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國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國學"一詞,古已有之。《周禮·春官宗伯·樂師》言:"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禮記·學記》又曰:"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國學"在中國古代,指的是國家一級的學校,與漢代的太學相當,此後朝代更替,"國學"的性質和作用也有所變化。你知道國學學的是什麼嗎?下面小編告訴大傢什麼是國學吧!

  什麼是國學

  “國學”一詞,其來有自。其在歷史上原指中央官學,與漢之“太學”,唐宋明清之“國子監”同義,所謂“國學者,在國城中王宮左之小學也。”白鹿洞書院初建之時號曰“廬山國學”,可見從南唐***五代十國***起“國學”一詞便另具有了中華傳統儒家文化之義。

  晚清民國以來,面對“西學東漸”甚至“全盤西化”的思想潮流,循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途轍,我國學人***樑啟超、黃遵憲、章炳麟、鄧實、馬敘倫、劉師培、黃侃等***將“國學”一詞中“民族傳統文化”之義發揚光大,以此概稱中國卓異於西洋的學術文化精華,以期藉助國粹典章中的良法美意實現救國自立繼而踏上近代強國之路。

  誠如太炎先生所言:“夫國學者,國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聞處競爭之世,徒恃國學固不足以立國矣;而吾未聞國學不興而國能自立者也。吾聞有國亡而國學不亡者矣,而吾未聞國學先亡而國仍立者也。故今日國學之無人興起,即將影響於國家之存亡,是不亦視前世尤岌岌乎!......夫一國之所以存立者,必其國有獨優之治法,施之於其國為最宜;有獨立之文辭,為其國秀美之士所愛賞。立國之要素既如此,故凡有志於其一國者,不可不通其治法,不習其文辭。苟不爾,則不能立於最高等之位置,而有以轉移其國化,此定理也!”

  但對於國學的具體涵義,諸家學者則有不同的闡釋。

  章炳麟在《國學講演錄》中曰:“國學者,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

  柳詒徵在《國學之界說》中曰:“予對國學之界說,必非佛學及洋學......須從古聖先賢,未受佛學洋學之薰染時講清,而又包括後來之漢學、宋學,以及今世所講政治、經濟、財政、社會、教育等,始可言國學......講國學宜先講史學。”

  張其昀在《史地學報》中曰:“國學之為名,本難確定其義。在世界地位言之,即中國學。分析為言,則中國原有學術,本可分隸各種學科——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以思想論,儒家為主導,其他列從屬地位。”

  綜合而論,國學即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體系。狹義言之,經史子集之漢家學問是也;廣義言之,洪荒以來中國各民族之思想學術、歷史地理、語言文字、禮儀文物、宗教術數、建築園林、書畫篆刻、弈樂戲曲、醫藥武術、服飾飲膳、農工技藝等,皆兼收幷蓄,包羅櫽括。

  內涵雖然,但國學之使命不盡於斯。錢穆先生在《國學概論》中曰:“古人以天下為己任,動輒言天下,本不侷限於一國。晚近以來,國勢不堪,且知歐美人並不奉行天下一家之說,僅以民族國家及個人利益為重,傳統文化遂塌縮為國學,良可嘆也。他日,若歐美人亦認識到全球化非有天下之襟懷不可,國際關係良性互動非行恕道不可,世界和平非行仁義不可,則國學將重新恢復為天下之學,而失國學之名也。”由此可見,華夏國學肩荷的職責豈止於昌隆中土,更應以文化的張力光被四海、協和萬邦,其任之重其道之遠,誠須我炎黃子孫世世戮力代代勉行矣。

  國學復興,其勢如潮。大清光緒卅一年***西元1905年***,章炳麟創辦“國學講習所”,是為近代國學研究機構之發端,其後,北大國學門、清華國學研究院、中央大學國學研究所相繼成立。改革開放以來,國學熱潮愈益澎湃。

  在國內,國學研究機構之興辦如雨後春筍,其中以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清華大學國學院、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國學院***原南京大學國學研究所***、首都師範大學國學傳播中心為最盛,於此同時,民間國學社團亦廣為興起,勢如燎原;在國外,國家漢辦領導下分佈在117個國家的以推廣漢語與傳播中華國學為己任的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至西元2013年底已達一千一百餘所,迅猛拓張,氣象蓬勃。

  於此恢弘之背景下,念我明德書院,其遠大前程豈非“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焉

經典應該怎麼讀
什麼是五聲音階
相關知識
到底什麼是國學
什麼是國學知識
什麼是國學大師
到底什麼是雲端計算
到底什麼是光合作用
什麼是國學管理
到底什麼才是太極拳的鬆
什麼是留學人員回國證明材料
什麼是留學人員回國證明材料
早洩到底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