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勵志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勵志故事是為了給人帶來共鳴與鼓勵。關於北大才子們的勵志故事你知道多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起點低並不代表終點低,起點不能決定好壞,一場考試也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最終是你的夢想和長期不懈的努力來獲得成功。”

  從一名默默無聞的保安到被眾人欽佩的北大學子,甘相偉,這位來自湖北農村的80後,用自己的努力和執著寫就一部現代版“有志者事竟成”的勵志故事。

  出生於普通農家的甘相偉從小就對古詩詞頗感興趣,他的小學啟蒙老師在一個少年心中種下了文學的種子。在高中,他讀到的一本叫做《北大才女》的書,將“北大”變成了一種揮之不去的情結。“這本書裡面描述了未名湖的美麗風光和北大的學術大師的人格魅力,學術風範,特別吸引我,促使我心中埋下了北大的夢。”

  從湖北的一所普通大學畢業後,甘相偉來到廣州從事和法律相關的工作。“但是我心中還是有這個情結一直在我身上,有的時候睡覺都睡不著,有的時候翻江倒海,最終我還是來到了北京,來到了北大。”他說。

  2007年夏天,正在未名湖邊閒逛的甘相偉,在一座教學樓中看到一位保安在看書。他隨即與其攀談,並流露出想應聘北大保安的想法。在第二天的面試中,在談及想當北大當保安的理由時,甘相偉說,第一,是先求生存再求發展。第二,來學習知識、增長見識。

  就這樣,甘相偉邁出了“曲線求學”的第一步。回憶一邊工作一邊讀書的那段時間時,他說,“我們施行三班倒,早中晚三個班一個班8小時,一個星期一調,我如果上早班,我中午、下午、晚上都有時間。有時候和上課有衝突,我就和同事們調一下,我請他吃個飯。”他說。

  對於他的這種刻苦行為,甘相偉說,同事都比較支援。“保安大隊學習的氛圍一直比較好,一直以來有學習的傳統,依靠的是北大110多年的人文底蘊,我們這些保安都是青年人嘛,都是農村來的孩子,可塑性很強,所以我們特別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

  甘相偉認為,學習的心態很重要。“不管你放在哪裡,如果你本身不學習,那外界環境再好,也無濟於事。備考的時候雖然是奧運會期間,晚上有的時候還加班,但是我下班以後,都是翻書、看書,勞逸結合。所以對我也是一種協調作用,當時就考,很順利就考上了。”

  “只要發揮自己的興趣愛好,按部就班地利用好時間,有針對性地去複習,在短時間內還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成績的。”他總結說。

  甘相偉認為自己堅韌與小時候所經歷的苦難有很大關係。“小時候苦難對人的影響確實是很大的,關鍵你要去承載這種苦難,一個性格堅強的人就能戰勝苦難,但是一個性格懦弱的人,他有可能就隨波逐流了。所以看你這個人的心態,是否能戰勝困難,因為你以後面對人生很多困難和挑戰,都要去應對它。”

  談及未來,甘相偉說他還是想在教育行業做點事。“這也是我的優勢、特長,因為我對物質要求不是很高,精神境界的提升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

  “我的職業理想就是在大學當輔導員,或者中小學的語文老師,因為我一直喜歡教育,喜歡在教育行業工作,也有朋友給我推薦,但我現在還不確定。”甘相偉說,他會繼續充電,保持終身學習的心態。

  他的故事在經過媒體報道後,身上貼滿了“勵志”的標籤。對此,甘相偉說,我是從農村來的,我一直在想這樣一個問題,在中國這個社會,像我這樣一個從社會底層來的小人物,這一生到底能走多遠?同時我心中也在想,一直有一個信念,知識能夠改變命運,我一直秉承這樣的信念在走我自己的路,做我真正的自己。

  “不管一個人,你不管起點多麼高,還是多麼低,我覺得都應該自強不息,起點好並不代表終點好,起點低並不能代表終點低,起點不能決定好壞,一場考試也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最終是你的 夢想和長期不懈的努力來獲得成功。”甘相偉說。

  對於與他背景相似的年輕人,甘相偉也有話說,“對那些身處逆境的孩子,尤其農村的孩子,希望給他們鼓舞,鼓勵作用,希望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畏懼困難,走好自己的路,暫時的困難不算什麼,挺一挺就過去了。”

