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閱讀訓練附參考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閱讀試題是高考語文測試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發展對學生閱讀能力要求的提高,閱讀在高考語文試卷中的比重加大,需要考生重視閱讀能力的訓練。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大家提升訓練。

  高考語文閱讀訓練原文:

  老作家是在生命的最後當作“收山之作”來寫那部長篇小說的。閉門謝客,十年磨礪,當六卷本二百多萬字的小說最後封筆的時候,他想想自己的生命之燈是否也快熄了。想一想,十年來,天天忙於寫書,猶如與世隔絕,竟再也沒有踏上街道。出版社的人拿走書稿後,老作家決定出去走走。

  一位年輕的爸爸,帶著一個兩歲多的孩子,先是說問他一下路,而後就說自己是來這座城市工作的,把工作的地址丟了,一天下來錢也花完了,小孩子很餓沒吃飯。

  老作家當即拿出十元錢讓他們去吃飯。

  沒有走出六十米,老作家就看到一個脖子下掛著牌子的孩子,站在街邊,說父母有病,自己沒錢上學,求好心人相幫。

  老作家的老眼竟泛起一層潮霧,他沒想到在這兒竟與自己作品中的人物相遇了。他毫不猶豫地拿出五十元錢給了這個孩子。

  想著那個失學的孩子,他的心裡不好受,一邊走還一邊喃喃自語。突然,一個穿著很不錯的青年女子擋在他面前。女子一副為難而不好意思的表情,老作家瞧著她問有什麼事。她似乎猶豫再三才下了決心似的說,原來,她去別的地方辦事,轉車到這兒,沒想到錢丟了,沒辦法回去,看老作家能否幫幫她,有個車票錢就行,還讓他留下地址,回家後就把錢寄來,只是“借”。

  也是的,出門不容易,一分錢困倒英雄漢的事多了。老作家一問原來需要四十多元錢,好吧,老作家就拿出五十元給了這女子。

  老作家遇到了一位因交通事故死了兒子來城市告狀的老人,揹著髒兮兮的行李捲,一副走到哪兒就住到哪兒的樣子……遇到一個殘疾兒童沒有飯吃了,或是要看病了什麼的……與一位穿著很體面的小夥子相遇,小夥子手裡拿了一封已經寫好的電報,說是來這兒辦事,錢丟了,想找他幫忙,就是十多元的電報錢。

  老作家沒想到,在他一個個遭遇這些人的時候,手裡的錢早已送完。這時,老作家身上嘟嘟地發出聲響來。原來他寫作時養成了每天在自己的小院裡散步的習慣。老伴兒怕他出事,就專門為他買了個傳呼機,也只有老伴兒和兩個兒子知道號碼,平時幾乎沒響過,老作家甚至都忘記了還有這個玩意。老作家拿出傳呼機一看就急了,原來老伴兒發病住院。這可怎麼辦?他急忙返身才發現早走出很遠的街道,至少乘公交車也有五六站了。

  他一邊摸錢一邊攔的士,可是他發現自己分文皆無。當然,計程車僅僅開出去不到五十米,司機就讓他下車,並說,沒錢坐什麼車呀。再想解釋什麼時,計程車早一溜煙開走了。

  老作家跑步趕到公交車站牌下,要先投幣,他無奈地站在車門口說自己的錢剛才都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現在他要坐車回家,家裡……他的話沒說完,公交車的門便“咣”的一聲關了。他好像還聽見司機說了一句,這種人見得多了……

  老作家想用公用電話只花幾角錢打個電話……老作家攔了一個蹬三輪車的老年人……老作家攔了一個騎自行車的年輕人……老作家與剛才他給過拍電報錢的人相遇,那人還在那兒向別人要拍電報錢……

