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正在跟你招手,你看到了麼?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照例今早是要和馬老師去經石峪的,醒來卻聽到雨點敲打窗外鐵皮的聲音,便頓生了些懶惰。還是馬老師執著,在他的“雨中登泰山別有一番情趣”的誘惑聲裡,我才拿起雨傘,和他一起走進了飄搖的風雨中。

  路上邊走邊聊,不覺已到紅門。拾級而上,此時的盤山道上已是流水淙淙,雨水匯成的一道道小瀑布,正從一磴磴的石級上順流而下。山道兩側的店鋪業已開門,只是無人問津,冷清得很。就連平常活潑的狗兒,也是靜靜地臥在門口,似乎是在享受著這難得的安然。望著腳下泛著亮光的青色條石,心中竟莫名地升騰起一種對它的崇敬。歷史的車輪在它的身上無情地輾過,使它再也無法尋回當年的青春;歲月的滄桑早已磨去了它的稜角,使它本來偉岸峭拔的身軀日漸消瘦孱弱。能給它帶來慰藉的是,從雜沓的腳步聲裡,它曾目睹了一個叫孔丘的學者和他的一群弟子在它的身上走過,他們的高談闊論讓它言猶在耳,甚至他們襟飄帶舞的窸嗦聲它還清晰可聞;從紛亂的身影中,它分明看到了那一統華夏,自詡“功蓋三皇,德過五帝”的始皇帝的王者霸氣;它更忘不了有一位面容清瘦的詩者,踽踽獨行,正是它用蜿蜒盤旋的身軀把他送到了岱頂,於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喟嘆隨著山風呼嘯而來,至今仍在它的耳畔迴盪。

  過了萬仙樓,莽莽蒼蒼的綠色一齊湧入我們的眼簾。密密的雨斜織著,路邊的每一片樹葉上都是翠色慾滴,綠得那麼鮮潔,那麼光亮,彷彿每一片葉子後面都跳動著一個鮮活的生命。樹葉上鑲嵌著的一串串雨珠似乎是斷了線,它們跳躍著,滾動著,倏爾已不見了蹤跡。草葉也不堪重負,將雨珠悄然抖落在大地母親的懷中。雨落在傘上,啪嗒,啪嗒,越發顯得石路的靜寂與幽長。

  在山路上也能間或看到一兩頂花傘,在雨霧中的山道上和叢林裡遊走穿行。剛過漱玉橋,我就彷彿聽到了隨風而來的夾雜在雨霧中的悠揚琴聲。哦,前面就是“高山流水之亭”。駐足亭前,心馳神蕩。不就是在這座亭子裡,神俊飄逸的伯牙盤膝而坐,撥弄琴絃,釋擔而立的子期正在凝神傾聽嗎?慷慨激越的琴聲在伯牙的指間流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俄而,伯牙志在高山,子期道:“巍巍乎如泰山。”少頃,伯牙心在大河,子期又說:“洋洋乎若江河。”高山尚在,流水依然,而今知音又何處覓尋?

  過亭東行便來到了經石峪。經石峪四面環山。龍泉峰聳峙於東,狀如竹筍;炮高嶺橫亙於西,宛若睡螺。澗水從西北方的叉溝亂石之中泠泠而出,流匯成溪,順勢而南。經營茶水早點的老張此時早已張好大傘。我們坐在傘下,啜飲著甘泉泡製的老幹烘,流連著雨中山色,頓覺心曠神怡。甘美馨香的茶水不僅浸潤著我的臟腑,更滌盪著我的心靈。靜坐在山的懷抱裡,讓我感到了山的博大,人的卑微。眺望龍泉峰,峰間不知何時竟漫起了如紗似的薄霧,自南而北,彷彿一幅寬大的白色幕布在緩緩地拉過,對面的勁鬆和巉巖已悄然隱藏得無影無蹤。不一會兒,四面全起了霧,在我們的眼前翻騰飛旋。正為身處幻境而飄飄然的我們竟又不知何時還歸了人間,那碩大的幕布正被一雙無形的大手一點一點地輕輕捲走。

  距喝茶處前兩三步處便是曝經石。被稱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的經文,字徑約50釐米,均被紅漆描過,字型似蛟龍縱逸遒勁,神采如佛一般瀟灑安閒。經文歷經千年風雨的剝蝕和世人無度的捶拓,現已殘滅過半。眼前的它們已無力支撐起自己沉重的身軀,只能仰躺在你的面前,低聲訴說著它們曾經擁有過的輝煌和歷史的鉅變滄桑。我凝視著,凝視著這些歷史的見證者,是它們又把我帶到了廟宇森嚴,古樹參天的千年古剎,讓我坐聽晨鐘暮鼓,仰看老樹昏鴉。鍾罄之聲抑揚頓挫,梵唄清音不絕於耳,這些聲音和在一起,在空曠寂靜的山林之中穿越迴響。

