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飲食注意事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我們常說養生,但也要有個重點。從我們日常的生活節奏來說,早上、中午、晚上都是養生的重點時間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少吃涼食

  氣候特別炎熱的時候,適當的吃一些涼食或者喝一些冷飲會讓人感覺身心舒適,還能起到一定的驅暑降溫作用。但是,這些食物不宜吃得太多。涼粉、冷粥吃得太多就容易傷胃。

  而雪糕、冰磚等是用牛奶、蛋粉、糖等製作而成,不可以食用過多,否則容易導致胃腸溫度下降,引起不規則收縮,誘發腹痛、腹瀉等症狀。目前市場上的飲料品種很多,但是營養價值不高,還是少飲為好。如果喝多了冷飲還會損傷脾胃、影響食慾,甚至可能導致胃腸功能混亂。

  2、吃水果應該適度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人體有多種基本營養需求比如碳水化合物、礦物質、蛋白質等,都不是單單依靠吃水果就能滿足的,長期靠“水果化”生存,容易導致蛋白質攝入不足,對人體的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都產生不利影響。

  有些年輕的朋友喜歡在夏天的時候光靠吃水果來減肥,其實不是很科學。光吃水果不但會導致很多疾病,而且因為大部分水果含糖量很充足,所以長期大量攝入,並不能達到減肥效果。

  3、避免生食水產品

  海鮮中含有很多寄生物,未經高溫消毒,吃了容易傳染疾病。很多人認為,沒有經過加熱或是高溫烹飪的食物,含有的營養元素不會流失,生吃就是最好的。

  實際上,像蔬菜、水果這些食物生吃比較好,它們所含有的維生素、纖維等營養元素不會缺失。但是生吃蔬菜水果時一定要洗乾淨,因為現在蔬菜、水果多含有農藥。

  4、家庭用餐多注意

  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感染,所以切不可將煮熟的食物放在盛過生海鮮、生肉且尚未洗乾淨的容器或者碗盤內。

  夏季尤其要注意及時冷藏已經加工好的熟食品,通常常溫下熟食品的存放時間應該控制在兩小時內。食物最好現做現吃,生吃瓜果要洗乾淨並且進行消毒。

  如果食物已經腐爛、變質、變味,則容易導致腹瀉等症狀,最好別吃。在做涼拌菜的時候,應該加入蒜泥和醋,既可以調味,也能起到殺菌的作用。

  夏季養生食療綜合參考

  1、多吃苦味食物

  在一日三餐中,注意多吃些苦味的食物。苦味的食物雖然味道上不是那麼適口,不過卻是暑日的健康食品。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迴圈、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

  三伏天氣裡吃些苦瓜、苦菜,或者飲用一些菊花茶,檸檬茶、金銀花茶等苦味茶類或飲品,不但能清除人內心的煩惱、提神醒腦,而且可以增進食慾、健脾利胃。

  2、注意補充維生素

  高溫季節,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容易缺乏各種維生素。此時,可以選擇性地定量補充一些維生素,最好是食物補充,可以選擇一些富含維生素和鈣的食物,如黃瓜、番茄、豆類及其製品、動物肝腎、蝦皮等,也可以飲用一些果汁。

  3、別忘補鹽補鉀

  夏天出汗多,體內喪失的鹽分就比較多。所以要注意多吃些鹹味的食物,以補充體內所失鹽分,達到身體所需的平衡。此外,出汗多也會導致體內的鉀離子喪失過多,具體的症狀是人體倦怠無力、食慾不振等。

  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鉀,因此可以酌情有控制地吃一些草莓、杏子、荔枝、桃、李等水果,而蔬菜中的青菜、大蔥、芹菜、毛豆等含鉀也很豐富。茶葉中含有比較多的鉀,夏天的時候多喝茶,既可以消暑,又能補鉀,可謂一舉兩得。

