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沈有容傳閱讀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沈有容是明朝著名將領,沈有容數十年鎮守在福建沿海,曾率軍三次進入臺灣、澎湖列島,殲倭寇,驅荷蘭入侵者,成功地保衛了臺灣。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明史沈有容傳》閱讀材料

  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走馬擊劍,好兵略。舉萬曆七年武鄉試。薊遼總督樑夢龍見而異之,用為昌平千總。復受知總督張佳胤,調薊鎮東路,轄南兵後營。

  十二年秋,朵顏長昂以三千騎犯劉家口。有容夜半率健卒二十九人迎擊,身中二矢,斬首六級,寇退乃還,由是知名。十四年從李成樑出塞,抵可可毋林,斬馘多。明年再出,亦有功。成樑攻北關,有容陷陣,馬再易再斃,卒拔其城。

  從宋應昌援朝鮮,乞歸。日本封事壞,福建巡撫金學曾欲用奇搗其穴,起有容守浯嶼、銅山。二十九年,倭掠諸寨,有容擊敗之。倭據東番。有容守石湖,謀盡殲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風,存十四舟。過彭湖,與倭遇,格殺數人,縱火沈其六舟,斬首十五級,奪還男婦三百七十餘人。倭遂去東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聞,文武將吏悉敘功,有容賚白金而已。

  三十二年七月,西洋紅毛番長韋麻郎駕三大艘至彭湖,求互市,稅使高寀召之也。有容白當事自請往諭見麻郎指陳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還所賂寀金揚帆去。由浙江遊擊調天津,遷溫處參將,罷歸。四十四年,倭犯福建。巡撫黃承元請特設水師,起有容統之,擒倭東沙。

  泰昌元年,遼事棘,始設山東副總兵,駐登州,以命有容。八月,毛文龍有鎮江之捷。詔有容統水師萬,偕天津水師直抵鎮江策應。有容嘆曰率一旅之師,當方張之敵,吾知其不克濟也無何,鎮江果失,水師遂不進。明年,廣寧覆,遼民走避諸島,日望登師救援。朗先下令,敢渡一人者斬。有容爭之,立命數十艘往,獲濟者數萬人。時金、復、蓋三衛俱空無人,有欲據守金州者。有容言金州孤懸海外,登州、皮島俱遠隔大洋,聲援不及,不可守。迨文龍取金州,未幾復失。四年,有容以年老乞骸骨,歸,卒。

  ***選自《明史沈有容傳》,有刪改***

  《明史沈有容傳》閱讀題目

  4.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有容白當事/自請往諭/見麻郎/指陳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還所賂寀金/揚帆去

  B. 有容白/當事自請往諭見麻郎/指陳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還所賂寀金/揚帆去

  C. 有容白當事/自請往諭/見麻郎/指陳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還所賂寀金/揚帆去

  D. 有容白當事/自請往諭見麻郎/指陳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還所賂/寀金揚帆去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鄉試是古代科舉的地方考試,又稱大比。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

  B.倭指倭寇。是指元末到明中葉在朝鮮和我國沿海搶劫騷擾的日本海盜。

  C.海外與古代的海內相對,海內指國內,海外則古今同義,指國外。

  D.乞骸骨意思為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請求退職回家。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沈有容熱愛軍事。他從小就會騎馬擊劍,後考中武生鄉試,樑夢龍、張佳胤都賞識器重他,讓他擔任要職。

  B.沈有容作戰勇猛。指揮奪取劉家口的戰鬥中,他身先士卒,雖身中兩箭,但仍斬首六級,等敵人退走了才回來。

  C.沈有容有計謀。他曾想用奇兵攻打倭寇的巢穴,可惜福建巡撫金學曾不按他的計劃行事,導致部隊攻打失敗。

  D.沈有容愛護百姓。郎先發布禁令不讓人去救百姓時,他表示反對並下令讓幾十艘船開往各島,從而使數萬人獲救。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倭遂去東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聞,文武將吏悉敘功,有容賚白金而已。

  ***2***無何,鎮江果失,水師遂不進。明年,廣寧覆,遼民走避諸島,日望登師救援。

  《明史沈有容傳》閱讀答案

  4.A根據句子結構,有容白當事一句中,當事做白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可排除B項;悟與呼表示兩種行為,前者是麻郎醒悟,語意已經完整,後者則是叫來高寀的使者,語意完整,故中間要斷開,可排除C項;索還指討要,中間不能斷開,所賂寀金意為賄賂高寀的金錢,語意完整,中間不能斷開,可排除D項。

  5.C 文中的海外指遠離內陸的地方,不是指國外。

  6.C 由原文日本封事壞,福建巡撫金學曾欲用奇搗其穴,起有容守浯嶼、銅山可知,想用奇兵的是福建巡撫金學曾,這裡物件有誤;且福建巡撫金學曾不按他的計劃行事於文無據。

  7.***1***倭寇於是離開東番,海上平息了十年。捷報上達,文官武將們都論功受賞,有容只是受賞白銀而已。***去:離開;息肩:平息;賚:賞賜。一字1分,句意2分***

  ***2***沒有多久,鎮江果然丟失了,水師就不再前進。第二年,廣寧失守,遼民逃往各島避難,每日盼望登州的部隊救援。***無何:沒有多久;明年:第二年;走避:逃走躲避;日:名詞用作狀語,每天。一字1分,句意1分***


  

沈煥傳文言文閱讀原文和答案
給自己定位議論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相關知識
明史沈有容傳閱讀答案
明史張士隆傳閱讀答案
明史陳子壯傳閱讀答案
明史羅洪先傳閱讀答案
明史楊一清傳閱讀答案
明史趙南星傳閱讀答案
明史錢士升傳閱讀答案
南史沈慶之傳閱讀答案
元史廉希憲傳閱讀答案
北史張華原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