,大聲喊到:你若不自己爬上來,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見求救無用,反而增添了一層危險,便更加拼命地奮力自救,終於游上岸。

  對待自覺性比較差的員工,一味的為他創造良好的軟環境、去幫助他,並不一定讓他感受到“蘿蔔”的重要,有時還離不開“大棒”的威脅。偶爾利用你的權威對他們進行威脅,會及時制止他們消極散漫的心態,激發他們發揮出自身的潛力。自覺性強的員工也有滿足、停滯、消沉的時候,也有依賴性,適當的批評和懲罰能夠幫助他們認清自我,重新激發新的工作鬥志。

  三:《基於對方的溝通才有效——馬歇爾的良苦用心》

  在“馬歇爾計劃”剛開始制定的時候,美國人基本上支援了這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促使歐洲復興的計劃。然而馬歇爾本人卻很擔心,錙銖必較的國會是否會同意拿出那麼多錢去支援歐洲。有一天,馬歇爾接到通知,國會撥款委員會將舉行聽證會,研討馬歇爾的歐洲重建計劃。

  為了使馬歇爾計劃能順利被批准,國務院兩位專家一起幹了一個通宵又一個整天,起草了關於馬歇爾計劃的發言稿。他們蒐集了全部事實,提出了一切必需的要求,並列舉了令人信服的理由,配之以大量具有權威性的具體細節作為論據,說明這一計劃可使歐洲免於浩劫,同時又對美國有利的道理。然後他們興沖沖地帶著自己的苦幹成果回到馬歇爾處,把他們精心準備的發言稿交給了他。馬歇爾一遍,半晌沉吟不語,最後他往椅背上一靠,說:“我不想用這個稿子了。”助手們大吃一驚,以為自己的稿子不符合馬歇爾的要求。

  馬歇爾似乎看透了他們的心思,說:“別誤會,我看講稿寫得很好嘛。可是,你們想,聽證會想要聽的是什麼他們想聽的是我馬歇爾將軍對這個計劃的看法,而不是你們兩位的看法。要是我去那裡念這篇發言稿,他們會明自是你們寫的。我看不帶講稿去更好些,大家以為我會先發表一篇宣告,我就說,先生們,你們要我出席聽證會,現在我準備回答你們的問題。於是他們就向我提問,不管到時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我都要用心閱讀這篇發言稿。這樣才好用你們準備的各種理由來回答他們的問題。

  這樣才會使他們滿意,因為委員會真正想知道的,是我本人是否瞭解這個計劃。”後來的事實證明了馬歇爾的這種分析是正確的,計劃終於獲得撥款委員會的支援,從而也就有了“財神爺”的保證。

  站在客觀的立場上,不僅要考慮到自己的需要,而且還考慮對方可能的心理變化,感受到他人的情緒,將溝通進行到底,何愁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和支援呢。基於對方需求的溝通,才是有效的溝通。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員工激勵文章
早會激勵小文章
相關知識
早會最後激勵小文章
早會激勵小文章
激勵小文章
早會老闆激勵員工積極奮鬥的話
晨會經典激勵小故事簡短勵志
早會打氣激勵的話
銷售部早會喊的激勵口號
早會員工激勵口號
最經典勵志文章的集合
激勵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