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語文是高考考查的重要科目,佔據著核心地位,考查的方面比較多。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自然作為環境與自然作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樣的。自然作為其自身以自身為本位,與人無關。而自然作為環境,它就失去了自己的本體性,成為人的價值物。一方面,它是人的物件,相對於實在的人,它外在人。但另一方面,當它參與人的價值創造時,就不是人的物件,而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說是人的另一體,在這個意義上,環境與人不可分。自然當其作為人的價值物時,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作為資源,二是作為環境。資源主要分為生產資源和生活資源。人要生存和發展,必須要向自然獲取生產資源和生活資源,但是必須有個限度,超出限度就可能造成整個生態平衡的嚴重破壞或某些資源的枯竭。一般來說,環境比資源外延要大,但更重要的是,資源是人掠奪的物件,而環境是人的家園。從自然界掠奪資源,不管手段如何,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對立的;而將自然界看成環境,不管這裡的自然條件如何,人總是力求實現與自然的和諧。

  對於當今人類來說,重要的是要將自然看成我們的家。家,不只是物質性的概念,還是精神性的概念。環境美的根本性質是家園感,家園感主要表現為環境對人的親和性、生活性和人對環境的依戀感、歸屬感。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分為三個層級:宜居、利居、樂居。當前各地都在建立人類的宜居環境,提出建設花園城市,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等諸多主張,但“宜居”在城市功能的各層次中,只是基礎,重在環境保護。而“利居”任然沒有擺脫將環境當作資源的觀念。環境一旦成為利用的物件,它與人的關係就存在某種對立。只有“樂居”,人與環境的關係才不是對立的,而是和諧的,而且這種和諧具有親緣性、情感性、文化性。親緣性,說明環境與人共生的關係。情感性,說明環境與人的內在心理的關係。文化性,說明樂居具有豐富而又深刻的文化意味,濃縮提煉了人類文明的精華,真正體現了家園感。

  家園感的實現離不開對環境進行建設。環境建設有兩種指導理念:一是功利的原則,二是審美的原則。兩個原則必須是統一的,且應以審美原則為主導,也就是說可以將工程建設轉行為景觀建設,讓工程既有利於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又有利於人類的審美。此外,家園感的實現也離不開環境保護。環境保護一是需要科學技術,二是需要理念。在諸多關於環境保護的理念中,“審美的環境保護”理念有積極意義。這裡“美”的構成是豐富的,既有來自生態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這樣,“審美的環境保護”不僅包含了以生態平衡為最高原則的科學的“真”的保護,而且高於“真”的保護。比如,城市中的湖水被汙染了,按“真”的保護,主要在治理汙染,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它的生態平衡;而按審美的保護原則,不僅要治理汙染,還要進一步做一些美化,如湖岸栽花、湖中養魚建亭等。

  環境作為人的家園,既是空間的,也是歷史的。我們應該適度開發自然資源,高度重視保護自然資源,並努力建造樂居的環境。

  ***摘編自陳望衡《環境美學的當代使命》***

  1. 下列有關“環境”和“資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作為環境的自然與作為資源的自然都是人的價值物,參與到人的價值創造中。但二者又有所不同。

  B. 自然作為環境,失去了自己的本體性,成為人的家園。這種情況下,人總是力求實現與自然的和諧。

  C. 資源外延小於環境,主要分為生產資源和生活資源。只有改變獲取資源的手段,才能使人與自然不再對立。

  D. 自然作為資源,可以滿足人生存和發展的需求,是人掠奪的物件,而不加限制地掠奪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2. 下列對原文第二段內容的理想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人類對家的居住功能的追求表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宜居、利居、樂居,其中宜居是基礎。

  B. 利居,任然把環境作為利用的物件,即重視自然作為資源的價值,忽略自然作為環境的價值。

  C. 樂居既要體現人與環境的共生關係,又要滿足居住者對環境的情感認同,還要體現深厚的文化感,三者缺一不可。

  D. 環境對人的親和性與人對環境的依戀感是家園感的表現。樂居滿足了人在環境方面的全面需要,因而樂居是環境建設的最高目標。

  3. 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由於資源的枯竭會危及人的生存,所以人類要高度重視保護自然環境。但與此同時,適度開發自然資源的工作也不能停。

