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祕訣的諺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民間蘊藏著許多養生智慧,聰明的中國百姓通過總結、提煉了自己或他人的養生經驗,以簡潔、通俗、易記的語言形式表現出來,而後被廣泛傳播,演化成養生諺語。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這些健康諺語您是不是很熟悉,並在實際生活中延用和遵循著?這些民間諺語,成為具有中國特色醫學的一部分,也成為人們養生保健的金科玉律。我們選取了部分養生俗語,請專家們來解讀一下。

  習慣篇

  要長生,小便清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少虎:由於小便擔負著排出代謝產物的任務,因此,小便清往往代表著代謝正常,身體健康。尿液應“清亮、不渾濁”。如何保持小便之“清”呢?要適當多喝水,定期排空小便。男性憋尿很容易患上前列腺炎。

  午飯後要坐,晚飯後要走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病中心李躍華教授:都說飯後要走,但也有例外。午飯後,約11點到下午1點之間,靜坐一刻鐘,有助於推動血液執行,間接起到養神、養氣、養筋的作用。

  晚飯後散步,對身體大有好處,但不要放下筷子就走,晚飯後休息片刻,然後走動10~30分鐘。

  鍛鍊篇

  練雪不練霧

  廣西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體質辨識中心總檢醫師邱全:這句俗語是告訴人們,下雪天可進行室外鍛鍊,而在霧天進行室外鍛鍊則不利於健康。這是因為雪能使室外空氣變得清新,而霧則不然。

  大霧的形成與嚴重的大氣汙染、有毒煙塵的大量排放有關。據分析,在相同的汙染環境中,霧水中的汙染物濃度比雨水中要高得多。

  情志篇

  少戒色,壯戒鬥,老戒得

  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室主任張湖德: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生活上主張:“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句話清楚地指出了人們應按照不同時期的 體質特點來養生。

  青少年時期,由於發育不成熟,不能迷花戀蝶。中醫歷來反對貪色縱慾,主張節慾以養精,藏精而健身,所以“戒之在色”。

  中年時,是氣剛任性、好勝善斗的年齡,所以應平心靜氣,和諧寬容,“戒之在鬥”。

  老年時,體力已經虛弱,不要再竭力追求名譽、地位和金錢。如果貪婪無度,就會大傷元氣,損身折壽。

  飲食篇

  男不離韭,女不離藕

  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學博士田栓磊:我國民間素有“男不離韭,女不離藕”的說法,意思是說,男人要多吃韭菜,女人要多吃蓮藕。

  中醫認為,韭菜補虛益陽、散淤解毒,能振奮陽性,更宜男性進食。藕具有除煩、解渴、止血等功效,女性多食有好處。生吃有消淤清熱的效能,煮熟以後有養胃滋陰、益血、止瀉的功效。

  白菜吃半年,醫生享清閒

  瀋陽市中醫名醫館仁術齋主任中醫師徐放:白菜是我國北方最主要的蔬菜,農諺也有“種一季,吃半年”的說法。多吃白菜,有益身體健康,害病的人少了,醫生自然就要“享清閒”了。中國和日本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大大低於西方國家的重要原因,就是她們常吃白菜。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蓮

  廣州市中醫院主任中醫師吳維城:蓮子為補養元氣之珍品,藥用時去皮、心,故中醫處方叫“蓮肉”,具有補脾、益肺、養心、安神等作用。生可補心脾,熟可厚腸胃。蓮子去心加芡實熬糯米粥,熬時最好用一鮮荷葉蓋上,治心悸、睡眠不實、脾胃虛弱、大便溏洩。

關於健康的諺語解析
關於交友的諺語
相關知識
長壽祕訣的諺語
老人運動的長壽祕訣
張學良的長壽祕訣是什麼
練太極拳的長壽祕訣及養生功效
人長壽祕訣是什麼腦筋急轉彎
長城相關的諺語俗語和詩句
養生長壽祕訣有哪些
長壽祕訣只有一個字
男性健康長壽祕訣
健康長壽祕訣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