  篇二

  “我覺得自己不是個做大事的人,也不喜歡做大事。”當新東方學校校長俞敏洪在中國地質大學活動中心講臺上,以這句話開始他的講座時,臺下坐得滿滿的年輕學生顯然吃了一驚。

  “我高考考了三年,78,79,80。我當時的夢想並不是要去北大。我是江蘇省的,我就想考入江蘇省地區師範學院。那是一所大專,地點是在常熟市。那是我夢寐以求的地方。”

  看到臺下的同學都笑了,俞敏洪也笑了。不過,他隨即認真地確認說:“真的是這樣啊!”“到第三年的時候,我努了一把力,最後在我們那個外語補習班考了第一,才想起自己也許該報一所名牌大學。結果一不小心就被北大錄取了!”***笑***

  “對於大學生來說,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不同,但成長永遠是需要痛苦的。我從農村挑著兩個麻袋來到了北大,根本不知道大學生活是怎麼一回事。進宿舍第一天,我就碰到了一件特別痛苦的事情。”時隔二十多年,講起這件事,俞敏洪仍記憶猶新。“我同宿舍的一個同學——當然那時候還不認識,躺在床上拿著一本《第三帝國的興亡》在讀。我就覺得很奇怪,用很糟糕很難聽的普通話問他:‘咦,上大學還要看這種書的?’那個同學抬頭我一眼,那眼睛裡是眼白多,黑眼珠少。這一眼在我生命中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也幾乎改變了我的大學生活。它給我帶來了兩個後果,第一個後果:我大學四年感到極其自卑,到最後我什麼都害怕,什麼都恐懼。第二點,它使我知道,一個人要讀很多很多書。”

  “在北大的四年裡,我把每天的時間都放在讀各種各樣的文學、哲學、社會科學和其他一些我能讀懂的自然科學著作上。四年畢業的時候,我讀了大量的書,英語書反而成了其次的東西。所以我在北大的四年,英語學得非常糟糕。糟糕到畢業的時候,我連《飄》這樣的英文小說都讀不懂。”

  “同時,我還養成了另外一個習慣,就是不善於和人打交道。首先我是從農村來的,普通話講不好;其次又產生了自卑的情緒。所以,除了跟宿舍的幾個人認識以外,跟北大的任何一個人都不認識。我在大學最大的損失之一,就是沒有參加任何大學生的活動。後來我深深體會到,大學生的活動實際上是很重要的。它對一個學生鍛鍊自己的心志,鍛鍊自己開朗的個性,鍛鍊自己與人交往的能力,是非常的重要的。但是我沒有學到這個東西。所以說,我在北大的四年,過了一種比較痛苦的生活。”

  “我在大學裡是極其自卑的,到了什麼地步呢?我在大學從沒談過戀愛。原則上這是有點不太正常的——當然也比較正常,因為我現在也很正常。***笑***但問題在於,我並不是不想談戀愛,我看上了我們班每一個女孩子啊!”***笑,掌聲***“那麼為什麼看上了一個女孩子卻不敢去追求呢?這就是自我衡量。有的人是把自己抬高了,我發現我們班上有的男孩子是勇往直前,結果往往是成功了。但我發現我是把自己往下貶的,比如說我的能力是10,我常常把自己貶到5。到現在我也有這個感覺,當然我不會再貶到5了。這是一個自我恐嚇的過程,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使你變得更謙虛,但它也可能使你失去本來應該屬於你的東西。”這一句話,他感慨萬千。“但是後來我發現,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自卑過,只是自大、傲慢過,這個人一定很淺薄。世界對教學研究統計表明,在任何時候,一直在班上第1名到第5名的學生,最後成功的比率,遠遠低於第10名到第20名的學生。從小到大一直都一帆風順並不是個好事情,因為世界並不專為這樣的人設計。容不得挫折、失敗和落後,就不能將苦難變成智慧。”