  B. 湖岸植樹栽花,湖中養魚建亭等保護環境的做法,不僅美化了我們的空間,而且也讓家園感具有了持續性。

  C. 環境建設的指導原則應強調功利與審美的統一。例如,可以將工程建設轉行成景觀建設,也就是將審美理念融入工程規劃中。

  D.“審美的環境保護”理念中“美”的構成是豐富的,它高於科學的“真”的保護,因而保護環境首先要考慮人工美的因素。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 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周顗①字伯仁,少有重名,神采秀徹。司徒掾賁嵩有清操,見顗,嘆曰:“汝潁固多奇士!自頃雅道陵遲,今復見周伯仁,將振起舊風,清我邦族矣。”從弟穆亦有美譽,欲陵折顗,顗陶然弗與之校,於是人士益宗附之。弱冠,襲父爵武城侯。中興建,位至吏部尚書。頃之,以醉酒,復坐門生斫傷人,免官。太興初,更拜太子少傅,尚書如故。顗上疏讓曰:“臣退自循省,學不通一經,智不效一官,止足良難,未能守分,遂忝顯任,名位過量。”固辭不受。帝詔不許。

  亮嘗謂顗曰:“諸人成以君方樂廣②”。對曰“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帝宴群公,酒酣,從容曰:“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堯舜時邪?”顗固醉厲聲曰:“今雖同人主,何得複比聖世!”帝大怒,手詔付廷尉,將加戮,累日方赦之。後因酒過為有司所糾,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責。

  顗寬裕友愛。弟嵩嘗醉謂顗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橫得重名!”以燃燭投之。顗神色無忤,徐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王導甚重之。顗嘗於導坐傲然嘯詠,導雲:“卿欲希嵇、阮邪?”顗曰:“何敢近舍明公,遠希嵇、阮。”

  及王敦構遞、溼嶠謂顗曰:“大此舉類似有所在,當無濫邪?”曰:“君少未更事,人主非堯舜,何能無失,人臣豈可舉兵脅主!共相推戴,未能數年,一旦如此,豈雲非亂乎!彼狼抗無上,其意寧有限邪!”既而王師敗績,顗奉詔詣敦,敦曰:“卿負我!”顗曰:“公戎車犯順,下官親率六軍,不能其事,使王旅奔敗,以此負公。”敦憚其辭正,不知所答。帝召顗,謂之曰:“近日大事,二宮無恙,諸人平安,大故副所望邪?”顗曰:“二宮自如明詔,於臣等故未可知。”或勸其避敦,顗曰:“吾備位大臣,朝廷喪敗,寧可復草間求活,外投胡越邪!”俄而被收,經太廟,大言詈賊不絕,祈速殺敦。語未終,收人以戟傷其口,血流至踵,顏色不變,容止自若,觀者皆為流涕。遂遇害,時年五十四。

  ***摘編自《晉書·列傳第三十九》***

  【注】①顗:yǐ,多用於人名。

  ②樂廣:晉賢士,《晉書》雲其“名重於時”。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自頃雅道陵遲 陵遲:衰落。

  B. 復坐門生斫傷人 坐:因……犯罪。

  C. 諸人鹹以君方樂廣 方:比擬。

  D. 何乃橫得重名 橫:強行

  5.以下各組句子中,能夠體現周顗性格統一側面的一組是***3分***

  A.

  B.

  C.

  D.

  學不通一經,智不效一官

  二宮自如明詔,於臣等故未可知

  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

  何敢近舍明公,遠希嵇、阮

  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

  不能其事,使王旅奔敗

  顗嘗於導坐傲然嘯詠

  寧可復草間求活,外投胡越邪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周顗在當時以雅望獲海內盛名。文中賁嵩和庾亮的話都表現了這一點。其中賁嵩認為周顗能夠使國家風氣清正。

  B. 文中周顗在不同場合中兩次以堯舜比況皇帝,對皇帝進行批評,反映了周顗雖身處官場但敢於直言的性格。

  C. 周顗奉詔其見王敦時,王敦認為周顗辜負了自己,這主要是王敦舉兵犯上時,周顗曾親自率軍與他對抗。

  D. 王敦構逆,周顗審時度勢,深知自己身處險境。周顗被捕後,在經過太廟時,痛罵奸逆,觸怒王敦,招來殺身之禍。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 從弟穆亦有美譽,欲陵折顗,顗陶然弗與之校,於是人士益宗附之。

  ***2*** 後因酒過為有司所糾,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責。

  ***二*** 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初見嵩山 張耒【注】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