  4、暑天宜清補

  夏天的飲食應該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溼為原則,應該選擇具有清淡滋陰功效的食物,如鴨肉、鯽魚、蝦、瘦肉、食用香菇、蘑菇、平菇、銀耳、薏米等。

  5、多吃解暑藥粥

  夏天不適合大補,夏天吃大補的食物容易讓身體不舒服,所以羊肉不宜多吃,尤其是血壓高的人。最好是多吃蔬菜,少吃油膩,並注意多吃些可以清熱降暑的食物,如綠豆粥、扁豆粥、荷葉粥、薄荷粥等“解暑藥粥”。

  夏季養生篇

  夏季是一年中高溫高溼的時候,暑溼之氣容易乘虛而入侵擾人都機體。按照傳統醫學「天人合一」的理念,夏季養生保健的重點應注重於避暑、防溼。其總體來說,就是要根據夏季天地陰陽相交、萬物生長茂盛、代謝健旺的特點,適當地調整自己的作習及心情。遵循健脾除溼,清熱消暑,補養肺、腎臟腑為原則。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也是陽氣最旺、陰氣最弱的時候,陽長陰消達到頂點。也是日照時間長,而且強度大,晝長夜短,雨水充沛,是自然界萬物生長最茂盛的季節。農曆四月,陽曆5月是孟夏,此時春天剛過陽氣越來越旺,植物生長比春天更茂盛。農曆五月,陽曆6月稱為仲夏,又稱毒月。仲夏包含夏至節氣,夏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與冬至一樣是自然界陰陽轉折時期。夏至這一天的陽氣達到一年中的頂點,陽極而陰生,從這一天以後陰氣漸升,陽氣漸降。又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季夏是夏天的最後一個月,即是農曆六月,陽曆7月,此時陰氣漸長,自然界萬物的生長趨勢逐漸向內凝集,植物開始結果。季夏之時,陽氣仍較盛,加上溼氣盛,溼熱交蒸,所以季夏是一年中最悶熱的季節。從「生、長、化、收、藏」的規律來看,夏天主「長」,長夏主「化」。是代表長養,變化的意思。

  夏季的氣候主要是熱和溼。暑熱常夾有火熱之氣,為陽邪,性炎熱、外散,易傷津耗氣;溼為陰邪,溼性重濁,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所以在養生方面要多注意:補益氣陰,「冬補三九,夏養三㐲」。在三伏天,人體更加虛弱,天氣越熱,越要注意保護正氣。健脾除溼,溼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加上夏天脾胃功能弱,容易出現胃口不好,容易腹瀉等溼邪重的症狀。所以要著重健脾除溼。清熱消暑,夏天氣溫高,暑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為了順應自然之道,著重清熱解毒。補養肺腎,按照五行規律,夏天心火旺而傷肺金、腎水,所以要注意補養肺腎之陰。要防止出汗太過而耗傷津氣。冬病夏治,此時人體和外界的陽氣盛,治療各種呼吸道慢性疾病,以扶正固本,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夏主火,內應於心,因此,夏季應注重對心臟的保養。心的陽氣是推動血液迴圈的動力,在夏天體內血流加快,心臟負荷較大。夏天養心要慢節奏,不能勞累。心先慢下來,呼吸才能慢下來,生命的活動節奏慢下來,心臟才能得到休息。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氣候炎熱,心神易受擾動,出現心神不寧。所以不宜過激,切忌暴喜傷心,保持心情愉悅,安閒自在,靜則生陰,陰陽協調,自能保養心臟。
 

夏季養生飲食注意什麼
拍打經絡養生
相關知識
夏季養生飲食注意事項
冬季養生飲食注意事項
老年人冬季養生飲食注意事項
冬季養生飲食注意事項及六大禁忌
夏季養生飲食注意什麼
大暑時節養生飲食注意事項和方法
處暑節氣養生飲食注意事項
立春節氣養生飲食注意事項
冬季養生飲食注意
秋季養生飲食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