  篇三

  1999年8月,咸寧市鄂南高階中學學生李亮亮以646分的高考總分被北京大學錄取,一年後,他在北大因考試作弊被勸退。

  第二次高考,他以1分之差被擋在中國人民大學門外。2001年,李亮亮破釜沉舟發起第三次衝刺,2002年8月,他終以全市第二名的高考成績被清華大學數學系錄取。記者通過電話採訪了在清華園學習的李亮亮,並赴咸寧採訪,瞭解到一個清華學子頗具傳奇色彩的奮鬥經歷。

  考試舞弊,北大驕子被勸退

  咸寧市鄂南高階中學旁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70多歲的李茂炳老人從箱子裡翻出一大摞榮譽證書,證書上都寫著兒子李亮亮的名字,這是他作為父親的驕傲。

  李亮亮1982年出生於咸寧市嘉魚縣,9歲時,父母離異。1996年9月,他以優異成績被保送入省重點鄂南高階中學。為了兒子的學業,從一家小煤礦退休的父親在鄂南高中旁租了間房陪讀。在這所尖子云集的重點高中,李亮亮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數學。

  在老師、同學眼中,他就是清華、北大的人。1999年7月,李亮亮在高考中發揮失常,只考了636分,要填報自己喜愛的北大數學或經濟管理專業不可能了。在班主任熊正維老師的建議下,他填報了北京大學化學系。

  這一年,他以總分646***曾獲全國數學競賽國家一等獎可有10分加分***被北京大學地質系錄取。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反而讓李亮亮陷入兩難。父親李茂炳以他老礦工的親身體會,不同意兒子上地質系,要他復讀。

  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這年9月,李亮亮還是踏進了北大校門。進入自由自在的大學校園,李亮亮漸漸放鬆了對學習的要求。他開始逃課、通宵上網、打遊戲。結果第二學期的《大學物理》考得一團糟。

  考試結束後,李亮亮突然感到恐慌:自己已有一門課不及格了,要是《大學物理》再不及格……考試結束後,李亮亮到物理系找老師,看到試卷就擺在老師的辦公桌上,他不禁靈機一動:何不找個機會偷偷把沒做的題目給補上。

  第二天中午,他溜進辦公室偷改試卷時,被老師抓了個正著,這一嚴重的舞弊行為很快被通報到教務處。按北大的校紀校規,李亮亮將被開除學籍。他高中的班主任熊老師得知後又氣又急,他給北大打電話,請求學校從孩子的前途出發,以一種治病救人的態度酌情處理。

  幾天後,北大作出決定:要麼留校察看一年,要麼自動退學。李亮亮大腦一片空白,在輔導員的安慰下,他選擇了自動退學。當天晚上,李亮亮給在咸寧的父親打了個電話:“我想回來復讀再考……”

  接到兒子的電話,李茂炳心急火燎地趕到北京,一到北大,就被地質系的宋書記請到辦公室。從宋書記辦公室出來後,明白真相的李父突然蒼老了許多。看到父親滿臉的失望和滄桑,李亮亮突然特別恨自己,希望父親狠狠地罵他、打他一頓。

  可父親只說了一句:“什麼也別說了,明年再考回來。”

  重壓之下,第二次高考失利

  2000年8月10日,李亮亮又翻出高中課本,回到鄂南高中,回到了他熟悉而又陌生的高三課堂。為了不影響李亮亮的學習,熊正維老師和李父隱瞞了李亮亮的退學真相,對外稱,李亮亮是因為不喜歡地質專業,主動從北大退學回來的。

  從北大退學回到高三課堂復讀重考,使李亮亮成為整個鄂南高中乃至咸寧市的新聞人物。人們都在關注著:明年高考李亮亮還能考上北大這樣的名校嗎?2001年7月,由於揹負巨大的心理壓力,加之北大退學留下的陰影,李亮亮在高考中再次遭遇滑鐵盧。

  高考結束後,他悲觀地給自己估了640分。估完分,李亮亮不敢回家面對父親,也不敢面對自己,他只想逃避。傍晚時分,他心情沮喪地坐上了最後一趟回老家嘉魚縣城的汽車,一個人來到三湖連江的水庫邊呆坐了三天三夜!

  他三次走進了水中,可三次都回到了岸邊。有一個聲音在反覆地問他:“你這樣***算個什麼?你對得起老父親嗎?你對得起愛你如子的老師嗎?”“不!我能重返北大,我能考上清華!”