  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雲來。

  [注]張耒:北宋詩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因受蘇軾牽連,累遭貶謫。

  8.作者初見嵩山是什麼樣的心情?這樣的心情是怎樣表現出來的?請結合全詩簡析。***5分***

  9.“數峰清瘦出雲來”一句妙在何處?“清瘦”有何精神內涵?***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 ,蓋竹柏影也。***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2***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此小年也。***莊子《逍遙遊》***

  ***3***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 。***白居易《琵琶行》***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作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大題對應大題號下方的方框塗黑。

  三、文學類文字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最後的黃豆

  爺爺是染布的。他愛吃黃豆出了名。

  在鎮子西頭,爺爺十七歲那年刷刷地在地上架起了好幾口大染鍋。這吃飯的手藝是“偷”來的。

  爺爺從小喜歡跑進大染坊找老闆的兒子鬥蛐蛐。有時老闆的兒子跟私塾先生唸書,爺爺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著熱氣騰騰的大染鍋。爺爺蹲著看染布時,就從兜裡摸出幾粒炒熟的黃豆塞到嘴裡嚼,這樣一蹲就是一兩個時辰。“呆瓜!”染布師傅往往這麼笑話爺爺。當爺爺染出第一鍋布時,大家才知道爺爺並不呆。

  那年,家裡遭了大災,爺爺架起幾口大鍋開始染布。開業那天,鎮子裡所有人都聽到爺爺一邊敲鑼一邊喊話,開張頭半個月染布不收錢,染壞了一賠二。爺爺沒錢請幫工,自己把麻繩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黃豆往嘴巴里一塞,一邊香甜地嚼著,一邊攪動大染鍋。當爺爺嚼完三四把黃豆時,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襯著爺爺額頭的汗珠,沉穩得像傍晚襲來的夜幕。

  後來,那家大染坊被爺爺擠垮了。沒過半月,爺爺快樂地嚼著黃豆把那幾口鍋搬進了大染坊。於是,鎮子裡又了有大染坊。那名聲像染布匠拿攪鍋棍敲鍋一樣,咣咣噹當響得很。在嚼著一把又一把黃豆時,爺爺兜裡也開始響著咣咣噹當的銀元聲。

  有了錢,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幾把黃豆,還娶了奶奶。迎親那天,爺爺喝了好多酒,醉了,進洞房時還絆了一腳,兜裡的黃豆全撒在地上,他撿了好一陣子,奶奶什麼反應,到現在我也不知道。後來跟我講這事時,爺爺還嘆氣,這一絆,不是什麼好兆頭,要不,後半輩子也不會活得這樣磕磕絆絆。說這事時,爺爺喘著粗氣,我幫著捶了半天背,他還是喘得滿臉豬肝紫。

  其實,爺爺在生父親的氣。

  閒時,爺爺經常是一邊慢慢地嚼著黃豆一邊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說,父親是一個“倒錢筒”。父親是爺爺的獨苗,奶奶寵著他,慣著他。聽爺爺說,父親才十歲,就開始進大煙館。沒錢,就賒賬。煙館老闆拿著賒賬本來討錢時,爺爺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父親就像一顆荒野的樹那樣瘋長。

  我十歲那年,三天三夜,父親跟人賭輸了。大染坊被抵了***。那一天爺爺沒有嚼他的黃豆,唉聲嘆氣,一臉烏雲。

  搬出大染坊時,爺爺習慣性地掏出黃豆,遲疑了一下,爺爺這回沒有黃豆塞進嘴巴,而是把黃豆一路撒在地上。

  沒幾年,爺爺病得不行了。父親依然整天不著家,爺爺的安危只是他耳邊刮過的一陣微風。

  臨終前的那個晚上,爺爺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著一個小布袋,開啟來,是些黃豆。昏暗的燈光下,豆子炒得金燦燦的。爺爺說,這輩子只剩下這點黃豆了。他的聲音很輕,連他旁邊油燈的火苗都沒有動一下。他顫巍巍地拈出一顆豆子,習慣性地放***中,又想嚼它。不知是黃豆大硬還是爺爺老了,牙口不行,他沒嚼動,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嘆嘆氣,說這輩子就愛這黃豆,人走了帶上它,也算來世上留個念想。他慈愛地對我說,如果你長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爺爺這裡來拿這黃豆吃。不過,你要是爭氣,最好就別來擾我了。他語氣中滿是沮喪。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點了點頭。