  老作家的額頭上早就汗流如雨。他開始跑步……

  急跑不足一百米,加上剛才的一系列遭遇,他開始感到頭暈眼花,五臟翻滾,只好一下子就蹲下來。可是沒有誰問他一聲,最多是回頭多看他幾眼。

  當那個手拿一串紅紅的糖葫蘆的小女孩,跟著爸爸從老作家面前走過時,她問了一聲:“老爺爺,你怎麼了?”可是,她的話沒說完,爸爸已嚴厲地訓斥她了:“不要跟陌生人亂講話,瞧他那樣,也是個騙子。”老作家的心裡似刀剜一樣地痛。而後他的眼睛望著天空,他想象不出,現在的人為什麼都成了這樣?那一刻他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詞,那就是“聽天由命”吧。

  “老爺爺,你是餓了吧?給你吃串糖葫蘆吧……”

  一個童聲打斷了他的思維。老作家看著那個漂亮的小女孩,她一定是偷偷地或是強行掙脫了爸爸的手跑回來了。老作家眼裡放出了亮光,流下兩行熱淚。他知道,自己終於找到那種想象中的東西了…

  高考語文閱讀訓練題目:

  1.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作品以第三人稱講述了老作家上街的遭遇和他的心靈世界,同時也揭示了下層市民既可惡又可憐的生存現狀,並暴露了他們虛偽醜惡的靈魂。

  B.小說開頭交代老作家為完成“收山之作”,十年“沒有踏上街道”,暗示作家對外界的變化缺少了解,同時也為後面寫他接連受騙做鋪墊。

  C.老作家幫助了“父母有病,自己沒錢上學”的“一個脖子下掛著牌子的孩子”,這一情節既表現了作家的美德,也順帶揭露了社會的不公。

  D.小說寫公交車司機拒絕幫助老作家後說“這種人見得多了”,這一細節透露出司機的冷漠麻木,也暗示了作家之前接連受騙的必然性。

  E.“瞧他那樣,也是個騙子”這句話給了老作家心靈沉重的打擊,他對人性的淪落已經徹底絕望,只好“聽天由命”,不再作無謂的追尋。

  2.小說中老作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6分***

  答:

  3.小說成功地運用了對比手法,請列舉三處簡要分析。***6分***

  答:

  4.小說以小女孩給老作家糖葫蘆結尾,有什麼用意?請結合全文,並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8分***

  答:

  高考語文閱讀訓練答案:

  1.BD [A項“揭示了下層市民既可惡又可憐的生存現狀”,對寫作意圖分析錯誤,並沒有表現其“可憐”之處。C項“揭露了社會的不公”錯,小孩子是實施欺騙的人,小說並沒有交代他的真實身份,沒有“不公”的依據。E項“已經徹底絕望”不準確,從“他想象不出,現在的人為什麼都成了這樣?”可以看出,老作家心中對人性的淪落是極為困惑的,看不出到了“徹底”的程度。]

  2.①勤奮。他十年如一日,閉門寫作,筆耕不輟。②善良,富有同情心。對需要幫助的人慷慨救助。③心地純厚。相信他人像自己一樣真誠。

  3.①將老作家慷慨助人與自身無人救助作對比,使善與惡在對比中凸顯。②將成人的冷漠麻木同小女孩的純潔善良作對比,揭示成人世界的汙濁。③將老作家的主觀願望與冷酷的社會現實作對比,暗示改造世俗的靈魂任重道遠。

  4.①揚善批惡。小女孩重新點亮了老作家的希望之光,寓示了世間自有真情在,同時也批判了成人世界的冷漠。***主題角度***②使情節波瀾起伏,引人入勝。這樣結尾出人意料,使故事情節急轉。***情節角度***③使讀者的心情由沉重轉向愉悅,對未來充滿希望。***情感角度***聯絡現實:談到社會人情的冷漠卻也不乏真情與希望即可。

讀死書與讀活書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笨拙的夢想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高考語文閱讀訓練附參考答案
高考語文閱讀訓練帶參考答案
高考語文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
高考語文閱讀訓練附答案講解
北京中考語文閱讀訓練附答案
八年級語文閱讀訓練例題帶答案
中考現代文閱讀訓練附參考答案
高考語文閱讀訓練帶答案
山東高考語文閱讀訓練題及答案
新疆高考語文閱讀訓練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