  當太陽第三次升起的時候,李亮亮拖著快要虛脫的身體,回到了鄂南高中旁那間租住的小房。年邁的父親滿眼血絲,兒子失蹤的這三天,他未曾合過眼。看到兒子平安回家,他鬆了一口氣,默默地做了一碗兒子愛吃的雞蛋麵,放在他的床頭。

  根據所估計的分數線,李亮亮第一志願填報了“中國人民大學”。結果當年中國人民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是636分,李亮亮以一分之差被擋在門外。這時,鄭州大學給李亮亮發來了錄取通知書。是繼續復讀還是去鄭州大學?

  又一個兩難選擇擺在李亮亮面前。父親跟他商量,希望他能再復讀一年,可李亮亮擔心的是:如果明年高考成績比今年還差怎麼辦?父子倆拿不定主意,他們找到熊正維老師。熊老師推心置腹地對李父說:“現在最痛苦的人是你兒子。沒有人能幫他,沒人能理解他的感受。復讀還是上鄭州大學並不重要,關鍵是他自己能否走出陰影。”

  熊老師這番話一下子解開了李亮亮心中的死結,“從什麼地方跌倒就應該從什麼地方爬起!”他當即決定選擇再次復讀。

  三上高考場終圓夢清華

  2001年8月,鄂南高中以寬容的心態再次接納了李亮亮,巧的是,熊正維又成了李亮亮的班主任。

  而此時,他原先在北大的同學卻即將進入大三階段的學習。在鄂南高中,“李亮亮”這個名字太響亮了。為了排除干擾,李亮亮曾改名李德星。高三第一學期,李亮亮狀態極不穩定,時而考年級第一,時而又排在十名開外。熊正維老師對此既著急又擔心,他的心理壓力絲毫不亞於自己的這名得意門生。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李亮亮只考了650分,排在全年級第13名。分數公佈的當天下午1點多,李亮亮躲到一個非常偏遠的遊戲機室,瘋狂玩遊戲。

  晚上11點多,熊正維等三個老師和其父親找了幾家遊戲機室才將他找到。看到自己傾注全部心血的弟子竟然如此自暴自棄,熊正維老師難掩心中的失望。他控制不住情緒,衝上去猛地踹了李亮亮一腳。接下來是長達3小時的訓誡,整個過程中,李亮亮一言不發,一直默默流淚。

  新學期開學後,李亮亮像變了個人似的,他給自己制訂了一個殘酷的學習計劃:早上五點半起床跑步,然後背英語、語文,晚自習回家後學習到凌晨兩點,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李亮亮的成績開始直線上升,狀態也逐漸穩定。2002年7月8日,高考結束後,李亮亮自信地估出成績:680分。

  這次,他終於按照自己的意願填報考了自己最喜愛的專業——清華大學數學系。不久,成績揭曉了,總分678分。其中,他以自己親身經歷寫成的高考作文《心靈的選擇》獲得滿分。

  如今,李亮亮在清華園學習已近一年。在學校,他再也沒逃過一節課。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他每門專業課成績都在80分以上。此外,他還是學校入黨極積分子,並選修日語和經濟學。

  李亮亮說:“這段經歷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它教會了我如何面對挫折、壓力和榮辱!”

  編後:有人把高考叫做“黑色七月”——當高考還在7月份舉行的時候,而今,高考在6月舉行了,有人就又把高考叫做“黑色六月”了。

  高考確實是道坎,但就算是在這裡絆倒了,天也不會塌下來。說到挫折,恐怕李亮亮所經歷的,是絕大多數學生所無法接受的,但他仍然挺了過來,而且,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成功考上了自己滿意的學校。

  李亮亮他特殊的經歷以及他的故事,希望能給備戰高考的高三學生們一點鼓勵和啟示。

畢業大學生創業故事
保險公司勵志小故事
相關知識
北大勵志故事
考上廈大勵志故事
關於北大雙胞胎勵志故事
關於賣豬肉的北大畢業生陸步軒的勵志故事
北大學霸勵志故事
考北大的勵志故事
二本考研北大清華勵志故事_學海之中的勵志正能量故事
一位北大生的高中生活勵志故事
初中勵志故事大全
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_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大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