  第二天早晨,爺爺走了,手裡緊緊攥著那小袋嚼不動的黃豆。鄰居幫忙葬了爺爺後,父親才回來。沒人怪他,他在鄰里眼中只是一個能夠看得見的影子。

  父親長號著,聲音淒厲,如同塌了脊樑。大家都知道他為什麼哭,整整兩天兩夜,他僱了好幾個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後連瓦背也全掀掉了,還是沒有找到傳說中爺爺那幾坨金子。他瘋了。

  後來,一個金匠跟我說爺爺確實有幾坨金子。不過,爺爺臨終前偷偷讓他把它們打成了一顆顆金珠子。

  我驀然明白,爺爺那小袋黃豆是什麼了。爺爺給我留了一筆活命錢。

  有人曾問我,金子最終找到了嗎?

  當然沒有。爺爺的墳頭早被我平了。當時還有人說,我跟我那瘋了死掉的父親一樣,也是忤逆不孝。

  現在我有了自己的企業,人們稱我是什麼“著名企業家”。不久前,一次慈善大會上,我說了,死後捐出全部財產。我那個兒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說話了。

  為什麼這麼做?有記者問我。我一時語塞,眼前浮現出爺爺那小袋最後的黃豆。

  ***改自王瓊華《最後一碗黃豆》***

  ***1*** 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 “我”平掉爺爺的墳頭,是既不想讓任何人打擾爺爺死後的安寧,又表明了不依賴祖輩財富、自己創業的決絕。

  B. 文中說“父親就像一棵荒野的樹那樣瘋長”,一是形容他處於青少年時期,身體長得快;二是形容他備受溺愛,放縱無拘。

  C. 本文語言平實,情感飽滿,情節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具特點,敘事手法新穎,主題有教益。

  D. 老闆的兒子跟私塾先生唸書時,爺爺蹲在一旁看人染布,這暗示著爺爺對讀書的渴望和對財富的羨慕。

  E. 本文運用動作、語言、細節和對比等藝術手法,生動凸顯人物個性;人物行為也具有深厚寓意。

  ***2*** 小說中“爺爺這回沒有把黃豆塞進嘴巴,而是把黃豆一路撒在地上。”這一行為反映了爺爺什麼樣的心態?請簡要分析。***6分***

  ***3*** 小說多次寫到爺爺嚼黃豆,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請簡要概括。***6分***

  ***4*** 小說以“最後的黃豆”為標題,寓意何在?這對現實人生有許多啟示,談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8分***

  四、實用類文字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克羅齊的求索

  事業成功的種子往往播撒在苦難的土壤之中,1883年,卡薩米西奧拉大地震奪去了貝尼代託·克羅齊的雙親和妹妹的生命,被埋在廢墟下的他僥倖得救。當時他17歲,溫馨的生活在暴虐的自然面前頃刻灰飛煙滅。這場災難給青年時代的克羅齊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創傷,也使他在人生之旅和學術之途上更為關注自我心靈的充實和人類社會的精神景況。

  1886年克羅齊輟學,開始自主學習和獨立研究。他一度潛心於他的家鄉那不勒斯以及歐洲的歷史研究,期望能在喜歡的學術事業中求得情感的解脫。期間,他結合自已從未放棄的美學志趣,把歷史與藝術聯絡起來進行思考。他發現,歷史與藝術都以人為焦點,著力於表現獨特而個別的事實,不關心抽象概念或一般法則。藝術不是世俗理解中的娛樂手段,它創造的是一個可能的事實;歷史則提供實有的真實,表現為真實發生過的一切。

  1902年,克羅齊出版了影響深遠的《美學》,為現代美學做出了開拓性貢獻。中國美學家朱光潛在《文藝心理學》中對克羅齊的美學思想曾作過專章介紹。義大利哲學家金蒂雷讚賞克羅齊不僅發現了想象的規律,而且引入了心靈發展的概念。在共同的學術興趣和理論探討中,克羅齊和金蒂雷的友誼也由此得到發展。在《美學》中,克羅齊重點對過去時代的“錯誤的美學”尤其是“自然主義美學”和“唯理主義美學”進行批駁,肯定了藝術的“心靈性”和“非邏輯性”特點,把藝術和美學從對道德與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來。

