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軟實力的分析與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軟實力是文化和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力量,是世界各國制定文化戰略和國家戰略的一個重要參照系。那麼你對文化軟實力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文化軟實力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文化軟實力的概念簡介

  軟實力是近年來風靡國際關係領域的最流行關鍵詞,它深刻地影響了人們對國際關係的看法,使人們從關心領土、軍備、武力、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地域擴張、軍事打擊等有形的“硬實力”,轉向關注文化、價值觀、影響力、道德準則、文化感召力等無形的“軟實力”。

  “軟實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小約瑟夫.奈提出來的。1990年,他分別在《政治學季刊》和《外交政策》雜誌上發表《變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質》和《軟實力》等一系列論文,並在此基礎上出版了Bound to Lead :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中譯本《美國定能領導世界嗎》一書,提出了“軟實力”的概念。約瑟夫.奈指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由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等表現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軟實力”。“……硬實力和軟實力依然重要,但是在資訊時代,軟實力正變得比以往更為突出。”

  中國的“軟實力”一說,則源於一位美國記者的報道,意思是說“對中國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種尊重或者著迷,以及它的影響力的自然增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喻國明指出:“一個國家是存在兩種實力的,一種是硬實力,一種是軟實力。硬實力通常是指國家的GDP、硬體設施等,而文化、制度、傳媒等被稱為軟實力。”

  文化軟實力的相關分析

  中國文化軟實力的現狀:中國對於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推介處於“原生態”狀態,優秀的文化傳統資源優勢並未充分轉化成為強大的現實生產力;文藝演出、語言文化、圖書出版等文化領域面臨著“文化赤字”;對於中國文化形象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忽視了對傳統文化資源的創新和改造。

  “把文化軟實力的概念寫進黨代會的報告,說明執政黨在推進社會發展中越來越重視文化的作用。”中央黨校教授戴焰軍認為,文化是一個社會重要的精神支柱,強調文化的力量,既能豐富人民的社會生活,也能創造不同於科技、經濟等的新的發展動力。

  中共十七大報告洋洋灑灑,生態文明、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服務型政府等新名詞不斷湧現,解讀它們,需要新的實踐。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報告〕“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

  〔背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曾將綜合國力分為硬實力與軟實力兩種形態。文化軟實力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文化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解讀〕報告這一新提法,表明我們黨和國家已經把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戰略著眼點,文化軟實力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援和思想保證,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一個民族的復興,必須有文化的復興作支撐。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伴隨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而繁榮興盛中華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為根本途徑。

  為此,就要樹立“文化軟實力是重要國力”的觀念,把文化產業列入國家戰略,大力推動和扶植文化產業。要詳細制定文化發展戰略目標、戰略措施和文化發展政策,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產業政策,推動其發展成為國家戰略性產業,做到“國家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當代中國文化與發達國家經濟的關係呈現出相當複雜的形態。

  當前,中國政府對於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問題有著自己的主張,提出了中國自己的文化安全觀,改革開放以來歷任國家領導人的文化立場,多在於強調合而不同,求同存異,鼓勵和加強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文明對話。中國也開辦了孔子學院和語言文化學院,希望有3000萬甚至3億的外國人都來學漢語。中國的文化政策層面卻顯得氣象不足且特徵不夠鮮明。

  中國文化要出好作品,不能僅僅停留在號召意義上,也不能僅僅停留在模仿層次上,必須批量生產,規模推出文化精品,這就需要市場的投入。但文化市場也是個難題,因為中國人懂文化的不懂市場,懂市場的不懂文化,甚至是懂文化的看不起市場,懂市場的也看不起酸文人。

  文化軟實力的問題探討

  因此,需要解決以下四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官方應有文化的高度。第二,熟悉市場,瞭解全球的市場,知道誰在消費和需求中國的東西,否則就會導致產品過剩或者嚴重錯位。相對於全國平均收入水平,文化產品總體上仍屬於奢侈品,很多人受經濟條件約束卻消費不起。這些都制約了文化生產和文化消費的良性發展。第三,中介環節問題,主要是體制性問題,需要有一種彈性的合作性的制度、財務制度等,否則從事文化產業的人最後很可能是債臺高築,官司纏身。第四,專業和思想的介入,即邀請一批真正的專家、學者和撰稿人,吸收、改編他們的思想以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文化軟實力的分析

有關傳統文化的經典散文_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散文
文化遺產的標準與簡介
相關知識
文化軟實力的分析與介紹
試論孔子學院背後所代表的中國文化軟實力
建設特色文化名城提升保定文化軟實力
園林的行業分析與介紹
文化藝術節的邀請函_介紹信
中國茶文化基礎知識知識與介紹***2***
雲端計算與雲端儲存深度分析與介紹
山西省旅遊產業競爭力的分析論文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珠寶設計過程中的分析與運用
高考化學實驗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