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野菜香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9日

  的確,野菜是春天給我們的豐厚饋贈。在過去的艱苦年代,野菜曾經讓多少人得以生存。回憶往事,我們的父輩總是會不斷地感慨;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春來野菜香

  陽光暖暖地把路旁的迎春花照黃了一地,週末一大早,我與妻子小女騎上自行車,一路嬉笑著到南郊的山林間踏春。

  竹林寺的竹子泛青了,招隱寺的杜鵑紅了,八公洞的林子也綠了,山林間不時地看到三三兩兩的城裡人拎著籃子提著袋子,拿著鐵鏟、小刀,領著小狗,哼著小調在河岸邊土坡前尋覓著什麼。大家在大自然中不僅僅收穫了野菜的清香,更讓壓抑了一冬的心情在天高雲淡中得到釋放。所以在竹林間不時地看到孩子們追逐著、嬉戲著,在春風中盡情地撒著歡。

  說到挖野菜,從小我就對野菜頑強的生命力有著很深的印象。

  在故鄉挖野菜,首先得能找到野菜生長的地方。野菜一般生長在荒郊野外河岸溝邊、山窪裡或者田埂上,特別是墳塋地最多,長得也旺,就連行人常踩的鄉村道路旁以及邊溝上也生長著野菜。

  記憶中野菜發芽返青也分先後,最早的是野蒜,這是一種有著蔥一樣辣味的蒜科野生植物。“三月三,野蒜朝天鑽”,三月的春風已刮,休眠一冬的小蒜就耐不住一冬的寂寞,頂著上一年枯萎的黃葉冒錐兒。剛開始,人們只能憑著枯萎的黃葉尋找到它,等到新葉鑽出後,就容易找到了。那時,各家各戶一個冬季的主食幾乎全是雜麵窩頭,只有到了開春,才能吃到用野蒜做餡的包子,包子餡裡雖然沒有肉,但味道還是很鮮的。再過幾天,婆婆丁、蘆蒿、野芹菜、薺菜、馬蘭頭便開始發芽,於是,蒼白了一冬的餐桌上便添了幾分綠色,用野萊做餡、做醬、做湯,家家戶戶廚房裡常飄出野菜的香味。

  野蒜大批鑽上天的時節,也正是柳條返青柳芽初綻鵝黃色的時候,田野裡的油菜花也招搖燦爛起來。挖野菜的孩子們總要採上一大把招搖開放的油菜花,或者折一枝嬌豔的桃花呀杏花呀,小心翼翼地帶回家,插入清水瓶中欣賞幾天。也有手巧的折幾枝柳條做柳笛,演奏一支只有自己才懂的曲調。在這脆生生、清亮亮的柳笛聲裡,童年的記憶已是一片春光了。

  挖野菜的真正樂趣不僅僅是滿足了孩子們貪玩的願望,也使我們增長了不少知識。比如野蒜味辣解表熱治傷風感冒,婆婆丁味苦敗火去毒,三月的薺菜勝仙丹等等。

  離自己挖野菜的日子,轉眼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雖然鎮江一年四季在菜市場上都能買到蘆蒿、馬蘭頭、香椿芽之類的野菜,但那是農民們用溫室種出來的,幾元錢就能買上一斤,吃到嘴裡總感覺缺少點什麼。或許,缺少的是那用錢也買不到的、挖野菜時的那種愜意的心情吧。

  因此,每年春天,我都要帶上從小就在城裡長大的孩子,一起到鄉下去,讓孩子動手挖挖野菜,為她做—枝柳笛,讓自己沾一身的泥土。此時此刻,不僅心曠神怡,也會勾起我絲絲戀鄉之情。

  :皖北春來野菜香

  門前一塊春地,那是母親在秋天留下的。就像是舊時光一樣,在歲月裡解讀農事。春天來臨,在那片的地裡長滿了野菜,脆生生的,綠油油的,鮮嫩嫩的,就像是春天的樣子。讓人禁不住挎著竹籃子去採摘,也讓人忍不住在心裡收藏。