  然而,學術上的創穫並未使克羅齊擺脫椎心的痛苦和深刻的孤獨。在潛意識裡,他渴望公眾對他的工作有所關注。1903年他開始創辦涉及文學、歷史與哲學的文化刊物——《批評》。克羅齊在《自傳》中曾說:“創辦《批評》雜誌標誌著我的生活中一個新時期的開始。”他主要負責文學與歷史,前期曾邀請金蒂雷負責哲學。在長達42年的辦刊過程中,克羅齊漸漸達到了他所期待的理論家和實踐者之間協調統一的理想。1920年6月至1921年7月,克羅齊擔任義大利教育部長。發起了義大利現代史上著名的教育改革運動。

  在進行社會活動的同時,克羅齊不斷修正完善他的理論學說。他在一次交流活動中說:“正如每一個對自已所做事情感到要負責的人一樣,我喜歡反覆思索我寫過的並發表過的那些東西,喜歡經常回味和審查它們,以求看一看是否可以發現一些不妥之處,是否可以進一步加以展開……‘人不是生來就什麼都會的。’這就是說,他所懂得的事情只是慢慢才學會的;似乎還應當加上一句——‘人也不是死後才會的’。因此,人往往要像前幾年那不勒斯的一位外科醫生所做的那樣,他也是我在參議院的一位同事,有一次做手術時他突然感到不舒服,覺得自己要死了,於是把手術刀交給一位同行,說‘請你來幹下去’。”

  克羅齊不僅勤奮鑽研,而且注重研究方法。方法是抵達學術高原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在辦刊前期,克羅齊完成了“心靈哲學”的系統闡發工作。在他看來,歷史是人的創造,體現為人的活動,而人的活動要受心靈的支配,因此把握歷史的關鍵在於把握心靈活動。哲學不過是歷史學的方法論,追求美、真、益、善的心靈哲學,作為對心靈活動形式與規律的研究,其意義在於在創造歷史和闡釋歷史提供方法論的依據。

  在克羅齊心中,義大利民族始終具有美麗的形象。它從遙遠的古羅馬走來,創造過文藝復興的燦爛文化。但20世紀20年代,義大利的歷史腳步踏上“迷途”。身外殘酷的歷史情境,克羅齊懷著對心靈自由和精神解放的執著堅守,堅持以著述和主編的刊物抵抗法西斯專制主義。1923年,金蒂雷加入了法西斯黨。克羅齊以巨大的道義勇氣,與宣揚集權主義理論的金蒂雷展開針鋒相對的公開論戰,彼此持續幾十年的友誼宣告破裂。1925年,克羅齊發表了著名的《反法西斯知識分子宣言》,反對恐怖政策,並徵集到數百名知識分子的簽名。他的寓所在1926年幾次遭到法西斯黨徒的洗劫。1944年4月,金蒂雷被擊斃於佛羅倫薩街頭。克羅齊聞訊,曾長久地倚在寓所的門框上,遙望北方深邃的藍天……

  “我將死於工作。”這是晚年的克羅齊在他人問及自己健康狀況時一句平靜的回答。創造性的努力、自由的激情以及深刻的公民責任感,既是義大利民族性格的基本素質,亦折射出克羅齊的人格理想。

  ***摘自張敏《克羅齊美學論稿》,有刪改***

  ***1*** 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本文以凝練深沉的筆觸,全方位展示了克羅齊獨特的人生軌跡和思想行為,凸顯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學術影響力。

  B. 克羅齊把藝術從對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來,而他對藝術的認識又有別於世俗的理解,他認為藝術不是用來娛樂的。

  C. 本文擇取了克羅齊的重要人生階段,記述了這位20世紀前半期有重要影響的理論家兼社 會活動家,以史帶論,史論結合。

  D. 文中“我將死於工作”這句話,充分體現了克羅齊終生的創造性努力,同時也流露出他對自己身體健康的漠不關心。

  E. 克羅齊主張,歷史與藝術都著力於表現普遍法則,都以人為焦點,歷史與藝術的區分界限與真實和虛構。

  ***2*** 克羅齊是如何達到理論家和實踐者之間協調統一的?請結合全文概述。***6分***

  ***3*** “人不是生來就什麼都會的。”克羅齊在其後又加上一句:“人也不是死後才的”。如何理解克羅齊這一拓展的內涵?請結合原文簡析。***6分***

  ***4*** 克羅齊一生經歷了大地震、社會動盪和戰爭帶來的苦難,但最終大有成就。有人說“苦難是人生的財富”。請結合原文和現實人生,談談你的看法。***8分***

  五、語言文字應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 陵南區雖地域狹窄,物產匱乏,但由於大力開發綠色農業,方寸之地,拓出了發展的大空間。

