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是初中的第一課,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的掌握,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www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知道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別

  2.過程與方法體驗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計時間和長度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計量時間和長度的工具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培養對科學技術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使用適當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

  2.難點:誤差的產生。誤差與錯誤的區別

  【教學流程】

  師:一天小東和小明比誰家離學校近。放學後他們各自回家,一邊走一邊數步子,小東走了452步,小明只走了448步,小明家離學校近嗎?

  師:這種比較法是不準確的。

  師: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聽到人們說某個物體幾長,這也是不準確的。

  師:如何準確地進行測量呢?我們通過第三節長度、時間及其測量,來詳細的瞭解下。

  師:生活中,經常需要測量,比如說,買多長的電線,趕集時,買幾尺的布,同學跳橡皮筋,去商店也說買多長的橡皮筋,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測量。

  師:大家看一看課本上想想議。帽簷直徑AB和帽子高度哪個更長?中心的兩個圓,哪個面積更大?

  請一位同學看看錶,自己閉上眼睛,估計30秒再睜開,我們對時間的感覺總是可靠的嗎?

  根據感覺來估測一個物體的大小並不準確。

  師:要對物體進行定量的描述,必須用儀器來測量。

  師:在眾多的測量中,最基本的測量,就是長度的測量

  ***板書:1.長度的測量:***

  師:要科學地測量長度,就需要給長度定一個公認的測量標準——單位***unit***。

  師:同學們都知道哪些長度單位。

  師:丈、尺、英尺、英寸等都是我們生活中所瞭解的長度的單位,我們所說的電視機大小習慣用的是英寸,如果你用這個單位,我用這個單位,用產單位不一樣,那麼交流起來就很不方便。為了有利於國際間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國際上規定了一套統一的單位,叫國際單位制***Internation System of Units***,簡稱SI,是國際計量大會於1960年通過的。我國在1984年採用。

  師: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etre***,符號為m。***出示米尺,讓學生認識1米到底有多長。並介紹1米是如何規定的。***

  ①單位:米***m***

  A.比米大的單位:千米***km***

  B.比米小的單位:分米***dm***、釐米***cm***、毫米***mm***、微米***μm***、奈米***nm***。

  C.換算關係:

  1km=1000m=103m

  1dm=0.1m=10-1 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頭髮的直徑約0.04mm,合40000nm***

  師:我們簡單瞭解下生活在一些物體的長度。看課本第22頁。

  原子的半徑 人頭髮的直徑 一張紙的厚度 地球的半徑

  ***讓學生做幾個單位換算練習***

  例1.單位換算

  7.8dm=______m=_______mm

  60μm=______mm=_________m

  0.05km=______m=________cm

  例2.給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適的單位:

  某同學身高1.50_____,物理課本一張紙的厚度約為75_____,窗戶玻璃的厚度約為2.5_______,一節一號乾電池的長度大約是6______。

  師:某同學多高,乾電池長度是多少,都可以用測量工具測量出來。

  師:最常用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

  板書:

  ②測量工具:刻度尺

  師:如何使用刻度尺進行測量呢?使用前要怎樣?使用中要怎樣?

  ③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師:首先請同學們測量一下物理課本的長度和寬度,在測量過程中總結一下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或者通過伴你學上的一些錯誤測量方法來反證正確的測量方法。***

  A:使用前:

  要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在哪裡,是否磨損***,量程***測量範圍***和分度值***兩條相鄰的最小刻度線間的距離,它決定著刻度尺的準確程度***。

  ***在小黑板上畫一個刻度尺的圖***見新教材全解21頁。

  B:使用中:

  a.刻度尺要放正,使刻度線緊貼被測物體。

  b.讀數時,視線與尺面垂直。

  C,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記錄時,結果應包括讀數和單位兩部分。

  師:在剛才的測量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家的測量結果有稍微的差別,但是我們的測量方法卻都是正確的。之所以有差別的存在,是因為我們最後需要進行估讀,估讀就難免有大有小。這就形成了誤差。

  2.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師:我們不能消滅誤差,但應儘量減少誤差。

  ①減少誤差的方法: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

  ②誤差不是錯誤。測量錯誤是由於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讀數時粗心造成的,是不該發生的,是能夠避免的。

  師:在本節課本上還介紹了時間的測量。

  3.時間的測量:

  師:同學們通過看課本瞭解一下時間測量的相關知識。

  ①單位:秒***S***

  換算關係:1min=60s 1h=60min=3600s

  ②測量工具:鐘錶。運動場和實驗室常用停表測量時間。

  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要提高判斷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就必須藉助儀器來進行測量,任何測量都需要單位,長度的單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釐米***cm***、毫米***mm***、微米***μm***、奈米***nm***等,其中米是基本單位,注意各單位之間的換算關係,還知道了長度測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拿到一把刻度尺首先要觀察零刻度線、分度值及測量範圍。

  初中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內容比較多,時間和長度的測量工具和單位以及測量方法,其中長度測量的方法是重點,也是本節課的難點。時間和長度測量這些知識學生有很好的基礎,可以採用時間和長度測量同時對比進行,先用較短的時間解決工具和單位問題,然後通過學生探究實驗來解決長度測量的方法問題。誤差放在下一課時再進行。

  首先是匯入新課,由於本節課是上節課的後續,要想測出你騎自行車從家到學校的平均速度,必須想辦法測出路程和時間,那麼時間和路程怎樣測量呢,很自然的引出今天的課題,學生也會覺得很自然,不會感到唐突。在處理長度的測量時,我不按常規的方法,老師先講如何操作,學生再動手操作。我覺得這樣不利於發展學生的獨特思維和創新思維,什麼都是老師怎樣講,學生怎樣做,根本不是探究實驗,而是驗證性實驗。我先讓“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學生根據自己多年來的經驗動手用自己的刻度尺測出一個身邊熟悉的物品的長度,然後報出資料,老師寫在黑板上,在學生得意時,告訴他們在物理上大家的讀數都是不準確的,一下子就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為什麼”之聲則會不絕於耳,明顯看出學生的不服氣,這樣學生就會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教師的釋疑上,有利於重難點的突破。

打花巴掌教學反思
有理數教學數學課課後反思
相關知識
初中物理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教案
初中八年級物理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教案
初中物理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習題及答案
初中八年級物理時間的測量教案
初二物理色光和顏料的混合教學視訊
初二物理色光和顏料的混合教學視訊
初二物理第一課教案長度和時間測量
初二物理溫度和溫度計的教學視訊
初中物理溫度計教案
初中物理有哪些優秀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