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是詩人還是詞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那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辛棄疾簡介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時期豪放派的著名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並稱“蘇辛”,與李慶超合稱“濟南二安”,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人。

  辛棄疾出生於公元1140年,彼時的宋朝北方已經淪陷,其祖父辛贊雖然在金朝任職,但時常帶著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希冀有一日能與金人決一死戰,恢復中原。辛棄疾不斷目睹在金人的統治下,漢人所受的屈辱與痛苦,於是立下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公元1161年,辛棄疾參加了起義軍反金,次年與南宋朝廷取得了聯絡,後以其勇敢與果斷得到了宋高宗的任用,授為江陰籤判。

  辛棄疾雖有著出色的才幹,但其豪邁倔強的性格與執著北伐的熱情卻成了他在仕途發展的最大障礙,且他“歸正人”的尷尬身份使他始終得不到重用,官職最高也僅為從四品的龍圖閣待制,因而其大部分時間都在閒居中度過。後被免職,辛棄疾便到上饒隱居,其後也曾出山做過兩次官,但其滿腔愛國熱情卻始終沒有發展之地。公元1207年,朝廷決定再次起用他,但彼時六十八歲的辛棄疾已身染重病,帶著愛國之心與憂憤之情離開了人世,後贈少師,諡號忠敏。

  辛棄疾是什麼樣的人

  辛棄疾,是宋代著名的愛國詩人,他的詞不僅題材廣闊,風格多樣,更是擅長借古說今。不只是有著英雄末路的悲壯,還有不少休閒的田園風光。在蘇軾之後又大大的開闊了詞的題材範圍,拔高了詞的境界,提高了詞的地位使得詞可以和詩相提並論。

  辛棄疾不只是一個優秀的詞人,還是一個有著優秀的軍事才能的帥才。辛棄疾早年的時候生於金國的殖民地之中,但是從小就立志恢復中華,還我華夏大好河山。在金國大舉南侵的時候,辛棄疾帶著2000多人起兵反金,後來辛棄疾和南宋接觸,受到南宋的禮遇,也就留在的南方。

  但是那兒是主降派的地盤,辛棄疾畢竟是一個渴望殺敵報國的人,和那群整天想著求和的人並不相投,所以一直得不到重用。雖然如此,但是辛棄疾還是致力於抗爭到底,向皇帝上奏了著名的《美芹十論》和《九議》,其中客觀的分析了當時雙方的戰力差距,提出了很多針對性的增強大宋實力,力圖恢復中原的好舉措,但是他的上疏並沒有得到上層的重視。

  辛棄疾一生報國無路,無處施展自己的才華,因此為後世留下了很多寶貴的文化財產,可以說是有得有失。辛棄疾的詩詞內容豐富,有的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有的揭露黑暗殘酷的現實、有的抒發自己的悲憤之情,這些作品的主題只有一個就是拯救大宋,驅逐韃虜。

  辛棄疾與陳亮的關係

  辛棄疾、陳亮兩個男人之間的友誼一直被後人所羨慕,他們兩個人都是生活在國家動盪不安,朝廷昏庸無能的南宋時期,他們都是主張北伐抗金,收復山河的著名詞人,兩個才華橫溢的人一見面便惺惺惜相惜。

  陳亮曾經在大雪的天氣,從自己的家鄉出發,沿途跋涉了八百多裡地看望辛棄疾,辛棄疾生病臥床不起,看見陳亮到來,十分開心,身體也好了大半。兩個人在一起飲酒賦詩。陳亮每日保持良好的餓作息習慣,晨起練舞,鍛鍊身體,本來辛棄疾已經被病痛折磨的不成樣子,看見陳亮依然激情如舊,也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他的病也很快的就好了起來。

  他們兩個人也是十分互補的,辛棄疾閱歷豐富,從小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瞭解地理地形,陳亮對此十分欽佩。而陳亮身上始終洋溢著對美好事物的嚮往,這也是辛棄疾身上沒有的。

  辛棄疾與陳亮兩人經常在一起吟詩作對,共同商量國家的局勢,討論對抗金朝的打擊,在淳熙十五年,兩個人又在一起相處了十幾天後仍然意猶未盡,最後因事陳亮不得不離開,但是辛棄疾見陳亮離開,心裡空落落的,馬上有起身追陳亮,誰曾想,辛棄疾走的是小路,正好遇上了天降大雪,馬車無法前行,辛棄疾只能投訴別處,正好遇到隔壁的人在吹笛子,辛棄疾悲傷不已,還寫下了一首《賀新郎》。
 

詩人陶淵明生平事蹟介紹
辛棄疾是什麼派的詩人
相關知識
詩人辛棄疾的代表作是什麼
辛棄疾的詩風屬於什麼流派_辛棄疾是哪個流派
辛棄疾歷史評價是什麼
宋代詩人辛棄疾的詩詞作品
辛棄疾是詩人還是詞人
辛棄疾是什麼派的詩人
辛棄疾是一位怎樣的詩人
詩人辛棄疾是現在哪裡人
辛棄疾是哪個派別的詩人
辛棄疾是什麼派的代表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