  手把茶杯,眼前雲霧又起,耳邊流水潺潺,此時的我已然不知是身處山中,還是山在我的心中了。

  篇二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題記

  江南如詩如畫,一山一水,旖旎人家,淺墨清韻,何處飛花,碧水飄萍,沉落煙霞,水墨江南。

  在潑墨山水畫裡,動人的不止是那詩人留下千古名篇裡熙熙攘攘的秦淮河畔漿聲燈影,而是那份淡雅深巷小徑的寧靜。

  我穿行於水鄉的灰牆白瓦間,不由的想起“江南水鄉展旖旎,屋衍風鈴聲悅耳”這句詩,彷彿在一呼一吸的間隙間都充滿了江南獨有的氣息。

  置身於江南的亭臺水榭,倘徉在小橋流水,垂條煙柳曳痕,走過一樹一樹的花開,桂花香了鼻尖,仿若薄霧輕攏紗,氤氳成一幅素雅的丹青水墨畫,似風若沙,飄入空靈澄澈的夢境。睡蓮呢喃,微雨溼了窗櫺。曾幾何時,文人墨客一襲長袖青衫,在幽徑徘徊,提筆描寫著風雅,著墨記載著年華。就如戴望舒《雨巷》所寫的“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走在小巷,圍牆不高,上有苔痕斑駁,牆裡人家後院,修竹森森,小徑曲折迴環,巷陌深深,亦加幽靜,潑墨處,恰如唐人常建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夜涼如水,月盡清寒。風將水的容顏刻畫,雨落凝香,絲絲扣入心扉。幽雅迷離的江南,定格了多少留戀的目光;含蕾婉轉的江南,傾瀉了多少畫屏般的深情古意?

  江南的美,是朦朧而古樸的,是樹下悠然的下棋,是花間醉然品酒,是庭中淡然品茶。綠水縈繞著白牆,紅花灑落於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陽中淺吟低唱。乘一葉扁舟撐一支蒿,穿行在青山綠水中,兩岸是歷經風浪的班駁和亙古柔情的飄零,一泓清水所承載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跡和滄桑。

  是誰,在綠荷苑中題詞訴懷,又是誰在亭內研磨斟茶?臨水畫溪,一夢千尋。庭院深深深幾許,花顏凋零,然,暗香盈袖。相遇江南,一曲琴音一闋詞,山水一程,風雪又一更,幾筆浮雲夢,餘霞沾染幾抹烏墨。

  雪月風花,輕撫琵琶,彈不斷千絲歲月。月下獨酌,波瀾不驚,玉潔淵清。曲終,霓裳迎風舞,散盡一世風華。江南靜謐,悠閒,是城市喧囂紛擾中的一帶洞天幽境,吳儂軟語,江南絲竹,繪出一幅水墨江南。

  寥寥幾筆勾勒,便把江南的花語鳥啼、綠風清歌,遣倦過幾度晚鐘晨吟,在一卷漾漫江南氣息的宋詞裡淺淺綻放,在一張縈繞江南旖旎的宣紙上緩緩流淌,水墨江南,傾盡天下。

  篇三

  冬夜,我一人漫步在銀色茫茫的雪地裡。在皎潔的月光下,一切都是那麼的寧靜。

  偶一抬頭,或模糊地聽見幾聲爽朗的笑聲;或隱約地看見一家人圍坐在桌邊包餃子,好不熱鬧。

  孤身一人的我仍舊低著頭,在雪中漫步。不知不覺,我來到了海邊。海潮啊,你不該這麼洶湧!海潮啊,你不該這麼澎湃!你讓我在你面前感到無地自容。你剛強的性格讓我崇敬又讓我懼怕。我是一個受過打擊的人,任何困難和災難都讓我恐懼。而你,你那洶湧澎湃的海潮好像是要傾吞一切災難。

  風停了,海面也漸漸平靜了,我卻依然一動不動地望著那曾經用那慈母般的浪花喚回海外遊子的大海。

  黑夜中的大海,雖然不比白日的壯觀,可也別具風韻。沿著海邊行走,看著皎潔的月色,使我想起了張九齡的《望月懷遠》中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此刻,在遙遠的故鄉,我的親人們在賞月嗎?他們也與我一樣,在雪中漫步嗎?

  當我準備離開的時候,卻發現我走不動了。我的身上已覆滿了潔白的雪花……

  月光離我越來越遠,但它卻把我的心靈照得越發明亮;退去的潮水離我越來越遠,但它附在我身上的勇氣和力量是我感到火一般的熱情。我抖落了渾身的積雪,微笑著與月光,與潮水揮手告別……


 

初中傷感隨筆
初中三百字隨筆
相關知識
初中散文隨筆
高中散文隨筆
初中作文隨筆日記
初中語文隨筆雨
人生若只如初見散文隨筆
高中散文隨筆3篇
初中寒假隨筆散文
初中最美的經典散文隨筆
優秀的初中優美散文隨筆
適合初中生閱讀的冬天抒情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