  B. 集訓期間,我們在深圳要住三個夜晚。在這幾天裡,我麼可以忙裡偷閒,理一理零亂的思緒。

  C. 走進來一位短小精悍、濃眉闊臉的人,身著青色短衫,步履穩健。大家都把目光轉向了他。

  D. 出色的莊稼漢,幹練的機械師,槍法如神的士兵,妙筆生花的作家,他們都值得我們敬佩。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 300多人只能睡在陰溼的地上,沒有鋪的就找來穀草,蓋的除個別人有大衣可充當被子外,絕大多數人擠在一起和衣而睡。

  B. 一個省的文化系統如果能肩負起繼承當地文化傳統的使命,那麼這個省的文化底蘊就會得到保持,而不至於中斷和流失。

  C. 圖書館、影劇院、籃球場、老年活動室,這些城裡有的文化娛樂設施,在很多村子裡都有,對村民免費開放。

  D. 責任感是沉甸甸的,為我們社會所需要,每個人都應該具備,在所有價值中它處於最高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過去的兒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種種的死知識、死教訓裝入他頭腦中,就以為滿足。 , , , ; 。 。兒童自由的讀物,實在極少。我們出版這個《兒童世界》的宗旨就在於彌補這個缺憾。

  ①教師授一課,他們就讀一課

  ②刻板莊嚴的教科書,就是兒童的唯一讀物

  ③我們雖知道之前的不對

  ④然而小學校裡的教育仍舊不能十分吸引兒童的興趣

  ⑤而且各種教育,仍舊是被動的,不是自動的

  ⑥也想盡辦法去啟發兒童的興趣

  A. ③⑥④②⑤① B. ③⑥④⑤②①

  C. ①③⑥④⑤② D. ①③⑤⑥④②

  16.根據下列句子提供的資訊,寫一段介紹“飛行板”的文字,不超過70個字***含標點符號***。***5分***

  ①“飛行板”是由水上運動愛好者、法國的費蘭基·薩帕塔研製而成的。

  ②在“飛行板”的幫助下,人麼可以像海豚那樣在水中快活玩耍。

  ③這種裝置需使用者將雙腳綁在一雙特殊的鞋子裡。

  ④這一雙鞋附有一個很大的噴水器,可以提供上升力。

  ⑤使用時,雙手要拿著用以穩定飛行的噴嘴。

  17.仿照下列的示例,自選話題,另寫兩句話,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6分***

  愛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謠,使孤獨者感到了慰藉;

  愛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綠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六、寫作 ***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臺後一簾深色幕布,臺上一架鋼琴,柔和的燈光灑在黑白鍵上,人們屏息等待。女鋼琴家悄然出現,衣著簡樸。演奏家上臺,誰不身著華美的演出服,光彩奪目?人們就此問她,她的回答是:“人,要隱於音樂背後。”

  女鋼琴家的話耐人尋味。

  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聯想到人生的諸多方面……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答案

  一、***9分***

  1. C 2.A 3.D 二、***36分***

  ***一******19分*** 4.D 5. B 6.B 7.***10分***

  ***1******5分***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聲譽,想壓倒折服周顗,周顗態度和悅,不與他計較,於是人們更加尊崇依附周顗。

  譯出大意給2分;“折”‘“校”、“宗”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5分***後來周顗因為醉酒的過失被官吏檢舉,皇帝諒解他的情況,也沒有對他貶斥責罰。

  譯出大意給2分;“糾”、“亮”、“黜”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二******11分*** 8. ***5分***

  初見嵩山,作者的心情驚喜而又親切。這種心情是鋪墊出來的;①作者奔走風塵,全靠青山開闊情懷,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給作者一種期待感;②接著作者運用迂迴之筆,一道雨幕被拉開,最後嵩山從雲層中聳現,驚喜和親切之感撲面而來。

  答出驚喜和親切的,給2分。答出以鋪墊來表現的,給1分;結合全詩加以分析,每答出一點給1分。

  意思答對即可。 9. ***6分***

  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積雲之中突現,基於這種觀感,作者運用了你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語新奇;一個“出”字,作者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賦予山峰動感,使山峰與雲層形成了尖聳與廣闊、躍動與靜態相結合的畫面。②“清瘦”表現了作者清高獨立、人格堅守的精神氣質。

