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藝術寶庫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大家知道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藝術寶庫在哪裡嗎?它就是在中國臨潼宴寨鄉的秦始皇兵馬俑,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這個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大藝術寶庫吧!

  世界最大藝術寶庫——秦始皇兵馬俑

  1974年,當中國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7000多件陶傭發掘出土後,這時的兵馬俑,才能把中國傳統的璀璨奪目的精湛工藝流傳於世,並讓世人為之驚歎!

  臨潼宴寨鄉的秦始皇兵馬俑,坐落於秦始皇陵園東側1500米處。這是一個浩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那麼兵馬俑是什麼?簡而言之,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是製成兵馬形狀的殉葬品。

  古代實行人殉,因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於是奴隸主死後,其家人便把奴隸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

  人殉是奴隸制的典型代表弊端,殘酷且野蠻。最興盛的時代是殷商時期,在安陽殷墟工陵區內,已發掘的十幾座大墓中被生殉、殺殉的多達五千餘人。直至周王朝周禮的誕生和推行,才使得人殉現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然而卻並未根絕。到了春秋時期,列國爭霸,時代動盪,人殉復燃。戰國時期,諸侯各國先後廢止了人殉制度。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變革促使葬俗發生了變化,出現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來代替人殉。秦兵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峰。秦獻公元年***公元前384年,秦國才正式廢止人殉制度。

  秦俑之所以在規模、寫實程度上達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還與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皇帝的意志分不開。

  據《史記·高祖本紀》 、《漢書·卷一·高帝紀第一上》、《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 等史籍記載,項羽攻入關中後,大規模破壞秦始皇陵,地面建築毀於一旦,並挖掘了帝陵,兵馬俑在這場浩劫中也損毀嚴重。

  考古發掘情況表明,一號俑坑和二號俑坑有黑色木炭遺蹟,說明一、二號俑坑的塌陷都是因為被火焚燒後造成的。1974年3月,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農民,在陵東1.5千米的地方打井時,發現幾個破碎的用泥土燒製的與真人一樣大小的陶俑,經陝西省考古隊勘探和試掘,兵馬俑重見天日。1974年7月,考古工作者開始對陝西臨潼縣秦始皇陵東側的秦代兵馬俑坑進行發掘工作。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9年6月13日,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開始第三次大規模發掘。

  兵馬俑從身份上區分,主要有士兵與軍吏兩大類,軍吏又有低階、中級、高階之別。一般士兵不戴冠,而軍吏戴冠,普通軍吏的冠與將軍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鎧甲也有區別。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騎兵、車兵三類。根據實戰需要,不同兵種的武士裝備各異。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綵線挽成的結穗。軍吏頭戴長冠,數量比武將多。秦俑的臉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都有不同之處。

  兵馬俑大部分是採用陶冶燒製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畫加彩,有的先燒後接,有的先接再燒。火候均勻、色澤單純、硬度很高。每一道工序中,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嚴格的工作系統。[21] 當初的兵馬俑都有鮮豔和諧的彩繪,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區域性還保留著鮮豔的顏色,但是出土後由於被氧氣氧化,顏色不到十秒鐘瞬間消盡,化作白灰。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

  兵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現實生活為基礎,手法細膩、明快。每個陶俑的裝束、神態都不一樣。人物的髮式就有許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異。從他們的裝束、神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還是騎兵。總體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獨有的威嚴與從容,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

  秦俑豐富而生動地塑造了多種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風格渾厚、洗練,富於感人的藝術魅力,是中國古代塑造藝術臻於成熟的標誌。它既繼承了戰國以來中國的陶塑傳統,又為唐代塑造藝術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人類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寶”。

世界上儲量最大的湖是什麼
西洋參的用法
相關知識
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藝術寶庫是什麼
世界上出現過最大的蛇
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生物有哪些
在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
世界上會飛的最大的鳥是什麼鳥
世界上捕獲的最大黃金巨蟒
世界上發現的最大蟒蛇
世界上會飛的最大的鳥
世界上僅存的最大兔子是哪隻兔子
世界上捕獲的最大的生物