  母親留的這塊春地不大,約有幾分地吧。由於靠近沙潁河,水土溼潤較好,一些的植物長勢顯得精力充沛,野菜也不例外。

  三月,正是野菜生長的旺季。素樸的香,早已把我的心帶進了鄉村的田邊、地頭、河岸……

  田野裡,麥苗也長也出尺把高了。它們彷彿也怕冷似的,擁擠在一起,互相取著暖。田埂邊,一朵一朵的小花們,開出了細碎的花瓣,紅的,藍的,白的,黃的,粉的,就像是春天的鄉土詩。我來到自家留的春地裡,開始尋找野菜。在兒時的記憶裡,最常吃的野菜有薺菜和羊蹄子萿。薺菜多生長的河岸、池塘邊和壩子上,長大後,開著白白的小花。一簇簇的葉子,就像是草書連寫的“豐字”。它的根,細長細長的。採回來後,通常是洗乾淨了,剁碎了包素包吃。它的香,帶著純正野味。記得,在浙江杭州、寧波、溫州一帶,城市的人家特喜歡吃。據說,此菜不但野味香美,還可以減肥。很多人家,把它和春天在山裡生長的雷筍、羊尾筍並列為城市居家美食。而羊蹄子萿,比薺菜來除了在形狀上不一樣外,味道也截然不同。它的味道,淡淡的,有點細碎的甜。它葉子細長細長的,呈柳葉形狀。此菜在阜陽北面一些地方,方言叫“單面條”。它的做法通常是洗乾淨了拌些麵粉,在鍋裡蒸熟後,放些蒜泥、麻油、醋、調料拌勻後調著吃。對於在鄉村長大的人來說,這兩種野菜並不陌生。它們養了幾輩輩人,人對它們,也有著深厚的感情。吃在嘴裡,春天也留在心裡。

  在鄉村,吃野菜是一種的習俗。一到春天挖野菜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抽個空閒的時間,到田地頭、池塘邊,河岸邊,挖一些來嚐嚐鮮。母親知道我最愛吃,就經常從地裡挖些來調著吃。有時,還會說我是個命苦的人,一輩子大福大貴少。我知道,母親的話裡帶著一種辛酸的味道,話裡也含著一種的關愛。細細想,誰家的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兒女過得幸福呢?而我,卻希望母親身體健康,平平和和的生活著。

  野菜的香,也讓我想到革命戰爭時期、爬雪山、過草地的歷史和解放初期農村一段艱苦的年月。那日子,苦得如地裡生長的苦菜花一樣,想起來讓人心裡酸酸的。記得讀小學時讀過一篇文章,是寫過雪山草地的。猶記一些片斷:“……戰士們都累了,炊事班的炊事員給戰友們煮了一鍋野菜湯。沒有柴,就燒晒乾了的牛馬糞和青草,青草在火中發出滋滋的響。鍋開了,野菜散發著香噴噴的味道,戰士們的眼淚都流了下來。”“……幾天行程,紅軍主要以野菜當飯,身體更消瘦虛弱了……次日天沒亮,炊事員就早早起來煮了一鍋炒麥野菜糊糊,沒有油鹽,只是添加了一些辣椒,但大家喝到肚子裡都覺得暖洋洋的,整整行裝,抖抖精神,又以驚人的毅力,緩緩地、一步一停地往上爬……”如今,雖讀不到小學時的文章了,但對於野菜的記憶、革命先輩那種堅強的意志和精神卻一直在我的心裡印記著,使我不忘歷史,也讓我對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加地珍惜。

  皖北春來野菜香。這香,有著春天的生機,讓人品嚐。這香,有著母親的關愛,讓人品味。這香,有著革命先烈的精神,讓人品記。這香,也含有我對祖國深深的祝福和對母親的深切感恩之情!

  :春來田間野菜香

  它們從兩千多年前《詩經》中,和著風雅頌的清香,徐徐飄來;伴著“參差荇菜,左右流之。采采苤苡,薄言採之”的節奏,款款走來。冰雪消融,春風漸暖,一場春雨過後,野菜羞答答靜悄悄拱出了地面,枯草下綠綠的芽兒,星星點點若有若無。這是大自然贈予我們的鮮美馨香的禮物。