  答出擬人手法並加以分析,給2分;答出以動襯靜並加以分析,給2分;答出“清瘦”的精神內涵,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如有其他見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三******6分***

  ***1***庭下如積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橫 ***2***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3***間關鶯語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難 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則該空不給分。 三、***25分***

  ***1******5分***

  E 3分,A 2分,B 1分,C、D不給分 ***2******6分***

  心態:反映出“爺爺”在產業被抵債之後內心的痛苦、失落和氣憤。

  分析:①“沒有把黃豆塞進嘴巴”是因為內心痛苦,沒有興趣嚼黃豆了;②“把黃豆一路撒在地上”寓意其守成的失敗,也表達了對兒子敗家的氣憤。

  答出心態給2分,每點分析2分。意思答對即可。 ***3******6分***

  ①生動揭示“爺爺”心理,反映“爺爺”專注、執著和頑強的性格特徵;②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將“爺爺”創業、守成過程中的各環節緊密聯絡起來;③為情節發展做鋪墊,使故事情節更豐富、更合理。

  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4******8分***

  寓意:一是“爺爺”通過一生奮鬥留給“我”的物質遺產,是現實世界中的財富;二是“爺爺”留給“我”的人生教訓,啟發“我”對物質有清醒認識,是精神財富。

  啟示一:就人生追求而言,單純的物質追求並不會讓人幸福,相反可能帶來生活中的不幸。

  啟示二:就親緣情感而言,真正的愛不是溺愛,而要幫助下一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啟示三:就傳承而言,精神財富的傳承比物質財富更為重要,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改變人生。

  答出寓意每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論述啟示時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種啟示或其他啟示進行論述,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酌情給分。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給2分。 四、***25分*** 12. ***25分***

  ***1******5分*** C 3分,B 2分,D 1分, A 、E 不給分。 ***2******6分***

  克羅齊自主學習、獨立研究,把自己的理論思考推到一個高峰,在諸多理論領域造詣很高。但理論創穫並未使他停止追求。他渴望公眾對他的工作有所關注,創辦文化刊物《批評》,發起教育改革運動,參與抵抗法西斯等社會活動。在進行社會活動時,他不斷修正完善理論學說,繼續勤奮鑽研,注重研究方法。從而達到理論家和實踐者之間的協調統一。

  概述理論成就,給2分;概述實踐活動,給2分;解說理論與實踐的協調統一,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3******6分***

  克羅齊的拓展不僅強調人獲取知識靠後天的學習,而且強調了這種學習的緊迫性,學習、追求要貫穿生命整個過程,體現了克羅齊勤勉探究、不斷自我完善、積極進取的精神品質。文中克羅齊從青年開始自主學習、持之以恆、珍惜在世時光,提升生命質量,用自己的一生實現了對這句話的拓展。

  答對拓展的內涵,給4分;結合原文分析,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4******8分***

  觀點一:認同這個說法。

  苦難的確成就了克羅齊。青年時期經歷的大地震給他帶來了心理創傷,這推動他在人生之旅和學術之途上更為關注人類的心靈和精神;中年之後的克羅齊又因為社會動盪和戰爭苦難進一步歷練,更加成熟。

  觀點二:不認同這個說法。

  苦難並非克羅齊想要的,而是現實迫使他不得不面對的。如果沒有大地震和戰爭,在安寧和平的正常環境和社會生活中,思想深邃、有志於學術和社會活動的克羅齊,同樣會大有作為。

  觀點三:辯證理解。

  苦難本身不是人生財富,苦難通過心靈轉化才能成為人生財富;此外苦難分自然、經濟、政治、社會等多種情況,它們給人的影響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不要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給分。

  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理由充分,給4分;聯絡實際,給2分。 五、***20分***

  13. A 14. C 15. B 16.***5分***

  飛行板是水上運動裝置。使用者將腳綁在特殊的鞋裡,借附在鞋上的噴水器提供的上升力,雙手拿著用以穩定飛行的噴嘴,就可以在水中玩耍。

  內容完整,給2分;順序合理,給2分;字數符合要求,給1分。 17.***6分***

  每寫出一句給3分,其中內容合理給1分,比喻貼切給1分,句式相同給1分。



天津高考現代文閱讀真題答案
廣東高考傳記閱讀訓練題附答案
相關知識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山東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山東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山東春季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山東春季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全國高考語文模擬試卷試題
廣東高考語文模擬試卷試題
常州市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九年級中考語文模擬試題
2017中考語文模擬試題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