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逆不道的典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大逆不道:舊指不符合封建統治者的道德標準和宗法觀念的極端叛逆行為;給起來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現也用來指不合某種觀念和道德標準的行為。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歡。

  大逆不道的典故:

  秦朝滅亡以後,劉邦和項羽展開了長達五年的楚漢戰爭。

  有—天項羽在陣前向劉邦喊話,要與他決一雌雄。劉邦回答說:“我開始與你都受命於楚懷王,約定先定關中的為王。但是我先定關中後你卻負約,讓我到巴蜀去當漢王。這是你第一條罪狀。你在去救援趙軍途中,殺死上將軍宋義,自稱上將軍,這是你第二條罪狀。你違抗懷王命令,擅自劫持各諸侯的兵馬人員,這是你的第三條罪狀。”接著,劉邦又揭露項羽燒燬秦宮、掘開秦皇墳墓,搜刮財物,殺死投降的秦王子嬰,活埋二十萬秦國百姓,殺害義帝等罪狀。在講到第十條罪狀時,劉邦說:“你作為臣子而殺死君王,又殺害已經投降的人,為政不平,對訂立的約定不講信義,為天下所不容,屬於重大的叛逆。你犯下如此十條大罪,我興仁義之兵來討你這個逆賊,你還有什麼面目向我挑戰!”

  項羽聽了劉邦的話,氣得渾身發抖,命令弓箭手向劉邦放箭。結果,一箭射中劉邦前胸,漢軍只好遲兵。

  大逆不道的意思:

  【拼音】dà nì bù dào

  【釋義】舊指不符合封建統治者的道德標準和宗法觀念的極端叛逆行為;給起來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現也用來指不合某種觀念和道德標準的行為。

  【出處】語出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指叛逆。

  【近義詞】犯上作亂、罪大惡極、罪孽深重、離經叛道

  【反義詞】安分守己、循規蹈矩

  大逆不道造句:

  1. 不殺,並不代表不降罪,陛下大可以下旨,說其大逆不道,而陛下念骨肉之情,將其驅逐出去,至於驅逐出哪裡,當然是越遠越好!

  2. 所有偉大的真理,最初都被看作是大逆不道的謬論。

  3. 紂王殺害叔父比干,真是大逆不道。

  4. 大逆不道的奸賊,總是在混亂中完成罪惡的傑作。

  5. 書店膽敢出售這些大逆不道的書,真該停辦。

  6. 你真是個大逆不道的忤逆之人!

  7. 你忘掉自己是什麼身分,竟然敢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來。

  8. 他竟然棄父母於不顧,真是大逆不道!

  9. 這種欺師滅祖、大逆不道的行為,我做不出來。

  10. 這幅聽上去好像大逆不道的標語立刻使中國網民群情激憤,其蔓延速度如瘟疫一般迅速。

  11. 像這種惡意中傷、罔顧道義的作為,真是大逆不道!

  12. 這種大逆不道之徒,天理難容!

  13. 他父親說他是個大逆不道之人。

  14. 黃公子所言當真大逆不道,論罪當誅!然本王念你一片赤忱,且又有言在先:饒你不死。

  15. 在房間裡翻騰了一陣後,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在做一件大逆不道的事,一件死有餘罪的事。

  16. 我家老爺自來廉政清明,愛民如子,這種大逆不道、欺君犯上之罪他怎能做得出來!

  17. 簡儀,如此大逆不道的話就不要再說了,皇上寵信哪位妃子豈能由我們做臣妾的橫加干涉,你走吧。

  18. 你這樣已經嚴重違反了卡瑪利拉的戒條,這樣大逆不道,屢次犯戒,罪無可恕!

  19. 陛下,人臣立殿,張眉豎目,詈語侮君,大逆不道,***反常,非一死可贖者也。

  20. 吳三桂反叛朝廷,大逆不道,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他怎麼可能成功?

  21. 我們這一次來行刺皇帝,那是大逆不道之事,事若不成,身敗名裂,夷滅九族。

醜婦效顰寓言故事
關於大材小用的典故
相關知識
關於大逆不道的典故
關於大材小用的典故
大逆不道的成語典故
成語大逆不道的故事
成語大逆不道的故事
大逆不道的故事介紹
關於教育孩子的典故有哪些
關於井底之蛙的典故
關於九牛一毛的典故
關於江郎才盡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