  野菜是和著時令節氣來的,它們不管不顧按自己的節奏萌芽生長,它們是屬於山坡土地田間地頭的,是不等人的。

  先是薺菜,鋸齒一般的綠葉,嫩生生綠茵茵,看著養眼。喜歡潮溼一些的田壟麥地,能長得肥肥大大。薺菜豬肉水餃,非常好吃,薺菜炒雞蛋更是美味!辛棄疾就有“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的吟誦。

  再是白蒿,中藥“茵陳”是也!“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割了當柴燒”,採白蒿可是要抓緊喲!每逢清明之際,正是白蒿繁茂之際,上墳祭祀的人們順便採集,摘乾洗淨,撒上細鹽,拉上面糊油炸了吃,香香的很是解饞!晒乾了,當茶泡了喝,民間說藥效很好。

  苦菜田間地頭山坡路邊到處是,清水泡了做玉米麵糊糊,金黃的湯糊糊襯著綠綠的葉子,好看又好喝。苦菜蘸醬如今成為城裡大酒店很熱門的下酒菜,此時卑微的苦菜賣出了它想不到的“天價”。

  麵條菜,習慣在麥地裡和麥苗爭養分,長得挺厚實,卻很討農民們的嫌。婆婆丁***學名蒲公英***頂著一窩花骨朵,挑出一兩朵金黃的小花兒在風中搖曳生姿。到了夏季,它的種子就打著白茸茸的小傘到處飛舞。還有車轍子***雅號車前子***,就生長在車馬碾壓過的土路上,不折不撓,無怨無悔。

  到了初夏,七七菜,蓬蓬菜又次第登場,它們可是個性張揚,有時高興了,瘋瘋癲癲的可著勁兒長,有時鋪滿整條田壟或一個地塊,採一會兒即可盈筐。七七菜玉米麵窩窩頭很頂餓,蓬蓬菜煮一下大蒜搗泥涼拌吃,清口又去火。

  只要你願意,只要你足夠勤快,它們能讓整個春季乃至夏季,使你的眼前映著翠意,讓你的飯桌飄著樸素的香氣。

  野菜並不是很好挖。它們貼緊土地生長,彷彿與土地緊緊擁抱著。越是貧瘠的山坡,它的根扎得越深越緊緻。相反肥沃的麥田裡人工肥料養大的野菜,伸手就能輕易拔下來。並且它們胖嘟嘟的模樣彷彿城市裡牛奶麵包喂大的寶寶,同樣品種的野菜,卻和山坡上的面貌迥異,味道似乎也有差別。

  如今的野菜,記載著踏春的歡愉,野遊的趣味;是飯桌上的美味,調節著對雞魚肉膩煩了的胃口。而幾十年以前的漫長歲月,人們生活遭遇困厄,必須用它果腹充飢時,其中的滋味就變得苦澀,它們紮根於多少人飢腸轆轆的記憶深處。尤其是青黃不接的春季,缸裡的糧食見底了,綠油油的麥苗慢騰騰的老是長不出穗。挖野菜是各家孩子放學後的正當營生。孩子們籃子裡挎著的不是母親改善伙食的希冀,而是填飽肚子的心酸和無奈。當詩人吟誦“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時,心底升起的該是怎樣的惆悵與悲苦!

  回過頭來,我們還是看看詩人陸游的對野菜的喜愛吧:“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潔,豈役七心軀,事此膚寸吾”。《食薺十韻》更是寫盡了薺菜採烹食的歡樂:“惟薺天所賜,青青被陵岡,珍美屏鹽酪,耿介凌雪霜。採擷無闕日,烹飪有祕方,侯火地爐暖,加糝沙缽香。尚嫌雜筍蕨,而況汙膏粱。炊粳及煮餅,得此生輝光。吾饞實易足,捫腹喜欲狂,一掃萬錢食,終老稽山旁。”簡直是狂歡!

  趕快打點行裝,離開城市,迴歸自然,在平淡中尋找真味,玩它個物我兩忘,吃它個脣齒留香!

看過的人還:

有關湖邊的隨感散文推薦
描寫寬容的經典散文欣賞
相關知識
春來野菜香散文
冬去春來的憂傷散文
春天來了音樂散文詩
春天來了優秀散文
春天來了抒情散文
春天來了短篇散文
描寫春雨的精美散文欣賞
青春勵志詩歌散文朗誦
描繪春天的抒情散文
關於暢想未來的優秀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